【看长江之变】上海北外滩:打造航运服务总部基地 先行先试创多个“全国第一”
上海虹口因港得名,因港而兴。有着170多年港航产业发展历史的虹口北外滩,是上海现代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7月15日,“共舞长江经济带 —— 看长江之变” 采访团来到上海虹口区北外滩考察,这个昔日的上海“老码头”,如今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应运而生:航运服务中心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2017年7月,上海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的揭幕引起了各方关注。原因是该中心将对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中国航运50人论坛秘书处等机构提供免租入驻。免租提供给功能性机构使用,岂不是赔本买卖?记者却了解到,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位于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一楼的航运文化展厅 摄影 谢诗佳
在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一楼的航运文化展厅,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讲述着北外滩航运的历史故事。展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一个餐厅。2016年,区航运办从打造“高端航运服务业”环节入手,有意打造一个聚集重点航运功能的机构,推进实现现代航运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在这一理念下,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虹口区航运办副主任沈兰解释,这座10层建筑的改建工程一开始就咬定了要打造“国际航运信息交流平台”的目标。
“我们以零租金形式供重点功能性机构办公使用。这里集聚了航运功能的各个要素。”沈兰说,要素齐全对于整个航运产业的支撑与发展具有可持续的助推作用,也将使北外滩在上海航运服务中心建设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据了解,目前,中国船东协会、中国船舶油污损害理赔事务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专家委员会、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50人论坛秘书处等10余家重点航运功能性机构已入驻北外滩航运服务中心。这些机构的引入,进一步补足了北外滩航运业的功能要素,推高了虹口航运的水准,对其营商环境的优化更是一剂良药,无形中将强化虹口集聚高端航运业务的吸引力。
先行先试:航运领域创多个“全国第一”
北外滩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发祥地之一。虹口区委区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规划了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方向。2007年7月12日,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虹口调研时提出:“要依托北外滩规划建设,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中心区域功能转型发展,虹口也立足北外滩区位优势,加大先行先试的力度。“十三五”以来,虹口区明确提出航运“一线两圈四中心”产业功能布局规划,即立足北外滩滨江沿线,围绕霍山路圈和密云路圈,打造国际航运交流中心、国际航运人才服务中心、国际航运金融服务中心、航运创新企业服务中心,将北外滩打造成中国最有活力、最有特色的国际航运商务区之一。
位于北外滩的上海航运交易所旁水景 摄影 谢诗佳
北外滩街头路标 摄影 谢诗佳
据沈兰介绍,在过去几年中,虹口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航运服务产业链上下了不少功夫。一方面,虹口区加大了航运企业招大引强的力度,在培育区域内原有航运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提升北外滩航运服务总部基地的能级。另一方面,虹口区主动对标伦敦、新加坡、香港等知名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经验,在航运信息数据、航运人才高地、航运金融业态、航运保赔管理等领域全面引领行业发展,有效延伸了区域内的航运服务产业链。
虹口区的先行先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几年中,北外滩孕育出了中国航运业无数个“第一”:中国内地首批航运经纪人试点在这里展开;中国首支航运类基金管理公司在这里成立;中国首个航运运价衍生品交易平台在这里设立……
破茧成蝶:昔日“老码头”化身“航运服务总部基地”
从昔日上海的“老码头”到今天的“航运总部基地”,北外滩完成了自身快速跃迁的过程。如今,北外滩已成为中国航运服务企业最集聚、航运总部特征最明显、航运要素最齐备、航运产业链最完整的区域之一,航运服务业已成为虹口区域经济的“压舱石”。
北外滩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楼层索引,大批中外航运企业已入驻其中。摄影 谢诗佳
据统计,虹口区的航运企业已从2007年的1601家增长到了2018年的4642家,年均增长276家,涵盖了船公司、航运金融、交易经纪、海事仲裁、信息咨询、教育培训、船代、货代等一整条航运服务产业链。在虹口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97家航运服务企业,领先于国内其他港航产业发达地区。
一大批航运产业领军企业、国内排头兵和先行者也纷纷在这里落户。据沈兰介绍,目前,包括以上港集团为代表的港口服务企业,以中远海运集运为代表的班轮运输企业,以上海航运交易所为代表的航运交易平台,以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为代表的新型航运智库等企业都已入驻北外滩。
谈及未来,沈兰表示,未来虹口区将继续坚持高端航运服务功能,深化“航运服务总部基地”建设,提升航运服务的辐射力和航运资源的配置能力,将北外滩打造成为“上海航运服务”的核心品牌。
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