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法发展30多年状况如何?这个展览做出了系统梳理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有着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现代书法作为新水墨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着30多年的发展,其状况如何?7月18日下午,“水+墨:回望书法传统”展览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展览以“回望传统书法”为主题,通过乐心龙、黄建国、黄渊青、刘彦湖、徐庆华、阎伟红等六位艺术家的50多件作品,对中国现代书法的发展历程、如何走向未来进行再讨论。
“水+墨”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品牌学术展览项目,自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年,每年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艺术实践,探讨“新水墨”发展的话题。今年的展览邀请评论家王南溟担任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马琳博士担任学术主持,是在“新水墨”领域又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展览分为四大板块。其中,第一板块是对1991年“中国•上海现代书法展”的回顾。这是一个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很重要的展览,它的重要性不在于作品本身,而在于展览期间引发的热烈讨论。乐心龙是当时的参展艺术家之一,他于1998年因车祸去世。本次展览特别征集了他生前的一些作品作为特别展,并且邀请了1991年“中国•上海现代书法展”的两位共同策划者黄建国、黄渊青,用他们当时展览的作品作互动来呈现一部分当年现代书法创作状况的史料,同时讨论该展览在当下的重要意义。
▲乐心龙《花》
▲黄建国《第三只眼》
▲黄渊青《无题》
第二板块呈现了新一代的传统书风:刘彦湖、徐庆华双个展。刘彦湖与徐庆华分别是北京和上海的两位从传统中推出新意的书法家,从1990年代至今,他们都不同程度地从四体字型中挖掘的空间因素,进行视觉上的突破,这些作品代表了1960年代出生的书法家是如何重新理解传统书法并加以发展,提升了对书法作为线条艺术的价值。
▲刘彦湖《木居士 铁观音联》
第三板块聚焦汉字书法与西方绘画,探讨汉字在西方基础教育中的案例。本次展览专门选择了一个有汉字书法与西方绘画的教育案例参与到东西方艺术的讨论中,以2012—2016年间由阎伟红指导的“汉字书法与西方绘画”艺术课程开发及实践为案例,展示当时的学生根据书法和绘画想象而成的一系列作品。
▲阎伟红指导的“汉字书法与西方绘画”艺术课程学生作品
第四板块则讨论的是书法背景之下的抽象绘画。具有书法的背景的抽象绘画会在线条表现上有着特别的要求,黄建国在1991年“中国·上海现代书法展”的时候,同时就创作抽象绘画,而黄渊青之后完全以抽象绘画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徐庆华除了传统书法创作外也在书法线条中体会抽象绘画的视觉,作为本次展览的延伸项目,同时展出了这三位书法家的抽象绘画作品,用于对照书法与绘画之间的语言关系。
展览现场还有一件特殊的展品,尤为抓人眼球,这件名为《线场·升》的装置作品由艺术家徐庆华以书法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创作,他将线条和颜料通过滴撒、行为的方式在升降机上涂写,这也是他展览中作品风格的延续。而这台升降机本身,也有不寻常的意义,从2012年起,它全程参与了历年“水+墨”展览的布展,也见证了“水+墨”品牌的发展历程。如今它华丽转身成为一件装置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和意义,同时它也将被博览馆收藏,今后永久对公众展示。
▲徐庆华《线场·升》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展览开幕当天还举办了“水+墨:在传统中的现代书法”学术研讨,与会专家围绕“水+墨”展览的学术性和可持续性等特征以及现代书法的多个相关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力求能对现代书法做出理论层面的推进。
编辑:李婷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