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

2019-07-19信息快讯网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昨天,知名的情境教育专家,被称为“永远的小学教师”江苏省特级名师离世。她被认为是新中国从基层教育实境中成长起来的本土教育家典型。在我的记忆中,与李先生的几次会面,每一次都让我有新的感悟。

2017年11月16日去南通参加了李吉林先生情境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再一次与她老人家见面,很有感慨。会后我写了一篇记录李吉林先生与华东师大缘分的文章。后来以《“大”“小”牵手,走向世界》为名发表在《中国教育报》。题目是编辑改的,但我觉得改得很好。

初看到这个题目的一刹那,我忽然感觉有一股岁月沧桑的恍惚袭来:“大”“小”牵手,孰大孰小?

若是说大学与小学牵手,毫无疑问大学是“大手”,小学是“小手”。若是说刘佛年校长、杜殿坤先生这样的前辈学者,毫无疑问他们是“大手”,而当时还是中青年小学语文教师的李吉林先生是“小手”。

而随后续上学术缘分的我的导师高文先生与李吉林先生已经是平辈相称了,她们都推崇对方是“大手”,而自己是“小手”,惺惺相惜几十年。

从这里往下说,那些与我平辈乃至更小的华东师大的中青年学者才是真正的“小手”,是李吉林先生用她充满本土情怀和世界眼光的“大手”牵扯着我们,感染着我们,也鞭策着我们。这本身实在就是一个中国特色教育学脉传承的情境教育的鲜活案例!

(任友群  现任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原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


吉林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教育界前辈,她的身上有很多中国基础教育一线教师身上那种珍贵的品格。我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是在1999年,当时她和她的弟子、江苏省特级教师施建平来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拜访我的博士生导师高文教授,因此得以相识。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 高文教授(左二)和李吉林老师(左三)于1999年在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合影(左一为施建平老师;右一为本文作者任友群教授)

上世纪80年代初,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实验刚刚起步,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的杜殿坤教授就主动找到李老师,到李老师的学校和课堂上去听课、观察,一次次地和李老师交流情境教学的研究和发展。杜先生对小学一线教师教改实验的关注和肯定极大地鼓舞了李老师。李老师每次来上海,总要去拜访杜先生。

杜先生告诉李老师:要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为了儿童的发展,要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他还为李老师的第一本学术专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的初版和再版两次作序,在当时就很有先见地指出:“只要作者(指李吉林老师)继续抱着锲而不舍的精神,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达到新的高度,那么,一种新的教学理论或者新的教学流派终究会出现于我国教育科研的百花园里。”这种大学教授与小学教师之间的学术交往不带丝毫功利色彩,一心只想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今天看来特别可贵。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 杜殿坤教授(中)和李吉林老师及吴立岗教授(左)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 1988年出版的《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李吉林著;杜殿坤作序)

杜先生还将李老师引荐给时任华东师大校长的刘佛年先生。刘校长很赞赏李老师的情境教学实验,也很欣赏李老师的文风,他认为小学教育、课堂教学就应该像李老师这样去研究。他还引导李老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促进了情境教学实验向情境教育整体改革的发展。

当时,教育部希望刘校长从基础教育界挑选好苗子,作为研究生亲自培养,将来成长为中国自己的教育家。刘校长选中了李老师和当时在上海青浦从事数学教学改革的顾泠沅老师,一个来自小学,一个来自中学,代表了语文和数学两个基础性学科。刘校长提出,李老师可以先读他的硕士,再接着读博士。刘校长为此特地向时任教育部部长何东昌同志汇报。

但研究生司规定,攻读研究生年龄必须在50岁以下,而且要大学本科毕业。最终李老师未能如愿成为刘校长的弟子,但是刘校长还是想方设法为李老师创设学习条件,特聘李老师为华东师大的研究员,让她充分享受华东师大的图书资料和学术信息。这样,李老师虽然没有当成华东师大的学生,却成了华东师大的“老师”。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李吉林老师的成长得到刘佛年校长的指导和关心

杜殿坤教授是我的导师高文教授的硕士生导师,刘佛年校长又是高文教授的博士生导师。杜先生和刘校长与李老师之间的学术交往也随之自然延续到第三代学者高文教授身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高文教授还在苏联访学时,杜先生就向李老师介绍了高文教授,推荐李老师阅读高文教授关于“场论”的一篇文章,李老师后来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心理场整合原理”,成为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之一。

一晃30多年过去了,高文教授与李老师之间依旧保持着紧密的学术交往和深厚的私人情谊。她很钦佩李吉林老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小学,从事情境教育研究的可贵精神,更鼓励和支持李吉林老师将这一带有“中国建构”印记的教育思想和学派推向世界。

2002年在华东师大举行的“国际建构主义与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高文教授特邀李老师作为大会主讲嘉宾,向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介绍中国的情境教育思想和实践。高文教授说:“(作为高校的研究者)我们有责任把李老师的情境教育思想推向世界。越本土的越是世界的。我们可以和世界分享的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果。”

高文教授曾为李吉林老师的专著《情境教育的诗篇》作序,以一篇文章《诗化的教育,创意的人生》来表达对李老师的真情和赞美。在文中她真诚地赞叹:“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人生三个高度勾勒出李吉林老师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直面时代挑战,敢于承担社会职责的智者、勇者、仁者风范。

在不懈的追求、探索、实践、思考、建构与创造中,李吉林老师走出了一条浸润于中华文脉的中国教育改革之路。在改革的历程中,她将工作了半个多世纪的小学变成了终身学习的大学,变成了搏击困难、创造辉煌的人生大舞台。她是我的楷模,她是大家的楷模。”

在高文教授的带动和影响下,她在华东师大学术团队的伙伴们和我们这些弟子很早就认识李老师,大家主动关心并研究情境教育,先后协助李老师在情境教育的发源地南通举办了一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我本人也主动参与李老师相关学术活动。

与我同辈的吴刚、裴新宁、沈晓敏等学者,在过去几十年中,从博士生到教授,以不同身份多次参加情境教育的课题活动并作报告,或在学术刊物上撰文。我们也多次邀请李老师到华东师大讲学。在2013年“华东师大学习科学研讨会”和2014年“国际学习科学大会”上,我们特邀李老师作为中国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的代表,向国内外专家介绍中国的情境教育与儿童学习的研究,发出中国的声音。

“大”“小”牵手,走向世界——四代华东师大学人与这位“永远的小学教师”的学术情缘-信息快讯网

▲ 2014年在我校举行的“国际学习科学大会”上,李吉林老师与高文教授团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学习科学研究中心领导团队等合影(中间排左四至左九:高文、Soo-Siang Lim、Deborah H. Olster、李吉林、任友群、吴刚)

华东师大是新中国为“培养百万人民教师”而创办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一直关注和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实践,也一直在探索中国教育家的培养之路。从杜殿坤先生、刘佛年校长到高文教授,再到我们这一代中青年学人,与李老师近40年跨越四代人的学术交往历程,恰恰反映了华东师大教育学者尊重中国本土一线教育实践、虚心向教育改革者和实践者学习的一贯传统。

事实上,华东师大叶澜教授、钟启泉教授、巢宗祺教授、方智范教授等知名学者也曾多次参与情境教育的课题活动。正如李老师所说:“从刘校长到现在,华东师大四代人关心扶持,导引我这个小学老师走向学术前沿。这种具有美德的学术情缘让我无比珍惜。”

李吉林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和教师专业发展之路对华东师大乃至全国的教师教育事业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我们希望中国情境教育思想和范式成为孕育中国未来一代教育家的宝贵财富,也希望中国大地上能够涌现出更多像李吉林老师这样的教育家,像情境教育这样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和实践。

作者:任友群(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
编辑:顾军 陈曦(实习生)
责任编辑:姜澎 许琦敏


良渚古城遗址将中国新石器时代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有助厘清国际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认知误区
新建信息学部、成立“智能+”研究院,发展人工智能,华东师大拼了!
最新!2019年7月ESI中国内地高校综合排名百强出炉!中国科学院大学力压清北位列第一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 张俊:与肿瘤魔兽博弈
她被清华大学建筑专业录取:女儿得“市长奖”,父亲得“提名奖”,开明之家走出两个科创达人
好消息!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事关大学生毕业证发放,教育部发新通知
名家访谈|武汉大学王晓光:智慧数据进入“人类文化遗产保护”让梦想照进现实
中国教师的日子为何那么难? 一位海归教授的思考道出缘由
辱骂女生教师被记过处分,教师资格被撤销
上海教育援疆10年来初心未改,222位教师把上海教育的成功密码植入喀什四县校园
申城中小学教材零售点都在哪?名单在这里→
悲痛,永不退休的小学教师走了!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李吉林:病房要朝向学校,让我看到孩子
泼墨水、泼酱油、划车……男子求爱不成寻衅滋事被刑拘
深切缅怀李吉林老师!让我们读她的作品《我,长大的儿童》,感受李老师对教育和孩子的深爱
沪上名医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外科副主任医师 高强:做一名“纯粹”的好医生
武医结合传承国粹,上海市中小学暑期武术夏令营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举行
李侠:大学四年其实是让人利用这个“闲暇”、安静的时光,修补自己的世界观拼图
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如何设计?学者陈春花:只为成为某个领域专家,也许是大学四年的一种失败
如何成为德才兼备、德技相长的体育教师?330名体育学院在校生参与的这个夏令营将揭晓答案
找大学生队给中国男篮做陪练?斯坦科维奇杯遭业内人士怒喷
带队老师发声!让李嘉诚慷慨解囊的,是45名小学生的这个小动作
教育部:2018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99.95%
散步赏花、研究学术,明仁天皇退休后,和妻子过起了闲适的养老生活
揭秘学术界“送”论文乱象:夫妻店型、剥削型、抱大腿型……
快评|将论文署名当“礼物”送人,学术界的这一“灰色地带”该管管了
学术书苑之术业专攻
学术书苑之“天下真小,我出了大名,感冒都好了”
用生命点亮生命!华东师大学子连续八年扎根福建龙岩,零成本为千余名小学生开展公益夏令营
尽管卑微,但它的世界很美好,需要你的保护!华东师大科研团队拍摄国内第一部苔藓科普微电影,美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