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士人与五四风潮

2019-08-05信息快讯网

民国士人与五四风潮-信息快讯网

▲徐兆玮像(苏文画)

徐兆玮,生活在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常熟籍学者。光绪十六年考中进士后,曾任翰林院编修,后赴日本学习法政,并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常熟代理民政长。民国元年当选为第一届国会众议员。他留下长达40余年的日记,厚厚六册(黄山书社,2013年)。其中1919年的《棣秋馆日记》有多处记述了他所感受到的五四运动,风潮中的某些人与事。在百年后的今天读来,不仅有史料价值,也能由此获得思想启迪。

比如5月7日,他以局外人的口吻记载:“京师大学校及法政诸校学生因青岛事,有示威举动,焚曹汝霖屋,殴章宗祥几毙,唯陆宗舆幸免。然曹屋即陆产,则亦受痛苦矣。四大金刚均亲日派,衮夫远在西欧,不受其吓,亦幸而免矣。”此后几天的日记说“十时后子涵来访,谈时事甚详,至十二时始别”,“今日报载南北代表和议决裂,有总辞职之说”,“上午一校开国耻纪念会,予往观。学生演说颇有兴会……闻有文明新剧”,从中不难看出,即使远在江南,也无法不受这场运动的影响。随后徐兆玮就赶往北京去了,他是局外人,却渐渐靠近风暴中心。尽管到了北京后,便与朋友结伴去琉璃厂访画,去青云阁啜茗,去西升平园洗澡。

5月27日记载:“晨九时,至石驸马大街女子师范学校访方惟一,知罢学风潮可以转圜。闻由王宠惠出任调停……惟一引余等参观,校舍方在改筑中,附设蒙养院,颇觉天机活泼。”但次日却说:“晨,方惟一来,言罢课风潮尚未能平。”骤起的学生运动,根本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1917年3月,48岁的方还(字惟一)接受教育部命令,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校长。在这之前,这位秀才出身的教育家,创办过家乡昆山第一所新式学校——樾阁学堂,曾领导家乡昆山县的辛亥光复运动,当过首任民政长,随后去往北京,当了两年多校长。

徐兆玮与方还有不少共同点。他们不仅是出生于1867年的同龄人,还都是热心公益的地方士绅,都当过民政长、国会议员或资政院议员,都亲眼目睹水涝灾殃、抗租风潮,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彼此有密切来往,同为议员的常熟瞿启甲(铁琴铜剑楼楼主)和昆山实业家、进步士绅蔡璜等人,也视为同道。方还任职于北京女师时,徐兆玮去京城参加国会会议,常常登门拜访,促膝长谈。

北京女师,是全国唯一的国立高等女子教育机构。年富力强的方还很想在这里大展身手,专门设置了园艺、缝纫、家事等具有女性特征的专修科,以帮助受教育的女性更好地回归家庭。孰料,新文化运动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进行,女权主义者在女师的活动很频繁。当时,方还聘请陈中凡担任国文专修科主任。陈中凡则引进了新潮人士李大钊、胡适、周作人、冯沅君,国故派刘师培、黄侃、程俊英等,给学生授课,学生们的运动热情便越发高涨。1919年4月,女师正式更名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个月后,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就爆发了。

作为校长的方还,秉承北洋政府的旨意,绝不允许学生参加游行示威,与学生形成了严重对立,不由自主地成为了时代潮流的落伍者。7月,在学生发起的“驱方运动”中,他不得不引咎辞职。同年8月,应张謇之邀,去往南通任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但到了1921年初,便由于种种原因辞职。

所处的社会阶层和议员身份,决定了徐兆玮对五四运动观望、忐忑乃至防御的态度。事实上,五四运动与较早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汇成了一场规模庞大、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时代潮流滚滚向前,必然远远超出徐兆玮与方还们的想象。


作者:陈益
编辑制作:薛伟平
责任编辑:金久超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