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读“汉语大词典”会是什么体验?传统辞书试水数字化转型

2019-08-17信息快讯网

掌上读“汉语大词典”会是什么体验?传统辞书试水数字化转型-信息快讯网

面对日新月异的数字出版技术,皇皇辞书巨著,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赢得更多读者?2019上海书展期间,上海辞书出版社与掌阅科技在沪战略合作,特大型汉语语文工具书《汉语大词典》(第一版)成首个合作项目。未来,用户在使用掌阅产品时,若有汉语查询需求,只需进行简单操作,瞬间即可从“工具书数据开放平台”调取《汉语大词典》的权威释义并查阅呈现。

《汉语大词典》用约37万词条、近5000万字,首次比较完整系统地勾勒出汉语词汇轮廓和数千年发展史,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工具书,也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必备的工具书。但这部权威的汉语语文工具书,在过去十多年里,被许多互联网公司甚至个人网站有意无意地侵权盗版,利用其内容资源开发出各式产品,或任意增删,与其他内容混编,甚至改头换面,导致其内容支离破碎、错漏百出,有的简繁体字关系混乱,有的字词音义搭配错位,严重误导了读者,也侵犯了《汉语大词典》著作权,影响了整个互联网汉语工具书产品的生态环境。

面对网络的巨大优势,传统辞书怎么发展?对此,业内也在书展期间展开讨论。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李宇明认为,“融媒辞书”是必走之路,即将传统辞书权威内容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迎接5G时代和语言智能时代的到来,促进辞书“智能化”。“网络像大海,传统媒体未必能很好地在里面游泳,如何利用新技术手段,解决辞书未来发展问题,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掌上读“汉语大词典”会是什么体验?传统辞书试水数字化转型-信息快讯网

上海辞书出版社编纂出版了《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国家级标志性工具书,整合多年积累的海量工具书数字资源后,搭建“工具书数据开放平台”——将内容资源放在自有服务器上,互联网企业通过“应用程序接口”,以开放共享方式获得正版授权后,开发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满足不同读者需求的产品。在上海辞书出版社社长秦志华看来,这有利于加快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转型,“工具书数据具有通用性,数据开放平台模式使应用开发企业免于重复建设,免于重复加工海量的高度专业化的工具书数据。出版社专注于专业内容的生产与维护,互联网企业专注于其擅长的产品运营和用户维护,各展所长,各尽其能,共建良性的知识服务产业链和生态圈,共同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

继去年上海书展开发推出“问道国学APP”,《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大部头都在探索品牌工具书转型之路。放眼全国,多家出版机构也在“融媒辞书”方面做出初步探索。2017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新华字典》App上线,完整收录了《新华字典》第11版纸书内容;正在编纂中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也将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把专家编纂的权威性和大众参与的开放性紧密结合,实现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形式的有机结合。

掌上读“汉语大词典”会是什么体验?传统辞书试水数字化转型-信息快讯网

中国编纂辞书的历史悠久,辞书出版亦与时代同行。眼下,科技进步与创新正在驱动着出版行业产生深刻变革,辞书电子化、融媒体化成大势所趋。今年上海书展期间,“新中国70年辞书成就展”吸引了许多读者驻足。展览中首次对外展出了一批珍贵手稿,比如《辞海》第一版底稿,红格稿纸上的毛笔小楷展现着中国辞书人的细致严谨,吕叔湘为我国第一本《汉语新词词典》所撰的序言手稿,1915年出版的《辞源》第一版、1936年出版的《辞海》第一版、1953年和1959年版的《新华词典》等珍贵资料,都让人一窥中国辞书事业的继往开来。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邵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