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把黑夜,烫了一个洞。
不相信小朋友有那么才华横溢?来看看吴青峰小时候写的诗:早晨里,牵牛花开了,爷爷读报,奶奶梳发。那些美丽的时光像落地窗,等在眼前。
一个句子,就勾勒出了清晨一幅温暖静谧的图像。而又有几个大人能想到“美丽的时光像落地窗等在眼前”这种奇妙而恰如其分的比喻呢?
再看田亮儿子写的诗,胆子贼大地把自己老爸放在了拟人的排比诗句中。读完让人哑然失笑。
曾经有一本书,就叫做《孩子们的诗》。书中没有复杂字句,也没有生动情节,适合一个人坐在一个有滑梯的公园里,听着远处孩子们的嬉笑声慢慢读,一字一句的读。
小朋友们会告诉你:那些伤心事,只是为了回到地面。
他们觉得灯有滚烫的温度,而黑夜是层黑色的薄纱。
当大人们习惯了用高度近视的肉眼打量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仿佛忘了小朋友们在用想象力看世界。
孩子们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闯红灯的大人们,你们没有闻见草莓味吗?
可不可以不洗澡呢?我担心香皂变瘦。
星星为什么不见了?“天亮了,他们要去huan衣fu了。”
童言无忌,点破文学的纱窗,在日常中拥抱着创造力。涟漪不是涟漪,是风在抱着水跑。
秋游怎么还不来啊!再不来,过期的就不止酸奶和薯片,连我善良的心灵也快过期了!
成年人的人际圈子很广,能一起创造值得恋念的记忆的人却没几个。小朋友的人际圈子很小,但交际度却很高。比如一瓶幼儿园老师奖励的酸奶,可以和妈妈弟弟分享一路“我喝一口,弟弟喝一口,弟弟喝一口,妈妈喝一口。”
写进诗里,就是永生难忘的场景。
互联网上总有人呆板地讽刺着人们被孩子们的诗打动是“无头脑”。的确,如果拿严格的文学眼光去看那些诗句,会发现它们无非是有新意的比喻句或者拟人句,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触及着大人们的,不仅仅是孩子们的诗,而是尚未被污染的童心。孩子们比大人们离美好的一切都更近。靠近他们,仿佛就是在靠近美好本身。
比如在 @偷听bot 的微博中,有超过一半的投稿都是记录孩子们天真无邪的话语:小朋友和妈妈们的对话往往都有趣到爆炸,可爱到心痒痒。
“你永远猜不到小朋友会在横线上填上什么答案。”
饱受“美丽又高贵的母亲大人”的折磨后,小孩子将自己的心得写成了一本《如何读懂女人》。
越长大,越忘了如何行走。
而小朋友说:人怎样走?人要大步向前走。然后觉得,世界好像也没有那么糟糕。
“要是世界上没有大人,只有不会长大的孩子就好了”。可惜彼得潘的永无岛只存在于童话中,现实里的大人们依旧一边成长着,一边被成长之前的孩子们治愈着。
也许成长的最好结局,就是变成一个小朋友,治愈着自己也治愈着他人。
作者:沙耶加
编辑:金婉霞 陈曦(实习生)
责任编辑:唐闻佳
来源:新周刊、Vista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