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上海市推出“科改25条”后,“临床创新转化园区”的筹备正不断加速。这些旨在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潜能的政策,给一心想将临床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医生们送去了定心丸。
医生搞创新,最贴近临床却难做大
最近,十院心内科主任徐亚伟正在为自己花费多年心血开发的心电图预警系统入驻转化园区而忙碌。他由衷希望这项列入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的成果,能在这里做成,临床需求十分巨大,通过市场化运作,可以造福更多患者。
终端能够为患者提供24小时心电图监测,设在医院的数据中心则能实时响应来自终端的预警信息,同时对收集来的心血管大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徐亚伟介绍,目前该系统已将市北地区的“急性心梗”院内抢救死亡率降低到3%以下,“在5G时代,结合人工智能,它还能发挥更大作用”。
▲徐亚伟研制的心电图预警系统相关设备
其实,早在几年前,徐亚伟就曾在上海寻找过合作伙伴,想与企业联合开发市场化产品,可由于种种限制,最终失败。“以前我们的科研往往止步于发论文、申请专利,最后评到奖,就此终止。”他说,如果再想往市场迈进一步,医生就要面临痛苦的两难选择:或者离开医疗一线,转而投身创业;或者将专利转让,成果从此与己无关。
可无论是新药、医疗器械,还是诊疗方法,作为专业含金量极高的医疗技术职务发明,离开医生和临床,即使成功走向市场,产品升级改进也会后继乏力。十院副院长徐辉雄告诉记者,医生贴近临床的职务发明因为看准需求,极有市场竞争力,如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让他们能与专业产业化团队深度合作,将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一股新动能。
政策“定心丸”让医生放开手脚
实际上,布局市北高新区“临床创新转化园区”,是十院领导班子筹谋已久的一项推动创新的举措,以期推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转型发展。
作为一家即将建院满110周年的沪上老牌医院,十院有着深厚的临床积累,近三年来,医院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涌现出了大批优秀成果和人才。近年来,十院培养了多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以及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新增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4个,取得多个省部级科研奖项。这使医院在科研创新上的辐射力不断增强。
“设立‘临床创新转化园区’,就希望医生们的成果能在‘家门口’得到转化,而‘科改25条’正好送来政策东风。”徐辉雄说,制度上的积极探索,使医生能够在成果转化中获得合法的收益,这既避免了他们的两难抉择,又让他们可以参与到产品的后续研发提升中。今年3月以来,主动找上院领导,希望能带项目入驻“临床创新转化园区”的医生越来越多。
徐辉雄说,“科改25条”给该科科研人员送来了一颗定心丸,“未来,园区可以让具有巨大潜在临床价值的项目与风险投资企业进行高度匹配性定向投资,不需要临床科学家自己去四处找资金”。
释放创新潜能,期待政策“全落地”
在“临床创新转化园区”中设立癌症中心基础研究、转化医学研究和精准医学研究平台,并通过政府、高校、医院、企业共管共建的创新模式,引入专业管理团队、风险投资,助力成果转化。徐辉雄说,医院还将利用“科改25条”赋予的人才的自由,通过双聘、兼职等方式,引入更多具有成果转化背景的科学家,以及鼓励科学家到企业兼职,使创新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在为“科改25条”感到振奋之余,医生们仍然有着不少担心。“‘科改25条’是否就是‘尚方宝剑’?”该院科研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科研管理上,诸如财务、外事等有着各自的主管部门,“如果能与相关部门对接,解除基层单位的顾虑,科改政策将会取得更好效果”。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医生正在调试自主发明的牵引装置
十院脊柱外科主任贺石生和他的团队手握多个医疗器械成果,市场估值不下几千万元。他希望“科改25条”能够全面落地,而且政策将不断持续深化推进,“成果转化并非一朝一夕能成功,稳定持续的政策才能让大家放心投入产业化”。
>>>记者手记
给科研松绑、为创新赋能。“科改25条”是上海继“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之后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推动上海科技创新逐步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点上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的确,适时的政策为即将喷薄而发的医疗科研创新送来东风,为尚有迟疑与观望的医生科学家们送来定心丸。然而,束缚创新的条条框框并没有因为新政策的出台而应声消失,让原先不符合创新规律的规则改变,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深层联动与沟通。
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的竞争,上海应当只争朝夕,尽快让好政策尽快全落地,使“定心丸”早日变成“点火器”,让创新潜能及早转变为创新动能,推动上海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作者:许琦敏
编辑:许琦敏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