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损”技术可监测河流,鱼终于从“小白鼠”角色中被拯救了

2019-08-25信息快讯网

“无损”技术可监测河流,鱼终于从“小白鼠”角色中被拯救了-信息快讯网

按照传统做法,监测淡水生物的方式是这样的:抓住鱼类,获取它们的身体器官组织,然后进行测试。             

但使用这种方法,科学家就必须先电晕鱼类。这种技术不但非常耗时、对操作者有着高超的技术要求,而且会伤害到生物,甚至导致其死亡。而现在,科学家将直接分析水样中的DNA,以代替原先的方法,来对河流进行监测。            

这些水样中的DNA(eDNA)来自于细胞、排泄物、动物流出的血。在英国,负责监测淡水生态系统的环保部门从七年前就开始对eDNA在监测水系统生态健康上的技术进行测试,目前已经证明eDNA可以比现有的技术更加精确。他们在最近一项关于坎布里亚郡温德米尔湖的研究中发现,那里曾出现过16种生物,而eDNA的分析家识别出了包括梭鱼和鳗鱼等在内的14种生物的DNA——这大约是用常规方法测出的生物种类数量的三倍。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成熟,人们辨认DNA来源的能力在提升。英国环境局计划从明年开始,使用eDNA的技术来监测鱼类。“eDNA不再只是个概念。”来自环境局的凯瑞·沃尔什说,“一些鱼类开始对渔网警惕,从而对其保持距离。然而eDNA是在水里的,而且是混杂在一起的。这种方法很适合用于监测体表有粘液,且一直在释放DNA的鱼类。”             

环境局还希望eDNA可以建构起一个系统,对那些会随着全球变暖而在英国水域大肆繁衍的入侵物种进行提前预警。研发团队正在开发相关系统程序,有望自2020年起,对四种外来物种(斑驴贻贝、斑马贻贝、虎虾、恶魔虾)进行监测。“如果我们有一种工具可以在它们大量繁殖之前就得到预警,那处理起来就会简单多了!”沃尔什说。            

 “使用eDNA监测水体的用处是有限的。”来自英国生态和水文中心的佛朗索瓦·爱德华兹表示,尽管它可以很好地反映物种的多样性,但它很难准确反映某个物种的具体生物数量。同时,eDNA也无法告知人们这种生物是现在存于水体中,还是曾经有过但已消失。而且,eDNA很可能是随水漂来的,与物种实际所在的位置差别较大。             

尽管如此,爱德华兹仍认为eDNA技术是一项非常有用的技术,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作者:汤蕙萍编译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