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专家热议“机器智能跨越”:AI缘何不识“她是谁”
“我要离开你了!”(I'm leaving you.)“她是谁?”(Who is she?)这段只有六个单词的一男一女之间的对话,自人工智能(AI)诞生至今约60年,科学家仍无法让机器理解。
类似这样阻碍机器具有更接近人类的难题,还有很多。8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主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科技沙龙”上,与会的中外专家认为,要跨越这些难关,需从脑科学、人类历史等各种底层研究入手,寻找可能的路径。
浓缩百万年进化,机器很难学习社会经验
有着“多智能体系统教父”之称的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迈克尔·伍尔德里奇,在沙龙开场,就抛出了这只有六个单词的桥段。
“只有六个单词,却足以在你脑中勾勒出一幅含义丰富的画面。但机器却怎么也无法理解。”伍尔德里奇说,支撑这幅画面的是人类社会复杂的情感、关系、经验,甚至融入了人类历史的文化积淀,这些都很难分解成细节,让机器来学习和理解。
在沙龙现场,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是否能让机器学习图书馆中关于人类文化与历史的所有书籍。而伍尔德里奇则指出,其实这背后浓缩了人类从猿猴进化而来的百万年形成的结果。一般人类始祖社群有150个个体。这意味着,人猿需要更加发达的大脑与个体维持社会交流。虽然人类社会不断进化,但人类个体所能维持社会关系的个体却始终在150个左右。伍尔德里奇认为,要使AI融入人类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东西方文化融合,是推动AI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沙龙上,不少专家都提到了人工智能对大脑的模仿。大脑存储、传输、处理信息和数据的方式,能否借鉴到超级计算机中?人脑神经元功能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方式,可否用于医疗影像更精准的病灶识别?
“相对于大脑生理结构的认识,我们更应关注大脑思维模式进化的过程。”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雷认为,目前AI只达到人类幼儿阶段的认知水平,后续还有巨大发展空间。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是推动AI走向更高阶段的一大关键。
“从文字发展来看,东方文字具有形象化、整体化的特征,而西方文字则从象形文字走向了高度抽象的符号语言。”徐雷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希望人工智能实现逻辑、推理等抽象的高级思维功能,最终因为计算复杂性“指数爆”,发现“此路不通”。直到本世纪初,让机器从深度学习实现图像识别,才使AI发展走上了正轨——先拥有幼儿水平的认知和形象思维,再逐渐发展,重新挑战高级思维。
徐雷认为,如果可以深入了解人类文字是如何完成从具象到抽象的演进过程,探索东西方语言发展不同导致思维方式的不同,或许有助于推动AI的进一步发展,使其逐步接近人类的智能水平。
作者:许琦敏
编辑:苏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