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用茫茫无际的荒沙来填满浩瀚流长的恒河!”

2019-08-30信息快讯网

书信来往中,凯勒多次提到,自己会争取好时机,请斯坦因来美国访问、讲学,让国人好好聆听他在中亚的经历,分享他的考古成就。斯坦因对凯勒的善意一直表示莫大的感激,但是反复说,自己眼下实在没有时间。他还说,自己经常收到来自美方的邀请,其中包括老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克密特和小西奥多对他的邀请。那是在1925年冬,罗斯福兄弟俩来印度见斯坦因时提到的。对诸多邀请,斯坦因总说,世上要做的事儿实在很多,可是哪来那么多时间呢?虽然他从未来过北美,但可以想象波士顿的美景,不过自以为其魅力肯定不敌克什米尔山区的景观,以他自己的话说:“漠罕·马革的美景远远超出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风光。”他还特意说,自己喜欢沙漠而不好水域,甚至都“希望能用茫茫无际的荒沙来填满浩瀚流长的恒河!”             

斯坦因并非一个出头露面、热衷讲学的人,仅仅做几场演讲并不足以使斯坦因动心远渡重洋做北美之行。虽然满怀热情,但是从好几年的书信来往中,凯勒深知,来美讲学并非斯坦因眼下的首选计划,也就没有过分推进。可是,斯坦因1928年5月19日一封从漠罕·马革发来的长信一下子改变了凯勒被动的想法。             

希望能用茫茫无际的荒沙来填满浩瀚流长的恒河!”-信息快讯网

布莱克教授

信中,斯坦因先介绍了自己上年冬天在中东的一系列考察活动,但是他接着说,自己更希望回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入罗布泊考察。他还告诉凯勒,自己本来早该退休了,可是一推再推,到11月底,他终于能离开英属印度政府的职位了。“退休后,我将离开印度回欧洲。至于打道回府时,走远东的路线,还是取道近东回英伦,尚未决定。当然,要是从远东回欧洲,那么我肯定趁机再去一趟新疆,那是我过去多年来一直愉快地工作过的考古点。不过,此时此刻,所有这些都是未知数。从印度和中国的现状来看,再次去新疆考古,并非易事。至于经费,由于英国政府的庚子赔款款项冻结在议会里,看来短期内他们根本不会考虑我的申请的。”斯坦因在信尾说,1928年夏天,将在“我的”宁静的克什米尔宿营地完成《亚洲腹地》一书。这是他第三次探险的报告,足以让他忙上一阵子。“眼下,漠罕·马革山巅仍是白雪皑皑,我只得在山脚宿营。在这里,我至少还会呆上一年,然后计划动身回英国。”             

这封信写于斯坦因退休之前的半年,显然他仔细考虑过自己将来的打算,但是由于经费短缺而难以定着。读完这封信,凯勒再也坐不住了。字里行间,他读出了现在就可以力邀斯坦因来美的契机。而请斯坦因来访,最合适的就是来做波士顿洛厄尔研究所的系列讲座。于是,凯勒马上去找他的朋友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P.Blake)商议。             

布莱克在哈佛大学任教,专攻拜占庭史、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研究,曾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学,并在那里工作多年,当时他新任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同时还担任刚刚创办的哈佛燕京学社的董事。作为一位研究欧亚内陆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熟悉斯坦因在中亚的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对斯坦因慕名已久。凯勒让布莱克出面向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洛厄尔推荐斯坦因,于是布莱克立即求见洛厄尔校长,提意请斯坦因来做洛厄尔系列讲座。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A.Lawrence Lowell)和洛厄尔研究所同名并非偶然。这一研究所是由洛厄尔校长的先辈捐资设立的,身为哈佛大学校长的洛厄尔,同时也担任着这一研究所的董事。洛厄尔研究所邀请欧洲的中亚考古探险家前来做系列演讲早有先例。15年前,冯·勒柯克完成中亚“探险”之后,曾应邀来这一研究所做系列演讲。1923年秋天,珀西·塞克斯也曾前来做过有关波斯的八场演讲。1924年初,伯希和再次来访波士顿,还在洛厄尔研究所做了有关中亚历史的六场讲座。凯勒曾多次参加这一系列讲座的活动,激发了他对亚洲内陆的浓厚兴趣。             

经凯勒提议和布莱克沟通,邀请斯坦因来访的计划进展得非常顺利。洛厄尔校长办事一向雷厉风行,1928年6月23日,他和布莱克商谈此事之际,当场就给斯坦因发了邀请函。



作者:刘迪
编辑:李若虹
责任编辑:李纯一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