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

2019-09-01信息快讯网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各位老师、家长、亲爱的新同学,大家下午好!

金秋时节,一年一度,我们都在上戏实验剧院,这座对上戏人、上海乃至对戏剧艺术有着标志符号的剧场,举行开学典礼。我们热诚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新同学。我代表学校欢迎今年689名新同学来,祝贺你们开启人生的重要驿站。

成为上戏人,意味着我们一生将打上上戏的文化印记和基因传承,无论将来你成就大业还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从今天开始,作为上戏人我们都会为你骄傲。我们要特别感谢各位家长,感谢你们对孩子的辛勤培养,也感谢你们支持孩子选择上戏,把孩子这一人生重要站点留在上戏,与我们共同守候未来的日子。

今年689人名新生,本科生469人,硕士生164人,博士生31人,跨文化交流硕士25人。学工部做了一份本科新生大数据,有几个数据还有点意思:今年上海生源持续增加,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考上戏是上海中学生的梦想,报考生源多质量高,后来有所下滑,目前有呈现上升趋势;今年新生包括12个不同的民族同学,共有41名少数民族新生,其中蒙古族12人,民族同学大都能歌善舞,相信他们会为上戏的校园生活增添更多的色泽、为专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活力;本科新生最多的学院是戏曲学院,有84人,最少的是导演系,只有16人;在性别上,仍然出现一惯的失衡现象,这是一个难解的题目,戏文系戏剧学专业竟然没有一位男生;服装与化妆设计专业20名新生中仅有一位男同学。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今天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上午我们在浦江新校区举行新校区启用仪式。在十二五时期,我们就提出了建设第四个校区的设想,在各方支持和努力下,2016年12月1日校庆日,浦江新校区开工。今天电影电视学院和创意学院新生和研究生入住,标志着上海戏剧学院历史发展掀开了新篇。我们谋划的宏伟蓝图变成了现实,学校在浦江两岸,完成了四个校区的功能布局。分别对应戏剧、戏曲、舞蹈和影视多媒体四个学科群和专业群。

四个校区虽然占地面积都不大,但就象四颗珍珠散落在浦江两岸,上戏人在这里耕耘、从这里出发,源源不断参与上海和国家生机勃勃的文化大发展,为国家的文化繁荣、艺术兴盛、文化交流做贡献。

在这里特别感谢为新校区建设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领导和朋友,也要感谢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同心协力,在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攻坚克难,建设一座高标准的校区。在这个炎炎夏日,不少教职工、同学们为了新校区放弃休息,战高温、迎台风,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新校区日新月异的变化,都反映在大家朋友圈中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片,一行行欣喜的文字,我能够感觉到,大家对新校区由衷喜爱,对上戏的发展真心地高兴。

创意学院陈晔老师与职能部门一起,带领设计专业的同学,为开学前新校区高水平的标识系统任劳任怨。电影电视学院的沙扬老师带领几届同学,用影像纪录了新校区从开工建设到目前的完整历程,积累了1000分钟素材,为学校发展保留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我也特别感谢电影电视学院和创意学院老师们,积极响应学校的决策,为顺利搬迁做了大量工作;我也特别感谢两个学院的新同学和家长们,好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大家对到新校区的意见。

上海高校大都在郊区建有校区,大家可能以为浦江新校区也算郊区。其实,如果以人民广场为中心,距离浦江新校区21公里,不像上海其它大学校区都有50公里以上。我们建设时新校区属于浦江镇,建设中就划入浦景街道相对成熟的城市社区;新校区对面还有大片的郊野公园,上午新校区启用仪式上,电影电视学院院长厉震林教授对新校区有很多畅想,他建议把郊野公园改成浦江电影公园,我个人觉得就这个建议不错。也就是说我们的浦江新校区不仅不是在郊区,还享有市区不具备的郊区的自然环境。

当然新校区的建设也有不少挑战,我参观过国内外不少电影学院,从空间上如我们新校区这样有12个专业性影棚并不多见,但是如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布局最先进的设备,尤其是高水平办学的师资如何引进和培养,现代大学的管理体制机制如何更加完善,都需要我们师生共同来参与、来创造。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一年不到700名新同学,体量上确实有些小。今年沪上兄弟院校的招生数,复旦是12800人,交大是12283人,同济是11596人,上大是10218人,几乎都是我们15倍以上。学生多少,与教育质量没有关系,但是中外历史上,很多精英教育的大学体量一般都不会太大。最近10年我们在招生上没有扩大,彰显了我们对精英教育理念的追求。

精英教育不是简单地与规模对应,首先在办学理念上精英意识和追求,上戏70多年的办学传统形成了优秀的培养人才的传统,熊佛西老院长那段经典的话刻印在红楼门庭的墙面上,强调人格铸造和专业训练,我们后来总结概括为“至善至美”,并立为校训,就是强调人才培养立德树人的最高标准;戏剧家田汉1947年为我校作词的校歌,要我们“脚踏实地, 沉着坚强”,要我们做到“倾听大地的呼声, 投身社会的课堂”,熊佛西校长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呼应田汉先生的寄托。

在现代历史上,大学教育理想不断发展和转化,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到适合上戏历史发展特点和中国精神、世界意识相结合的教育方略,创造属于我们的教育模式。

上戏作为专业艺术教育尤其是戏剧教育院校,作为全国的排头兵,其专业性是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我们办学的优势。我们的确面临着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矛盾,在美国大学的确有一个从技术到通识教育的转型,比如在耶鲁大学,认为本科教育毕业时如果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就是一种失败,因此他们为本科生不管什么专业制定严格的通识教育课程,普林斯顿大学为核心课程。我并不认为这是全世界大学都应该遵守的模式。专业教育是每一位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立身之本,成才是一个人一辈子是事业,还需要学生走出校园后漫长的努力,我们往往忘记社会也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对于有追求的人来说,学习永远是终身的内在需求。专业艺术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大学的教育,在学校的培养计划中,必须对专业或技术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但不能回避的是,国内的教育包括我们的专业艺术教育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在重视专业训练和技能,忽略或忽视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这几天上海戏剧界有两件事引发关注,一件事学校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合作的“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威尼斯商人》开票,可能因为有阿云嘎等的主演,引发购票热;二是俄罗斯圣彼得堡马斯特卡雅剧院长达8个小时的话剧《静静的顿河》在文化广场上演,成为上海戏剧界的盛事。感觉这两件事,上戏人并不是很关心。今天上午马斯特卡雅剧院院长来上戏实验剧院参观,他直言不讳,认为我们剧院管理有问题,认为一个剧院的管理或者剧院管理专业非常重要。其实这部戏的演员,就是导演在圣彼得堡国立舞台戏剧艺术学院带教的学生,当问及什么样的演员最终成为剧中的女主角时,导演格里高利认为是“思想”,他注重的是演员的综合能力。

其实这种综合能力就是我们技术和训练之外的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体系。学校这些年也在做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结合国家双一流计划和精品课程计划,力争构建出有自己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和教育体系。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我自己体会,这里有三个方面可以注意,第一还是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方面功利的应试教育,导致阅读成为例外,另一方面互联网、微信、朋友圈加大了碎片化阅读对经典阅读的侵占。近期看到关于美国顶尖大学公认的好书排行榜,都是各个时代的经典,包括《资本论》《共产党宣言》这两本经典马克思主义著作。

第二是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过于重视文学写作,写作作为人的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除了有语言文字的要求外,关键在于对客观对象的整理、分析、概括等逻辑能力的培养,与口头表达相得益彰,到了大学,写作课基本上没有了,好的大学,每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写作小论文来检验,而且规定论文的长度,我们大部分训练课不仅没有阅读的要求也没有写作的要求,显然需要我们改革。

第三是重视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就是一种怀疑和挑战精神,就是对权威观点的不盲目服从,这是一种创新型思维的前提条件,关乎我们未来创造力的迸发。

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重新审视大学中师生关系,不能再用简单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或者说启蒙者和被启蒙者的关系来衡量,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学习共同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只有我们的老师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用人格魅力和创造性的传授来引导学生而不是用师生关系中的地位来要求学生,创造的氛围和创新的活力才能源源不断。

重阅读、会表达、勤思辨——上戏向2019级新生提出了这些要求-信息快讯网

上戏大部分专业都有大量的训练课程,大体占全校课程的一半,我们的训练很艰苦,很繁重,同学们往往理论课当作休息的机会。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如何利用业余时间。鲁迅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聊天的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上了。

今年的本科生大都是00后了,人们喜欢用代际来标识每一代青年人,网上有很多新词,比如什么佛系等,但我不太认同这些判断,人的成长因为处于不同物质和文化环境,自然显示不同的特征,但人本身的成长依然有其共同的规律。新时代的大学生不应被小时代所困扰,不被幻想所迷惑,要勇于掌握自己的命运。

作家陈学昭有一部长篇小说,《工作着是美丽的》,同样,学习着也是美丽的。生活本身不是消费社会眼花缭乱的娱乐八卦、网上生存的点缀,而是扎实、紧张、有序的节奏,某种长期稳定的状态,这样才有更多意义的生产,就会体验到人生的智慧、内在的充实,就会迎来巨大的收获!

人人都有过青春的年华,但青春转瞬即逝,激情与感伤、决绝与犹疑,谁都有沮丧的时候,关键在于能够找到平衡,走出低迷。

在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用说教的口吻,我知道,对你们的了解可能是有限、甚至是片面的,因此我今天讲这些,是对你们讲,也是对我自己讲,并希望能够以此共勉。

谢谢大家!

作者: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黄昌勇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坤音四子成员灵超被上戏录取,微博晒成绩单
除了灵超弟弟,洪欣儿子张镐濂也被上戏录取了
吃辣条会导致肝衰、肠穿孔?辣条真正的风险并不是这些
这些桥,承载着上海城市发展的记忆变迁
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全覆盖”,其中这些革命传统故事你都知道吗?
第三届“仁心医者·上海市仁心医师奖”颁奖大会顺利召开,获奖的是这些人……
清华大学公布今年研究生新生数据,最小博士仅17岁,网友:给“00后”拖后腿了……
你每吃下一颗苹果,可能有1亿细菌进入消化道,这些细菌对健康是好是坏
哈佛新生被美国海关拒绝入境,朋友发“反美”帖子他“背锅”
观历史看排练听导赏,静安文化地标焕发新生机,上海爱乐乐团将定期对市民开放
开学第一课就“搏击、耍刀、钻火圈” 新生军训技能大盘点
今明两年脱贫攻坚工作怎么做?总书记这样要求!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孩子更聪明,不是靠阅读,而是聊天
上海交大首届“筑力营”专项计划助新生提前进入大学状态
00后大一新生尝鲜忙,立志为世界发光 :复旦大学迎来普通又特别的世界各地新生
港媒:香港教大学生会称会长梁耀霆昨晚被捕
上戏今天正式启用浦江校区!“四个中心”布局形成,新校区定位“电影电视和新媒体中心”
总书记关心的这些与你密切相关的事 都有了新消息
复兴后的连环画更包容、多元了,但对原创性的要求自始至终从未改变
今年暑期档三个月总票房176.53亿元,刷新纪录,这些爆款你都看了吗
雨天上演草坪音乐会,果真有爱!华东师大今迎万名新生,年龄最小的本科生14岁
沪上高一使用全新统编版教材,传递教学新信号:提升语文素养,古文和阅读要求双双提高
每个时代开学都有“三大件”,你猜猜现在的大学新生行囊里带什么?
李强到这个市委重要部门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要求以更高水平当好参谋助手
开学季丨高校新生陆续报到 家长肩扛手拿行囊千里送儿入校
铁皮玩具、奥特曼……这些儿时记忆搭乘浦江郊野公园的“时光隧道”来找我们啦!
开学福利!孩子们不再熬夜赶作业,家长也不用吼娃催娃,刚刚,上海市教委出台这些政策……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寄语新生:找到“上音人”的自信和自觉
自习课丨开学了,总书记的这些嘱咐要牢记
这所学校很特别,报到前需量体裁衣、清理宿舍楼道卫生,今年新生中还有一对双胞胎“警花”!
上海又要评选“智慧工匠”和“领军先锋”啦,快看看你符不符合要求
中央要求“渡江南进”,粟裕想在中原打歼灭战,粟裕两封电报能否让中央改变战略部署?
今年上海旅游节共推出七大板块100项活动,中心城区开放“可阅读”老建筑逾千处
上海打造阅读高地,书展搬到家门口,书香涌动街头巷尾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