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Hey Jude》燃爆“逍遥”,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圆满收官
▲余隆携上交在逍遥音乐节首度亮相
伦敦时间9月1日中午,随着余隆潇洒地将指挥棒铿锵一收,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内此起彼伏的掌声、口哨声、欢呼声不绝于耳。应着近4000名观众的热情期待,数度返场的余隆再次上台,悠扬清丽的江南小调《茉莉花》缓缓响起,把观众瞬间带到遥远的东方大地;紧接着,传奇乐队披头士的《Hey Jude》被以管弦乐的形式演绎,满场顿时笑声四起,大家随之大声哼唱,站立区的观众更是挥手、击掌、舞动。台上乐手也深受感染,激情昂扬的演奏点燃了观众的似火热情,也为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划上圆满句号。
这次演出是余隆携上交在逍遥音乐节的首度亮相。今年,这个老牌音乐节举行至第125届。逍遥音乐节总监大卫·皮卡德表示:“逍遥音乐节125岁了,没想到上海交响乐团140岁,历史比很多欧洲的乐团都要长。每年在逍遥音乐节有100多场演出,但只有10多支海外乐团能够获邀参演。我们选择上交,是因为我们认为即使在世界范围,上海交响乐团也是一支一流乐团,是中国交响乐团的代表。”
在本届逍遥音乐节150余场活动中,英国文化艺术网站Cultural whisper很早就为观众划好了“重点”,将余隆和上海交响乐团,跟海丁克与维也纳爱乐、巴伦博伊姆与西东合集、杨松斯与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等,列为今年逍遥音乐节上值得期待的“精彩看点”。
上交以“东方遇见西方”的主题音乐会首次亮相逍遥音乐节,受到了英国乐迷的极大关注。演出开始的时候,可容纳5000多名观众的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已经爆满,其中有千余人在内场、环廊的地板上或站或坐,成为逍遥音乐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逍遥音乐节主场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
其实,站票是逍遥音乐节的一大特色。不必正襟危坐,无需西装革履,甚至可以随意走动,逍遥音乐节让聆听典音乐变得更轻松、更具亲和力。每场音乐会发售当日站票时,都会吸引大批观众排队购买。上交在逍遥音乐节演出当天,慕名而来的乐迷早早就绕着阿尔伯特音乐厅排起了“长龙”。 排在第一位的威廉老先生,清晨六点就从沃特福德的家中赶来,他说,“在逍遥音乐节能听到中国的交响乐团演奏,机会太难得了。”
上午十一点音乐会正式开场,当陈其钢《五行》的叮咚水声汩汩“流进”音乐厅时,有人微闭双眼,静坐沉思,中国数千年的古老哲学在西方观众的脑海中久久回荡。古老深刻的哲思在鲜明的现代色彩映衬下,焕发着跨文化的感染力。“他的配器非常当代,但我能听到音乐中的遥远的中国味儿。”来自荷兰的一位大学生说道。
随后,利兹钢琴比赛首奖得主陆逸轩(Eric Lu)与乐团合作带来了莫扎特《A大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协奏曲》,赢来阵阵掌声。下半场,拉赫玛尼诺夫的绝笔之作《交响舞曲》再次展示了乐团扎实的功底,原本站立区内坐着的不少观众听得饶有兴致,他们纷纷起立,随着节奏舞动摇摆身体。
▲全场近4000名观众见证上交逍遥音乐节首秀
至此,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全球巡演的七场演出完美收官。从美国的狼阱表演艺术中心、拉维尼亚音乐节到英国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从瑞士的琉森音乐节、奥地利的格拉芬内格音乐节,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夏季音乐会”系列、英国的逍遥音乐节,上交在23天里接连登台一系列国际一流音乐节,不仅创下了中国交响乐团国际巡演的纪录,即便放眼国际乐坛也并不多见。
在此次横跨欧美两大洲、贯穿大西洋两岸的音乐之旅中,上交通过东方与西方对话的音乐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全球观众熟悉的方式呈现,俘获了大批欧美乐迷的心,也引起了海外主流媒体的关注。如美国《华盛顿邮报》《芝加哥论坛报》,英国《泰晤士报》《苏格兰人》等媒体都不吝赞誉之辞,其中《泰晤士报》的报道被国内《参考消息》以《上海交响乐团见证中国迅猛发展》为题进行转载,《苏格兰先驱报》更是为上交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的首次亮相打出4星好评。
▲余隆执棒上交,携手大提琴家艾丽莎·韦勒斯坦献演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上海交响乐团在国际古典乐舞台上展示了中国交响事业的发展水平,也开拓了一条中国乐团国际巡演的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职业化道路。
纵观这次规模浩大的巡演——近140人、23天、五个国家、十个航段,累计飞行里程达两万多公里。从恒温恒湿的乐器运输、细节繁多的剧场对接,到迅速适应不同环境的排练走台,百余人队伍的行程规划和安排,所有细微之处无不体现着上海交响乐团的职业和专业,也是国际巡演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七场东方与西方对话的音乐会,上海交响乐团用实力让各国观众倾听“中国声音”、感受中国文化、留下美好的“上海印象”,在彼此交融和多元碰撞中,用音乐增进互相理解与包容。
“一以贯之”送上艺术精彩,“倾心倾力”音乐沟通世界
从今年8月中旬到9月初,上海交响乐团140周年世界巡演跨越美国、英国、瑞士、奥地利、荷兰,分别参加华盛顿狼阱表演艺术公园夏季演出季、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琉森音乐节、格拉芬内格音乐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夏季音乐会系列、伦敦逍遥音乐节。浏览这些音乐节或演出季的节目单,世界一流的名团名家比比皆是;在演出现场可以发现,知名媒体乐评人和超级乐迷格外活跃。上交的七场音乐会中,无论是首次亮相的四场演出,还是在琉森音乐节、格拉芬内格音乐节和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的再度登台,指挥家、乐手都给观众奉献了一场场高品质的音乐会。用音乐总监、指挥家余隆的话说:“我们不会因为第一次亮相或者再次登台,演出就有质量的不同。乐团是用音乐来展现自己、沟通世界的,无论是面对新观众还是老朋友,我们都会一以贯之,倾心倾力。”
▲余隆执棒上交继2017年后再度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
“一以贯之,倾心倾力”蕴含着音乐家们的本心和匠心,演出的效应却是搅动了乐迷们平静的心湖,所到之处都激起了一片荡漾不已的波澜。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全球盛名,在艺术节主会场之一的亚瑟音乐厅,上交音乐会的观众席座无虚席。虽然大多是中老年听众,但他们对精彩演出报以的掌声和欢呼声,热情程度绝不逊于年轻人。演出结束后,甚至还有大批听众到后台出口,列队向卸去了演出服的乐手鼓掌致意。
▲上交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首次亮相
在琉森音乐节主会场KKL音乐厅演出结束后的上交CD签售现场,无论是老年听众还是年轻乐迷,有的拆开了CD盒封,有的拿着提前制作的余隆演出照、有的甚至手持当晚音乐会的曲目总谱,排列的长队里发出的赞语不绝于耳。一位专程从德国杜塞尔多夫赶来的乐迷请余隆签名合影后兴奋不已,与上交工作人员一路交谈到宾馆门口,才突然想起还要回到音乐厅取车连夜赶回家。
▲上交亮相琉森音乐节主场KKL音乐厅,演出结束后乐迷前来找余隆签名
在狼阱夏季音乐季、拉维尼亚音乐节、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举办逍遥音乐节的伦敦阿尔伯特音乐厅,每次演出结束后,都有大批听众迟迟不愿离去,他们对这一场演出意犹未尽,即使面对同样来听音乐会的中国观众,也会毫不吝啬地用一连串的赞美之语来表达激动的心情。
▲余隆执棒上交,继2017年后再度于奥地利格拉芬内格音乐节奏响中国之声
“一以贯之,倾心倾力”展示了乐团的稳定实力和演出常态。近年来,上海交响乐团充分依托“一团一策”发展契机,积极拓宽国际合作空间,借力国际著名经纪公司渠道,制订高质量的演出季、创办夏季音乐节和新年音乐会、与世界一流乐团和音乐大师密切合作、与国际著名唱片公司签约发碟等,不但持续提升乐团水准,还大大扩展品牌影响力,因此,各国的著名音乐厅、一流音乐节纷纷抛出“橄榄枝”、发来“入场券”。这支立足于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的老牌乐团,也不失时机敢于作为,用充满活力的真实形象展现在全球乐迷面前。
▲余隆执棒上交,携手大提琴家艾丽莎·韦勒斯坦献演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
中国的乐团要被世界各国著名音乐厅演出季或音乐节邀请,首先总是会有第一次,即取得“入场券”。凭着真实的实力和正常的发挥,给当地听众留下美好印象之后,才会获得再次邀请。再度登台,意味着这些著名的音乐厅和音乐季向乐团发出了“通行证”,是对乐团水准的充分认可。毕竟,邀请中国乐团从遥远的东方不远万里来演出,音乐厅或音乐节需要承担高昂的成本,没有艺术品质和观众口碑的保障,谁敢轻易发放“通行证”?因此,上交的“一以贯之,倾心倾力”,既是专业态度和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实力和底蕴的展现。毕竟,靠偶然的超常发挥,无法躲过乐评人和乐迷们苛刻的眼光。
▲余隆执棒上交继2017年后再度亮相瑞士琉森音乐节
“一以贯之,倾心倾力”还展现了上海交响乐团建设国际知名音乐品牌的文化自信。这次巡演中,欧美乐评人和乐迷对陈其钢的《五行》和黄贻钧根据二胡曲改编的《良宵》犹感兴趣,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五行》是“中国的现代音乐作品”;《良宵》演出时,弦乐的含蓄和灵动,更是常常会激起听众的会心笑声。在伦敦逍遥音乐会奏响谢幕曲目《茉莉花》时,全场更是情绪激荡,共鸣强烈。上海交响乐团多年来的巡演中,用欧洲经典作品的杰出表现展现当代中国音乐家风采,用中国作品的交流互鉴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已经成为音乐会曲目编排的共识和机制。正是这样的悉心策划和倾心设计,使得乐团的国际巡演不但是中国文化的“走出去”,更深化为用音乐推进民相亲、心相通的“走进去”,促使具有“上海文化”标识的乐团品牌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
▲余隆执棒上交,携手小提琴家弗兰克·彼得·齐默尔曼献演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
作为进一步擦亮“上海文化”品牌的主力军之一,拥有140年丰厚底蕴的上海交响乐团,在世界巡演中用“一以贯之”的音乐会品质向各国听众奉献艺术的精彩、送上闪亮的城市文化名片,坚持以“倾心倾力”保持永远在路上的不懈奋斗和用音乐沟通世界的创新活力。也许,这也正是让人为之点赞叫好的上交精神。
作者:姜方
编辑:姜方
责任编辑:邢晓芳
上海交响乐团供图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