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7岁,她却从没去过学校,女子脸挂20斤罕见瘤30年,上海医学团队10小时手术成功摘瘤

2019-09-11信息快讯网

女儿7岁,她却从没去过学校,女子脸挂20斤罕见瘤30年,上海医学团队10小时手术成功摘瘤-信息快讯网

9月10日清晨,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手术室,一场惊心动魄的手术即将开始,执行手术的是由整复外科李青峰教授、顾斌主任医师、昝涛副主任医师以及多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强大阵容”。

躺在手术台上的许女士既紧张,又期待。

手术台上,绿色的手术洞巾暴露出一个巨大的肿瘤,以及许女士仅存的一点右脸。

她出生时便发现在左眼眶边缘有一枚疙瘩,左眼球也是“掉下来的”。奇怪的外貌使大家都避而远之,没有朋友,她只能在一个孤独的环境中长大。

随着年龄增长,瘤体也越长越大,手术前测量,瘤体已达10公斤!皮损最长径达60厘米!

又重又大的瘤体拖拽着左侧面颊下垂,瘤体跨过脖子一直下垂至第二根肋骨以下。看起来,就像一条““大鱼”挂在脸上拖到胸口。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巨瘤,许女士想转转头、张张嘴都很费力,更别提出门见人了——她的女儿今年7岁了,但许女士从没去过孩子的学校,她说:“不敢去,怕别人看见了笑话。”

让许女士饱受三十余年折磨的,是一种名叫“I型神经纤维瘤病”的罕见病,这是一种由NF1基因突变导致的皮肤软组织肿瘤性疾病,患病率约为1/3000。在其多样的临床表现当中,神经纤维瘤是最让患者感到困扰的症状,它是一种起源于神经组织的良性肿瘤,虽为良性,但可造成非常严重的肢体畸形与容貌毁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针对该病,目前尚无任何有效药物,减瘤手术往往是患者的唯一选择,但即使将瘤体切除,依然存在很高的复发风险,因此有人把这一疾病形象地称为“不死人的癌症”“切不掉的肿瘤”。

三十多年来,许女士和家人辗转了十几家医院,但见过的医生都表示他们无能为力。然而,就在许女士心灰意冷,打算放弃治疗的时候,一位外地专家告诉她,“你要是实在想切掉它,那就去上海九院,找李青峰教授看看”。

思前想后,考虑再三,她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不想永远带着这个累赘,也希望有一天能够摆脱旁人的白眼,过一种普通人的生活。2018年3月,许女士一家动身来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走进了整复外科李青峰教授的诊室。

初见许女士,李青峰教授感到很心痛,执刀多年的他,虽然已经见过很多例类似患者了,但他还是难以想象,这样一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承受多大的痛苦,面对多少困难?所谓医者仁心,自这一刻起,他便下定决心,一定排除万难,为她做好这个手术!

但这又谈何容易?许女士的肿瘤不单单是巨大,其结构也十分复杂,有着异常丰富的血供与混乱的神经走行,瘤体肉质呈鱼肉状,稍微触碰极易出血,加之许女士先天的脑积水和脑室畸形,手术难度和风险极大。也正是考虑到了这些问题,之前的多家医院才不敢为她手术。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李青峰教授的团队不畏挑战,为许女士进行了细致的医学评估,召开多次专家会议,制定了长达一年的多阶段治疗计划,以求达到最好的手术效果。直到两周前,手术的具体日期安排好了,许女士高兴之余却又有些担忧。患者之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看一台手术大不大,就看术前备血有多少。”而她这台手术的备血已经达到了五千毫升——这足以把她全身的血液都换一遍了。

查房时,忧虑的许女士问道:“是李青峰教授为我手术吗?” 

“是的!”听到肯定的回答,她和家人便说:”那我们就放心了!就算有再大的风险,我们也不怕“。

下午6点,距离手术开始已过去10个小时,手术护士拨通了病房的电话:“手术成功!待病人苏醒后送回病房”,请病房做好准备。终于,许女士卸下了折磨她半生的重担,李青峰教授心中的一块大石头也落了地。他抬起弯了许久的腰,活动一下酸痛的手指,一日的鏖战让他全身浸湿了汗水,但一想到一位病人即将重获新生,他感到无比满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行医之乐,莫过于此。

一台手术结束了,但一场战役才刚刚打响。近年来,为了攻克神经纤维瘤病这一整复外科的重点和难点疾病,李青峰教授的团队将越来越多的关注投入其中,不仅开设了由青年骨干王智超医生负责的神经纤维瘤病专病门诊,还动用了大量资金和人才开展了针对神经纤维瘤的基础科研活动,更与阿斯利康公司建立战略合作,申请并筹备中国首个针对丛状神经纤维瘤的特效药——“司美替尼”的成人和儿童I期临床试验。

谈到这里,李青峰教授说道:“虽然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神经纤维瘤病这一顽疾必将被攻克。


作者:吴莹琛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滴水入海,小我融入大我!今天,上海2000多名大学生都被这番“深情告白”打动
前沿的分子诊断技术将在上海的这座小镇应用
上海服务央企能级不断提升
央企与上海地方企业加强联动,进一步融合发展
上海科技馆首次参展即捧回金奖!一个“土坑坑”,何以打动“品”惯文化珍馐的国际评委?
大雨里的温暖:感受医学人文科技之美,上海公立医院首次集体向市民“开放”
上海九院眼科范先群团队和交大医学院钟清团队揭示葡萄膜黑色素瘤自噬新机制
七年多次脑梗,脑动脉重度狭窄!仁济医院成功实施首例逆行椎动脉闭塞微创介入手术
上海交大医学院迎新,陈国强院士喊话新生,别当“光想青年”“白鸽选手”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玉东:时刻为患者考虑
抗癌药如何导致心脏受损?联影与17枚诺奖诞生地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合作攻坚心脏研究难点
监控心脏病的电子听诊器、女性卵巢功能计时器……这些创业项目在这一比赛上获奖
健康上海行动又添新举措,本市全面推进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服务
不只有“牛肉拉面““读者”!上海以西2019公里,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它还是……
上海技术缔造绍兴首条“会思考、能决策”的智慧路
上海公开曝光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上海出品”戏曲电影将亮相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四剧种名家也将走红毯
“心·肝宝贝”公益行助沪滇扶贫协作:一次手术之外,更带去全生命周期照护“中山模式”
医学科普如何“接地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人员变身“科普演说家”
掰直15岁少女“弯曲的人生”,上海首次为罕见病脊肌萎缩症患儿开展脊柱侧完矫正手术
全球首例!中国的医学科研人员实现利用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的实验
今天是世界淋巴瘤日,医学专家:身上出现淋巴结肿大应及时检查
不仅要长寿,还要健康长寿!21世纪国际医学论坛在沪召开,海内外医学专家共话健康挑战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副院长王玉东:时刻为患者考虑
朴槿惠暂离看守所,今明两日接受肩部手术
少女影像学检查阴性,医生为何坚持脑手术?仁济医院南院成功治愈罕见隐形瘤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