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消息称,张嗣瀛1925年生于山东章丘,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曾任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曾参加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近期在微分对策的研究中,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给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使定量、定性两类问题都统一在极值原理的基础上,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从教70余年,他培养出百余位博士、硕士研究生。
武大求学,为让祖国不受欺侮
张嗣瀛,章丘县(今济南市章丘区)人。他是和钱学森同一时代的从事自动控制研究的国内首批研究者;他是在莫斯科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并现场聆听“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著名演讲的留苏学生之一;他成功解决了国产反坦克导弹“红箭—73”脱靶问题……
爱国、报国,始终是涌动在他生命中的血液。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累,他一辈子都在与时间赛跑,为科技强国而殚精竭虑,为民族复兴而孜孜以求。
1937年9月,在日本侵略者即将占领山东之际,学校南迁,在四川绵阳集中了山东流亡学生,成立了国立第六中学。18岁那年,张嗣瀛改扮成学徒,只身离开家人,经徐州到西安,然后经宝鸡入川,终于找到了流亡中的母校。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全民沸腾,鞭炮齐鸣,张嗣瀛又一次热泪横流。“这是我和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经历,让祖国强大不受欺侮,成为我一生发奋学习、扎实工作的内在动力。”他说。
1948年,张嗣瀛从武汉大学机械系毕业。
1950年执教于在沈阳新成立的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工业大学前身),他以很短的时间组建了专业教学团队并担任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也就在这一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留学苏联,受到毛主席接见
上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派出一大批优秀学者赴苏联学习建设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张嗣瀛就是留苏学生之一。迈出国门的他深知,自己身后是祖国热切的眼神。
张嗣瀛回忆说:“我只有两年时间,每次学校组织留学人员去伏尔加河、列宁格勒等地参观旅游,我都不去。我们宿舍每层都有一间小俱乐部,每周都有舞会,我也从不参加。我没有寒暑假,我要把这两年当在国内的四年用。”
在莫斯科期间,还有一件事让张嗣瀛一生不能忘怀。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到莫斯科大学接见在苏留学人员和学生,张嗣瀛和同学们一早就去了大礼堂,受到了毛主席接见,并亲耳聆听“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演讲。张嗣瀛至今回忆起来仍难掩激动:“那是让我热血奔涌一辈子的经历,我铭记于心,终生难忘,60多年过去了,一切犹如昨日。”
科技报国,殚精竭虑培养年轻人
他经常告诫学生:“孜孜弗倦,可登堂奥;涓涓不息,而成江河。”
1959年回国后,张嗣瀛继续自己的科研工作,并在自动控制学科上颇有建树。1974年,他开始参与反坦克导弹“红箭—73”的研制工作,成功解决了导弹脱靶问题,实现在国家靶场3000米距离正式坦克打靶中十发九中,“红箭—73”正式定型生产。1978年,他获全国科学大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奖。
半个多世纪的漫漫岁月,张嗣瀛为祖国的科学进步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97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殚精竭虑把心血倾注在年轻人的培养上。在他迄今为止的教学生涯中,已培养博士后20余人、博士50余人、硕士60余人,其中三人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不少人成为相关领域的中坚和带头人。
武大校友,90多岁仍像青年一样刻苦
今年三月,武汉大学校友总会官方网站上发表了《说说被淡忘的民国武大工学院》一文,谈及当时“工学院”人才济济时,也提到了张嗣瀛——“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嗣瀛,1948年毕业于工学院机械系”。
2014年,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历史文化展在青岛举行。生活在青岛的张嗣瀛做为校友代表,也参加了开幕式,并与年轻校友一起合影。
▲今年1月,山东省委组织部委派专人看望张嗣瀛院士。
据青岛日报报道,这位武汉大学校友,90多岁时仍像一名刻苦求学的青年一样,不知疲倦地做题、翻书、思考……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不为利所动,不为权所倾,不为名所累,不为位所争。”这是张嗣瀛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一名科学家的人生实践。
>>>链接:悲痛!今年以来,已有27位院士先后逝世
今年以来,已有27位院士先后逝世,进入10月以来就有3位院士逝世。
其中有15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别是:
1月16日逝世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1月19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化学家梁敬魁
1月29日逝世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金国章
2月22日逝世的凝聚态物理学家王业宁
3月7日逝世的全国名中医沈自尹
6月3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学家汤定元
6月17日逝世的陆军军医大学教授孔祥复
7月28日逝世的原总装备部科技委正军职常任委员李济生
8月1日逝世的著名化学家查全性
8月6日逝世的著名化学家卓仁禧
8月12日逝世的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
8月26日逝世的湿法冶金学家陈家镛
8月27日逝世的著名物理学家章综
8月31日逝世的著名工程热物理学家王补宣
10月4日逝世的张嗣瀛
另有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逝世,分别为:
1月1日逝世的四川大学教授涂铭旌
1月8日逝世的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高长青
2月3日逝世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阮雪榆
2月22日逝世的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孙伟
5月11日逝世的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容柏生
5月28日逝世的著名材料科学家李恒德
6月14日逝世的北京交通大学原校长宁滨
6月29日逝世的东南大学教授孙忠良
9月5日逝世的化学纤维工程技术管理专家季国标
9月10日逝世的著名工程地震学家李玶
10月1日逝世的韩其为
10月3日逝世的儿科血液学专家胡亚美
国之栋梁,一路走好!
编辑:金婉霞
责任编辑:许琦敏
来源:荆楚网、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