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何惧失明,格致有方!眼底病专家徐格致: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

2019-09-29信息快讯网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何惧失明,格致有方!眼底病专家徐格致: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信息快讯网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底病专家徐格致教授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上海的卫生健康系统里,有一大批在祖国怀抱里成长的专家名医,他们热爱祖国的医学事业,关爱患者,刻苦钻研医术,为祖国医学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上海市卫生健康委根据国家卫健委与上海市实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有关精神,与报共同推出“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大型征文活动。本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来稿众多,本报选登优秀作品刊发,希望这些共和国名医的成长经历、爱国奋斗故事成为广大青年医生学习的楷模,激励广大医务人员建功立业新时代。


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徐格致医生时,他正看着一张患者手术后的眼底照片,脸上满是难掩的欣慰和喜悦,那是一名医生最初最纯粹的模样。

印象里的徐医生,温文尔雅、低调谦逊,不热衷宣传的他首次与“上海发布”合作在微信上答疑,就突破了“10万+”的阅读量。他讲课的时候不喜欢长篇阔论,即使与人争论学术也慢言慢语,却一直是学生们口口相传的推荐导师“Top10”。

他做白内障手术名声大噪,却在最巅峰的时期选择投身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研究与治疗;用不到五年的时间,在此全新的领域竖起一座丰碑。曾有一位老病人这样评价他:“何惧失明,格致有方”。

从医三十多年,他用一颗“初心”丈量着漫漫医学路,从来奉献,从无后悔。三十年辛苦,一切为了病人的“视”界;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

手术台上坚定智慧的身影,是他济世救人的真心

这是一场“特殊”的手术。即将接受手术的孩子患有先天智力缺陷,独眼。本该是最无忧无虑的年纪,却遭受了命运的又一记重锤——仅剩的一只眼睛也即将失明。父母带着孩子辗转全国各地求医,却屡遭拒绝:“眼底情况太复杂!”“手术风险太大了!”很多医生这样告诉他们。经过多方打听,父母找到徐医生,孤注一掷地寄希望于他能够妙手回春。但遗憾的是,孩子的眼底检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即使尽力手术,孩子的术后视力也许仍然很差,甚至完全失明。这种打击对于一个本身就是独眼的孩子几乎是致命性的,加上孩子先天的智力缺陷,孩子家庭多年辗转各地求医已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在这种情况下,同意手术是一个太过疯狂的选择。然而,向来温和的、乐于倾听大家意见的徐医生这次却完全不顾众人的反对。“准备手术,救孩子眼睛!”他坚定地执意以一己之力抗下巨大的风险,他纯粹地想去救这个孩子,给予这个还未绽放生命之花的孩子于人世间最后一片温暖。

而今,在徐医生的巧手救治下,孩子术后已基本实现了生活自理,希望的笑颜重新绽放在这个饱受磨难的家庭身上。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何惧失明,格致有方!眼底病专家徐格致: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信息快讯网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为世界知名的眼底病专家,徐医生每天都会诊治很多全国各地的病人,其中50%以上都是转诊,几乎全是疑难杂症。徐医生深知他们的痛苦和绝望,常常在看门诊时耐心解释、在手术前尽力安慰。他深知病人们四处辗转求医已花费的巨额开销,在手术时往往选择同等质量下价格最低廉的材料。在他的“真心”相待下,很多老病人都与徐医生成为了朋友。

讲台上儒雅智慧的风范,是他教导后辈的耐心

作为国内较早接触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的专家,徐医生在多年的行医和手术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对于这些经验,他从不吝啬分享。无论是在手术室、医生办公室,还是病房走廊,经常可以看到徐医生指导后辈、分享手术经验的身影。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一大批年轻的眼底病专家茁壮成长起来,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手术名医。

在医学院里,徐医生是“大家长”一般的存在。他抽出时间关心每个学生的生活,尽心帮助他们规划最适合的发展道路。他教导学生:“在当今的医学领域,当个‘开刀匠’难以促进医学的发展,要努力成为一个医学家,学会科研和临床‘两条腿走路’。”他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经常告诫学生“科研工作要严谨求实,容不得半点虚假”“对待病人要有时治疗,时常抚慰,总是倾听”。他站在学生前面,张开双臂为他们抗下责任,挡住风险。他说:“孩子们现在羽翼还不丰满,还经不起风浪,但我可以。”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何惧失明,格致有方!眼底病专家徐格致:三十年钻研,只为带光明重返人间-信息快讯网

图书馆里静默苦读的侧影,是他攻坚克难的恒心

眼底黄斑手术是玻璃体手术中最难的一种。黄斑因是视网膜上所有视神经的汇聚之处而被称为“眼底手术禁区”。而黄斑手术也因难度之高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徐医生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最早涉猎黄斑手术的医生。从知之甚少到熟练精通,他仅仅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没有人知道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经历过什么,付出了什么,只是在每晚,年轻的值班医生们路过医院图书馆的时候,常看到他独自一人静默苦读的侧影;每次手术结束后,学生们常看到他或紧锁眉头沉默苦思,或认真严肃与人讨论的身影……每一天,他都在与时间赛跑,攻克一个个手术难关。只有更早一点,再快一点,才有更大的希望拯救更多的病人。

作为一名医生,尤其作为一位名医大家,徐医生每天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病人,遭遇喜怒哀乐的事,遍历人生百态。他虽历尽千帆,归来却仍是最初的样子,从来睿智、谦和、坚定。社会的戾气、俗世的纷扰从未在他身上落下痕迹。三十多年的从医生涯,他始终如一地对病人永怀悲悯,对后辈提携关心,对前路艰险无畏探索,对世界永葆好奇。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医生的“初心”吧!初心不改,医德永存。愿每一位还在为人类医学事业奋斗的年轻医生们,终能像徐格致医生一样,活出自己最初最纯粹的样子。

作者:赵俊(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编辑:李晨琰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眼底病成老年人第一致盲原因!市一眼科专家:患者就诊比例不到10%,失访率却高达80%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陈赛娟:心中有国家,医心为患者
减肥开始阶段只要少吃就能减重,可后来体重却原地踏步了,专家:你需要吃!
秋寒来了,专家提醒老人注意给眼睛保“暖”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从少年军医到国医大师:刘嘉湘勇攀中医治癌高峰
沪上名医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外科主任医师陈会文:心脏上的圆舞曲
10余国渔业专家共商“绿色渔业”,“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
“00后”仅三成学生上网为搜索信息,网络信息爆炸时代,专家提醒:家长帮学生甄别信息真伪尤为重要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一问年月二问经,及笄详查婚,国医大师朱南孙:指尖唇间,留住时间
专家视角:精细化管理包含平等意识、人文关怀和审美追求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脱下官袍,重披白大褂,上海家庭医生制度领航人孙晓明甘当社区全科医生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悬壶于呼吸之间,访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金富
视频 | 王厂长灵魂演绎真正“上海男人”,创新脱口秀《代号7070》“现炒浇头”笑趴观众
主题教育“课堂”摆进烈士陵园,金山举行“缅怀烈士寻初心”专题学习会
中国人因游戏认识爱因斯坦?专家:游戏可以学到知识,但学不到高级知识
沪上名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孙晓东: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中科院院士王正敏:实现“人工耳蜗”自主研发和国产化
“警营歌王”尹忆来:在歌声中与祖国共成长
【访谈】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名誉所长汪复:心中永远有病人
十一与“国旗下成长”有约,“点燃”上海青少年爱国热情
【视频】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巫协宁:为病员造幸福,为医学作贡献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 | 陈灏珠院士: 难忘1975年那次险象环生的救治
人一天必须要睡足8小时?专家:应按照自己年龄科学睡眠
甜食已成口腔健康第一杀手,专家:刷牙要竖着刷、刷够三分钟
三甲医院专家联合忠告:体检查出这9种病,基本不用治,纯属自己吓自己
自动控制专家张嗣瀛院士病逝,曾将5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学校
上海名校“八大金刚”之一的格致中学迎来新校长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