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编辑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9-10-16信息快讯网

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1952年10月,毛泽东同志于日理万机之中起身,来到他日夜牵挂的黄河边。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第一次专程离京视察。从济南泺口大坝到徐州黄河故道,从兰考东坝头到开封柳园口,从郑州邙山之顶到新乡引黄渠畔,他察看防洪形势,询问治黄方略,展望大河前景。面对这条母亲河,他心潮澎湃,也忧思难抚,千叮咛万嘱咐:“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

2019年9月17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习近平总书记凭栏远眺。眼前的黄河,天高水阔,林草丰茂,一片勃勃生机。在次日召开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豪情满怀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同时,也直指黄河的种种近忧、隐患。总书记是在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崭新的宏伟蓝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在一代代领导人的胸中奔腾激荡;伴随着新中国浩荡前行的步伐,黄河也必将更好地造福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黄河,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西起巴颜喀拉山,东入渤海,北抵阴山,南达秦岭,横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四个地貌单元、三级地形阶梯,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也是世界第五大河。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在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地区时,挟带了大量泥沙,因而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大河。早在战国时代,人们就曾用“浊河”来称呼黄河,到了唐朝正式称为“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没有黄河,就没有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浩浩黄河水,同长江一起,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历史上,“河”曾是黄河的专称。自夏至宋,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3000多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分布有郑州、西安、洛阳、开封、安阳等古都。从炎黄二帝,到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思想巨匠,从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到《诗经》、《易经》、《道德经》、《史记》以至汉赋、唐诗、宋词,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四大发明,到天象历法、农学、医学、水利等,中华文化的诸多元典、古代一些重大的科技成果,都诞生于这片土地。黄河百折不挠、一往无前,塑造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求是》编辑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信息快讯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治理开发黄河极为重视。1952年10月底至11月初,毛泽东同志利用中央批准他休假的时间,专程考察黄河,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这句话后来广为流传,成为动员和激励几代人治理黄河的响亮口号。他还多次提出策马考察黄河的设想,但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图为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同志在河南郑州邙山凝望黄河。 新华社发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关怀、牵挂着黄河的保护与治理,一次次不辞辛苦,奔赴沿黄九省区考察调研,足迹遍布大河上下、长城内外。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兰考,重温焦裕禄当年带领兰考人民防治风沙时战天斗地的革命精神,专门来到黄河最后一弯——位于东坝头的黄河岸边,细细询问黄河防汛和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2016年7月,在宁夏,他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的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2016年8月,在青海,他听取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观测点生态保护情况汇报,嘱托要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2017年6月,在山西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他寻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渡过黄河驻扎于此的足迹,用深植于黄河文化的“吕梁精神”鼓励当地干部群众。2019年8月,在甘肃,他深入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要求甘肃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9月,他来到河南,亲临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治黄历史,实地察看黄河的生态保护和堤防建设。步履所至,心之所向,尽是关切。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民族治黄史,深入剖析黄河治理的难题症结,明确提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并将其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一前所未有的全新定位,为新时代黄河保护治理工作开辟了全新视野;这一重大战略的实施,必将开启大江大河的“大治时代”,谱写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全新篇章。

只有中国共产党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开封城,城摞城。”古城开封,千百年来因黄河溃决而数次被淹,今日的黄河河床,高出开封地面十余米。在开封城的地下3米至12米处,叠压着6座城池,包括3座国都、2座省城和1座中原重镇,分别是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城、唐汴州城、五代及北宋东京城、金汴京城、明开封城和清开封城。层层叠压的6座古城,见证了数千年来黄河水患给黄河流域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期以来黄河水害的历史。黄河素来“善淤、善决、善徙”,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据统计,从先秦到解放前的2500多年间,黄河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大的改道26次,影响北达天津、侵袭海河水系,南抵江淮、侵袭淮河水系,纵横25万平方公里,水患所至,“城郭坏沮,稸积漂流,百姓木栖,千里无庐”。特别是黄河夺淮入海,对江淮地区产生重大影响,造成了淮河流域700余年的灾难史。

黄河水患,既有天灾,亦有人祸。在封建社会战争和军阀混战时期,人为因素导致的黄河决口多达12次。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到了国民党制造的惨绝人寰的“花园口决堤”事件。1938年,蒋介石下令扒决郑州北侧花园口黄河大堤,以水代兵,阻滞侵华日军,结果造成豫、皖、苏3省44个县市受淹,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人口上百万。富饶的豫皖苏平原成为连年灾荒的黄泛区,波及面积达5400平方公里,数百万百姓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无径荒草狐兔跑,泽国芦苇蛤蟆鸣”,就是这场劫难后黄泛区的真实写照。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治理是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重大难题,全球所有大江大河存在的问题几乎都能在黄河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等问题又堪称世界之最。历史上,为了把黄河治好,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一部艰辛的治黄史,浓缩出中华民族的苦难史、奋斗史、治国史。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社会制度、人为破坏等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黄河安澜的美好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手中。194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翻开了人民治黄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下定决心带领人民,从根本上改变黄河暴虐为害的历史。经过70多年的艰辛探索和不懈斗争,中国共产党交出了一份亘古未有的优异的治黄答卷。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从“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等3个方面,深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治理取得的巨大成就。

《求是》编辑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信息快讯网

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山东菏泽领导成立了冀鲁豫解放区黄河水利委员会这一人民治黄机构。自那时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黄河治理保护工作不断取得重大成就,创造了伏秋大汛岁岁安澜的奇迹。图为山东省淄博市木李乡(今木李镇)农民在治黄工地上劳动。 新华社发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4次大规模堤防建设,兴建了龙羊峡、刘家峡、小浪底等一批重要水利枢纽,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调控并很好利用的重大突破。历史上,当洪水流量超过每秒1万立方米时,黄河下游就要决口泛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出现了12次洪峰流量大于每秒1万立方米的洪水,黄河却再也没有决过口,创造了岁岁安澜的新纪录。近20年,黄河含沙量累计下降超过8成。

科学利用让黄河真正由“害河”变成了“利河”。通过自流引水、提水灌溉、节水改造,黄河流域引黄灌溉面积增长了10多倍,昔日的苦瘠之地变成了高产良田,形成了国家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引黄济津、引黄济青、引黄入冀等引调水工程,有效缓解了天津、山东、河北等地区缺水的状况,有力支撑了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黄河水电资源得到有序开发,2018年黄河干流16座水电站装机容量已达1083万千瓦。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成效显著,实现了“人进沙退”的治沙奇迹,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山光水浊的黄土高原迈进了山川秀美的新时代。

黄河岁岁安澜,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变成了生动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感慨道:“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黄河治理成就无比辉煌,但黄河一直以来体弱多病,水患频繁,保护和治理、开发和利用这篇大文章仍刚刚起笔,还有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从洪水风险看,下游防洪短板突出,“地上悬河”形势严峻,有的河段甚至高于地面20米,黄河水害隐患仍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从生态环境看,黄河流域水质污染依然严重,2018年黄河137个水质断面中,劣V类水占比达12.4%,远高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从水资源保障形势看,供需矛盾尖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远超警戒线;从发展质量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源头的青海玉树州与入海口的山东东营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差超过10倍。这就告诫我们:黄河的事情任何时候都不能高枕无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任重而道远。

黄河流域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这一系列问题该如何破解?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在思考。“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思熟虑后的大思路。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求是》编辑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信息快讯网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投运以来有效发挥了“防洪、防凌、减淤、供水、灌溉、发电”的综合效益,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了巨大贡献。图为小浪底大坝泄洪。 水利部宣传教育中心供图 马贵安/摄

河川之危是生态环境之危,也关乎民族存续、文明传承。曾经繁华的楼兰古城因孔雀河改道而衰落,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第一位。如何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鲜明指引:从黄河生态系统这一有机整体出发,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分类施策。黄河上游,从河源到内蒙古河口镇,河段长3472公里,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特别是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一区域要针对局部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的问题,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中游,西起河口镇东至郑州桃花峪,河段长1206公里,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同时也是重要的能源基地、大型灌区,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对此,总书记特别强调,水土保持不是简单挖几个坑种几棵树,黄土高原降雨量少,能不能种树,种什么树合适,要搞清楚再干。黄河下游,从桃花峪到入海口,河段长786公里,其中占地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保护全球物种多样性的天然基因库和重要支点。要针对这一区域生态流量偏低、河口湿地萎缩的实际,做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切实提高湿地生态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

“九曲黄河万里沙。” 黄河为害,害在泥沙。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黄河年均输沙量约16亿吨,相比之下,印度的恒河虽然年输沙量也很大,但含沙量只有黄河的1/10左右。有人形象地说,如果把黄河每年携带的泥沙堆成一道一米宽一米高的土墙,足以绕地球27圈。黄河穿过黄土高原、进入华北平原后,巨量泥沙淤积下来,使河床越抬越高,形成河床高于地面的“悬河”,这也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完善水沙调控机制,解决九龙治水、分头管理问题,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提升治理工程,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要看到,黄河水沙关系调节是一个系统工程,下游泥沙淤积有下游河道治理的问题,但源头在中游的水土流失,与上游采水、开发等活动也密切相关。同时,黄河水沙关系又很微妙,并非含沙量越少越好。如果人为过度干预使中游下泄的水过清过大,可能会引发中上游泥沙淤积,还可能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击,加剧黄河改道的风险。为此,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把相关问题研究深研究透,不能单打一、想当然。

黄河流域主要为欧亚大陆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年径流量只占全国 2%。但黄河又是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承担着占全国15%耕地面积、12%人口、几十座大中城市和能源基地的供水任务,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上世纪70至90年代间,黄河下游频繁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时间达226天,长达704公里。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治理下,黄河至今已连续20年不断流。但也必须看到,黄河水资源量就这么多,如何用出最大效益,里面大有学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有多少汤泡多少馍”,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不然最后只能“嚼干馍”了。另一方面,要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切实改变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和浪费的问题。在黄河用水结构中,农业灌溉约占80%,节水潜力巨大。要大力推进农业节水,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做好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大文章,必须把黄河流域发展的内涵搞清楚,找对路子,不能一说发展,就“捡进筐里都是菜”。黄河流域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各不相同,要发挥好各自比较优势,不能都搞成一个模式。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确定了“24字”方针: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据此,总书记对各地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任务是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创造更多生态产品。他告诫道,要想一想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承担起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能总想着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要发展好现代农业,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重点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贫困地区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中之重,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推高质量发展。

黄河不仅是一条波澜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文明之河、文化之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之水要奔腾不息,黄河文化的血脉也要永久延续。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既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又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要将黄河承载的华夏儿女与灾害抗争所蕴含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传承好、弘扬好,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竭力量源泉。

又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大河奔流,岁月悠悠。古老的母亲河,在新时代又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总书记要求,要抓紧开展顶层设计,组织编制规划纲要,成立领导小组,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中央、省区、市县的职责任务,确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黄河“九曲十八弯”,流域宽广、情况复杂,条件千差万别。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黄河沿岸的发展一定要有大局意识,站在国家的、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干大事的优越性,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他特别强调,不能犯急躁病,大干快上,不能一看黄河这儿又有题目了,便借题发挥。要把好关,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路线、划好“红线”,不能随意上大项目,搞各种各样的开发区。这就为黄河沿岸各地区提前打了预防针、敲了警示钟:要更加注重保护和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生态保护为最大前提,规划好各自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实现科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求是》编辑部: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信息快讯网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经秦晋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其奔腾不息、磅礴汹涌的气势被视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1939年,正是这里的壮观景象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写出脍炙人口的《黄河大合唱》。图为游客在位于山西省吉县的黄河壶口瀑布游览(摄于2019年6月30日)。 视觉中国 吕桂明/摄

治理黄河的功利好坏,要以百年千年计,不能急,不能马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治理黄河,不能急功近利,要久久为功。治水,是有规律可循的。“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大禹成功治理水患,原因在于尊重规律;2000多年前修建的都江堰今天还发挥作用,原因在于尊重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原因在于尊重规律;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3年来不断取得新成就,原因也在于尊重规律。新时代的黄河治理,要更加注重探索、掌握和运用规律,摒弃征服水、征服自然的冲动思想,找到科学的治理之道。要以“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胆魄、“慢工出细活”的韧劲,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把目光放长远,走实走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每一步。从一棵树到一片林,从一抔水到一条河,只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茬接着一茬干,就能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让黄河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真正变成造福子孙万代的幸福河。

鉴古而知今,临黄河而知中国。黄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隘而出,是因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今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正如同黄河一样充分爆发出来。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韩正出席并讲话
联播+ | 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习近平勾勒黄河流域美好未来
大型革命史诗话剧《一心向党》诠释拳拳初心 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将“主旋律”排成艺术品服务主题教育巡演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什么样的?来听听杨浦今天的这一课
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涉嫌挪用公款,金山人民检察院依法决定逮捕席德华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对周凤祥决定逮捕
南京、杭州:政治地位让它们成为江南最早的文化中心|熊月之“城市比较优势与江南文化中心转移“(一)”
明清苏州为何能成为江南地区文化中心?|熊月之“城市比较优势与江南文化中心转移”(二)
近代上海何以成为江南地区文化中心?|熊月之“城市比较优势与江南文化中心转移”(三)
五年“破冰之旅”,250多名持证街头艺人成为上海街头最美的流动风景线
央视快评丨让数字经济造福世界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让法治软实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奉贤举办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峰论坛
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总书记这样说!
已办证42万张、最高峰确保30分钟内进馆、新设离馆最近下客点,第二届进博会公安三项最新措施公布
华为鸿蒙2020年全球份额将达2%,成第五大操作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总结会议在京举行
黄河,一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这一夜,上海致敬为人民而不朽的文学艺术
人民日报:治理高空坠物抛物,需社会各界协同治理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宁寿葆教授:为人民服务,为儿科献身
国庆成为媒体战场,互联网媒体在大考中拿下几分?
人民网发布《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拼多多创新农业“超短链”,成中国农货上行主要推动者
城市里的高架桥,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隐患吗?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浦东大戏院上演《黄河绝唱》
喜报!昨天出炉的这一科研成果率先于全球速度,更将造福民生,几周后,它即将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亮相
轻松KO日本对手,乌兰有望成为又一位来自中国的世界拳王
让艺术品拍卖会成为弘扬推广江南文化的有效渠道
39个直飞航班、波音787-9执飞,中国成为荷航最重要市场
环球网评:贡献“中国智慧”,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类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