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对全国的收藏家和竞拍者已经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
今年是 “新金陵画派” 代表性画家之一宋文治先生百年诞辰,一场题为“文治风华——纪念宋文治诞辰一百周年作品专场”拍卖最近在上海嘉禾秋拍亮相,委托拍卖的26件宋文治先生生前不同时期创作的绘画作品最后全部以超预期的价格成交,在全国艺术品收藏圈引起了热议。这也是上海首次举行宋文治作品专场拍卖。
借助上海传播新金陵画派和宋文治艺术
宋文治先生儿子、原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宋玉麟先生表示,宋文治作品能够在上海受到如此追捧,其意义不在于宋文治作品仅仅得到上海艺术品市场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艺术品拍卖平台传播新金陵画派和宋文治先生的艺术。著名中国美术史学者汤哲明博士接受采访时认为,从更高的层面看,艺术品拍卖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从业者能够善于审时度势,在艺术品市场敏锐地发现一些独特的艺术家和拍品,并且挖掘和赋予这些艺术家和拍品往往为人所忽视的内在的文化价值,这样才能避免同质化竞争。这次上海嘉禾的宋文治专场拍卖的成功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范例。
据汤哲明博士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以南京地区为主,聚集了一大批画家,他们自觉地贯彻落实现实主义精神,投入火热的生活,提倡写生,以表现江南山水为主要内容。1960年江苏省国画院正式成立。同年中国美协江苏分会组成“江苏国画工作团”,开始为其三个月的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
1961年5月2日至21日,由中国美协和江苏分会主办的“山河新貌——江苏国画家写生作品展览”在京展出,引起巨大反响。以此为标志,新金陵画派崛起为新中国代表性画派之一。其中参与画院建立和两万三千里旅行写生以及“山河新貌”画展的画家团队即包括了后来被公认的新金陵画派代表性人物傅抱石、钱松嵒、宋文治、亚明、魏紫熙等。
建国后新金陵画派的崛起和兴盛深刻的诠释了“思想变了,笔墨就不能不变”(傅抱石语)的时代内涵。时代变革成就了新金陵画派,而新金陵画派也反映了时代风尚。
但是,过往除了傅抱石,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对新金陵画派其他几位大家的关注度都是不够的。
上海嘉禾这次推出宋文治作品专场拍卖,既显示了他们的胆魄和眼力,又反映出以往市场对上海艺术品收藏者审美趣味和接受度的低估。
着力挖掘更多为人所忽视的江南大家名家作品
上海嘉禾掌门人魏辉认为,此次拍卖的成功,一是选择的时机比较好,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宋文治先生百年诞辰,因为当时的新金陵画派创作了不少反映新中国新建设新生活的优秀作品;二是选择上拍的宋文治作品与当下倡导的文化热点十分契合,即突出了拍卖的江南文化元素。据宋玉麟先生介绍,这次征集上拍的有镜片、立轴、册页、手卷、成扇,也有巨作,还有小品……题材、样式丰富多彩,作品时间跨度40多年。
但是,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能够充分体现江南文化特色的作品。宋文治生前爱江南,也爱画江南,他的作品是地地道道江南文化的结晶。如1963年的《尚湖新貌》,系宋文治早期深入生活,写生创作的优秀作品,这类作品现大多藏于国家专业机构。而《春风又綠江南岸》《太湖春色》《洞庭晓色》《烟雨江南》《江南春晓》等优秀作品大多是以太湖为题材。
宋文治生前创作了不少太湖题材作品,曾有“宋太湖”的美誉。如他上世纪70年代所画这次上拍的《太湖春色》,不仅尺幅大,而且层次繁复,景象曲折幽深,桃花、绿田、帆影以及迷蒙的湖光山色,秀美、温馨,一派春暖花浓之景象,充分反映了宋文治先生对太湖用情之深。
魏辉表示,此次宋文治专场拍卖的成功也给了他们不少启迪,他们准备今后着力挖掘更多的江南大家名家特别是过往为人所忽视的艺术家的作品,让艺术品拍卖会也成为弘扬和推广江南文化的有效渠道。
“文治风化”专场现场图
作者:张立行
图片:现场图片外均为宋文治作品
图片来源:由上海嘉禾提供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