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旬的这位学者型艺术家,为江南文化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样本
金立德《早春》,油画,2003年
潘思同的弟子、傅抱石的同事、新中国第一代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生、中国水彩画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学院美术系创始人……这位艺术家便是金立德。
近日,刘海粟美术馆以“渐悟 自然”馆藏金立德作品研究展,回溯这位年近九旬的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也以艺术家个案的方式带领观者深入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
金立德《初夏》,水墨,2018年
刘海粟美术馆副馆长阮俊透露,今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海粟美术馆开启了金立德艺术作品的收藏与研究计划,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梳理了这位艺术家的艺术人生。
尽管这并不是一个对大众来说十分熟悉的名字,但这位艺术家辗转多地求学、工作以及创作、教学、编著于一身的丰富艺术经历,水彩、油画、水墨等多种艺术样式皆通的艺术实践,都颇具研究价值。
金立德《渔人码头》,水彩,1998年
1949年就学于陈秋草、潘思同创办的“新中国美术研究所”,同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金立德的求艺之路从一开始就备受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熏陶。
金立德最先凭借水彩画崭露头角,1957年首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的《雨过天晴》让未及而立的他一战成名。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任教期间,他也曾听取同事傅抱石的建议,在学习中国画中揣摩体会出别于西画技法的笔墨精神,在大量创作连环画中,从白描勾线的过程中感悟造型构图的各种搭配。之后有机会走出国门游历,他又学习了西方绘画的多元特点,将速写勾画,水彩敷色融于一体。
金立德《老厂新生》,水彩,1995年
历经数十载的研究和实践,洗尽铅华,融汇中西之后,金立德的水彩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造型洒脱、色调鲜明、明暗有致、虚实得当,兼收并蓄中式传统绘画的笔墨精神和西洋画对光色的表现,犹如一位自由吟唱的诗人,融技于艺,抒发着对于自然、生活的炙热情感和深刻感悟。他的水彩画,被评价为"汲取了西洋水彩画透明浑沦和中国水墨画苍润清心之长,兼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水彩画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金立德《女孩》,水彩,1986年
美术教育工作者,是金立德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份。从1954年任教南京师范学院到1988年筹建上海教育学院美术系(后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四十余载的艺术教育生涯中,他所编撰的《中外人体水彩》《造型艺术中的手势》等专著,《水彩画画理》等教材,尤其是开风气之先的电影教学片《水彩画技法》、电视教学片《水彩画教学—工具与技法》等,为我国当代水彩画的教育教学留下了开创性的范式。
金立德《梦境》,水墨,2018年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图片均由刘海粟美术馆提供
责任编辑:卫中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