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被视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改革理论之一,与之形成对照的是,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至今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均不看好杜威的哲学地位。分析哲学家认为他的哲学不够精确、缺乏论证,而欧陆哲学家又觉得他的哲学没有形而上学,不够哲学。尽管当下哲学界已无人会质疑杜威的哲学家地位,但杜威哲学的重要价值仍未收获应有的重视。值此杜威诞辰160周年之际,重新审视杜威哲学的当代价值仍意义深远。
哲学源起和使命:为了人类能更好地生活
怎样看待杜威的哲学价值?这要从对哲学的定位说起。
亚里士多德等传统哲学认为哲学起源于有闲有识者的“惊异”。有一部分在传统社会里受过最好教育、不需要承受劳作之苦、不需为衣食住行操心的人,他们有闲暇时间,面对变化的世界,产生了一种“惊异”,发出一种追问,“哲思”由此开始了。目标是发现世界的本质。换句话说,哲学就是用旁观者的姿态追问有关“真理”的问题。我们总认为,旁观者清,是最客观的:“真实的存在”并不把自己敞现在外面,我们通过自己的思想、意识把它再现出来。如果意识中的再现或表象与实在本身是符合的、对应的,那么它就是真理。
杜威否定了这种智识型哲学的思路。在杜威看来,哲学的起源不是产生于一些有闲、有识者的“惊异”,哲学的使命也不是为了对应或符合大写的“实在”,而是为了使自己能更好地生活。
*哲学是为寻求生活的确定性,实践优于知识,生活高于真理
因此,哲学的问题应该还原到生活当中男男女女的问题上。人从动物界进化而来,智力逐渐发达,对眼前变化的东西开始不满足,想要寻找一种安身立命的立足点。人们为了要摆脱对于充满变化的情境的恐惧感,一定会寻找一种确定性。这种寻找确定性的冲动不仅是为了安身立命,同时也能帮助自己和世界打交道。寻找确定性是因为人的安全感的需要,是为了生存,而不是闲暇时的“惊异”。这不是认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生存实践的问题。保证生命能够得到安顿是一个比知识更加迫切更加优先的问题。整个实用主义想要告诉我们,生存实践优先于知识,生活高于真理。不是人活着为了真理,而是真理为了人更好地活着。
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将杜威的《确定性的寻求》称为杜威“最有影响的著作”并给予高度的评价
*哲学始终与变化相伴,生活的变化抛弃了不变的传统哲学
杜威认为传统的哲学观念要改造,不是说有一个绝对的先验标准说它错了或不真,而是说传统哲学不适于现代生活。传统哲学原来是具有革命性的东西,希腊哲学开启了第一次启蒙,但时至现代,变成为一种阻碍。现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都展示了一个开放的变化的世界,展示了关心当下世界比关心彼岸世界更多的时代。传统社会及传统哲学崇尚不变、普遍、静止、绝对,反对实践、经验、变化、偶然,但现代科学使实践、经验、变化成为主角。变化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去面对的,变化从贬义到了褒义的层面。达尔文的进化论使我们看到物种相对于变化是次要的,是变化产生了物种,不是物种产生了变化。变化取代了不变,所有的一切,使得传统哲学显得保守,成了某一种时代的禁锢。因此,传统哲学是要被改造的。
杜威认为传统哲学跟传统的生活方式、当时的政治,以及有闲阶层和劳作阶层相分离的社会结构等是相互匹配的。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航海、贸易、战争、经商迅猛发展,突然一下整个世界以无限的方式向我们敞开。正是在此意义上,杜威认为,现代以来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传统哲学不适应了。其中很多问题不是被理性的论证推翻了,而是被我们这样一种生活方式抛弃了,我们不再关心传统哲学的一些问题。所以杜威说我们要用新的哲学来取代传统哲学。
理论(知识)的根基是生活实践
人们常常有种误解,以为传统哲学重视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不重视理论,只重视行动。杜威重视行动不假,但这绝不意味着他轻视理论。关键是,在传统哲学看来,理论是一种表象,是一种知识体系,而知识就是对于大写实在的符合或逼近。杜威不赞成这种看法,他对理论的性质有另外一套解释。
*语言传授着人类对经验的积累,理论是其中一部分
由于传统哲学将理论看做是对实在的符合,因此总是把理论和经验、实践分开,认为理论是高一级的。似乎它们是两个领域的事情,理论只关涉不变的实在,经验、实践则只关涉变化的现象。理论、思想比经验、实践要高一个级别。杜威的哲学改变了这种看法。
杜威说我们存在于和世界的交互作用过程当中,也就是存在于生活的实践过程之中。在最初,生活就是保全自己生命的这样一个活动,如果这个生活不出现问题,我们可能根本就想不起来去发明理论。但麻烦在于,生活肯定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停下来,会对它产生一种反思,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就要想办法来解决它。这个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发明各种理论,我们运用各种观念的一个过程。所以杜威认为我们人和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当我们和世界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拥有理论,拥有心灵。
心灵,在杜威的意义上,不是说是我们每个人内在的意识,而是说由于我们人类语言的产生,使得前人所积累的那样一些经验成果,对我们形成了一个出发点,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和世界打交道的一个平台。我们从传统那儿,从历史那儿所汲取来的,以语言的形式传授给我们的那样一种成果,就构成了我们的文化精神产物,理论是其中的一部分。
《经验与自然》,【美】约翰·杜威著,傅统先译,马荣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理论是与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它随实践而不断“改善”
杜威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理论也好,或者这样一种精神的文化产品也好,它实际上是我们人在和世界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所背负着的一个前理解结构。或者说是它决定了我们以什么方式和世界打交道,同时我们也把这样一种方式带入到经验当中去,对经验做了一种整理。这个原来的经验,好像是在经验之上的,同时它现在又加入到经验当中去成为新经验的一部分,使得原来的无序的经验变得更加有序,变得更加的丰富。
人不断地在这个过程当中跟环境打交道,因此,实用主义者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改善论”。他们认为世界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生长的,我们总是能够超越昨天,不断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序、更加进步。与此同时,没有一个超出所有问题背景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所以理论一定要跟具体场景下的具体问题有关联,因此它一定是具体的。这就告诉我们,在生活之中你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资格说你洞察了实在,你所有的这样一种真或者假,这样的一种资格,都要放在你解决问题的实践当中来加以衡量,得到判定。
*在社会没有培养出一种伦理气质时,票选制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当今的政治哲学,杜威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杜威的政治哲学内容很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关于民主的思想。我们今天也在讨论民主,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重温杜威民主政治哲学。杜威提出,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第一,在杜威看来,民主其实还在一个过程当中,不是已经实现了的。民主意味着要有一个东西已经形成,他叫做ethos,它意味着一种伦理的精神气质。只有当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培养出了这样一种精神气质,这个时候一人一票所获得的多数才是有意义的。所以民主的前提是伦理学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它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多数。如果一种伦理的精神气质没有培养起来,那么这个时候一人一票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
*民主不是少数精英的知识,它是手段和目的统一的生活方式
第二,杜威认为民主不光是一个简单的目的,它同时也是一个手段。不是说当我们谈论民主的时候,可以把目的和手段分别开来,好像目的是很好的,手段不那么重要。对杜威来说,手段就是目的的一部分,所有不在意手段的目的,对他来说都是虚假的。在此意义上,我们在谈论民主的时候,决不能把民主当作一个在那里的东西。民主实际上在每一个朝向民主的过程当中不断地接受训练,所以它是一个过程,并不是一个已经成型的东西。第三,杜威指出,民主不是一个少数精英的知识,不是一个深思熟虑构思出来的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好像民主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设计,由少数精英构思,大众来贯彻实行。杜威说这样不行,民主一定是跟人们的情感、生活等渗透在一起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认知,它来自人们的生活感受。所以杜威说,尽管认知对于民主政治来说是很重要,但归根结底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1928年6月杜威登上《时代》杂志封面
从新范式的角度看,杜威的价值仍被低估了
作为一种学理上的哲学,虽然杜威的实用主义缺乏当代哲学家们所期待的那样一种论证,但我认为它值得用“伟大”一词来形容。因为杜威实现了一种哲学范式的变革,也就是所谓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专业哲学家添几块砖头,大哲学家改变思维方式
这远远比那些专业哲学家添上几块砖、几块瓦来要重要。他改变了一种思维的方式,哲学最难的恰恰是在这里。维特根斯坦曾经说,哲学做什么?哲学就是把苍蝇从瓶子里面给它放出来,让它飞出去了。如果思想被一种透明的、无形的东西禁锢住了,自己虽没有感觉到,但实际上无时不刻在受它制约。就像我这个眼镜,没有它我看不到东西;对我这个近视眼来说,有了它,同时也就决定了我只能看到某些东西。但我们通常不会对眼镜本身去反思,去提出一种批判的质疑。哲学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换一副眼镜,我们可能会看到原来所没看到的景致。
*和马克思、维氏、海式一样伟大的范式转换者
伟大的哲学家在于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是伟大的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是伟大的哲学家,他们都开创了某种范式。从事社会科学的人,都知道托马斯·库恩提出来的范式。我们都是一个共同体的成员,我们所受的教育、所在的传统、文化背景,决定了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看不到什么。
杜威的《哲学的改造》就是一个开创范式的文本,是一部经典、伟大的著作。今天有很多的哲学争论,我们突然会发现,在争论之路的尽头,杜威等在那儿。你在不经意间发现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杜威已经在那了。
杜威是一个启示型的哲学家。所以对杜威的价值,今天不是高估了,而是低估了,特别是他的哲学的价值。
杜威同马克思、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从左至右)同样开创了某种哲学范式
(刘梦慈据讲座整理改写,语音整理:全体读书会成员)
文末链接
读书会回放:
5月25日,国内实用主义研究权威、复旦大学杜威中心创建主任刘放桐教授领衔做首讲
刘放桐教授事先给学员准备了演讲材料,脱稿演讲中回忆了诸多珍贵的学界往事,弟子刘华初、马荣作陪
6月18日晚,大家在细读《杜威在华学谱》后与作者、主讲学者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顾红亮(前左二)合影
顾红亮以十大问号相串,讲述杜威在华的28个月,听友希望他的实用主义三部曲后能增添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的研究
6月30日,上海交大哲学系陈勇副教授系统讲述《罗素与杜威不同的友华观》,其知识结构的完整让学员大过其瘾
6月30日,学员与主讲陈勇及书画出版社将出版的罗素《中国问题》电子打印本留念
7月22日,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从杭州赶来,讲杜威的教育思想,其激情和专业感染了不少学员。
7月22日,学员们和主讲张华教授合影,同样数量的编外学员报名聆听
7月6日,在哈尔滨的学术研讨会上,杜威读书会的部分线上线下讲课老师合影,左二起为:高来源、陈亚军、刘放桐、顾红亮、孙宁、周红宇、朱华华(出版社责编),此外还有陈勇、马荣、刘华初、徐陶和张华共11位老师,12次课程。
作者:陈亚军 刘梦慈等
照片整理:李念 柴俊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