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卡脖子”问题!上海将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
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蓝图”即将面世。记者从今天举行的2019中国(上海)集成电路创新峰会院士圆桌会议获悉,上海将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担纲重任的是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峰会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下的上海集成电路”为主题,探讨建设科技强国征途中,集成电路作为国之重器,如何通过加强合作和自主发展,摆脱技术上和产业上的“卡脖子”问题。会议汇聚了多位院士和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家,从专家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对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集成电路发展之路信心十足。
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来得正当时
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有多重要?据悉,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自1992年开始编写半导体技术路线图(ITRS路线图),累计发布了九个版本,路线图给出了未来15年集成电路技术演进方案和设想,为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此次公布的《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草稿)》(简称《路线图》)由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先进光刻工艺发展趋势等六大部分组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上海牵头制定中国集成电路技术路线图是一种尝试,希望借鉴ITRS模式,结合中国IC产业实际,为产业发展提供帮助。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引领产业进一步发展,现在制定路线图很有必要、正当时。
值得注意的是,《路线图》并没有照搬“摩尔定律”的模式,而是关注了在集成电路发展上“弯道超车”的其他路线。这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摩尔定律”已经逐渐逼近其极限,由于器件尺寸缩小出现的量子效应等挑战,继续“死磕”摩尔定律边际效益并不高,因此降低成本、系统小型化、提升效率成了《路线图》提出的主要目标。
《路线图》并非“一家之言”,而是充分考虑了学术界、产业界的意见。峰会现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刘明就建议在路线图中写入更多有关新器件、三维集成的内容,得到许宁生的认可。
集成电路发展需要举全国之力
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就不会有强大的集成电路产业。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毛军发的发言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他说,集成电路是一个国家综合科技实力的反映,也是一个国家国力的反映,除了需要全学科的知识积累,还需要庞大的市场。
世界发达国家在集成电路领域竞争激烈,仅英特尔一家企业去年用于芯片的研发投入就为199亿美元,美国和欧洲建起了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共性技术的非盈利机构: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和欧洲微电子研究中心。
不少专家对中国集成电路的未来充满信心,他们认为,我国集成电路的整体实力已经与发达国家非常接近,为了继续向尖端、前沿冲刺,仍需要在国家层面整合资源,奋力一搏。在我国,由复旦大学牵头,联合中芯国际和华虹微电子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已经运作起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中国巨大的市场会催生出原创应用
企业能参与到《路线图》的制定之中吗?这一提议得到现场不少人的响应。许宁生表示,事实上,《路线图》中大约有80%的内容参考了来自产业界的意见,这一比例在真正版本的《路线图》问世时会更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九院科技委副主任赵元富认为,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市场在发展集成电路上的关键作用。他说:“应用为王的时代来了,中国巨大的市场和应用场景,一定会催生出富有中国特色的集成电路产品,这些产品一旦批量化生产,就能形成中国模式、中国标准!”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的发言恰好佐证了赵元富的说法。干频说,四年前,科委以每年3000万的投入支撑一款汽车上的工业器件共性技术的研发,现在,这款器件的国产率已经达到30%,价格也比以往大大降低。“我们通过差异化竞争、‘点’上突破,为国产集成电路开拓了市场。”他说。随着5G、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的高铁、手机等工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遍布全球,由中国应用催生出的集成电路产品会越来越多。
作者:沈湫莎
编辑:顾军
责任编辑:樊丽萍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