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 《战上海》,海派杂技一曲令人心潮澎湃的英雄赞歌
作为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上海杂技团、上海市马戏学校打造的杂技剧《战上海》,今晚(18日)在上海大剧院上演。这是第一次,一向以“惊难奇绝美”为特点的杂技,让观众在为高超技巧惊呼鼓掌的同时,也为动人故事流下泪水——没有台词表白心迹,却用杂技语汇细腻生动地展现着为上海解放而浴血奋战的壮阔激烈,革命恋人畅想和平美好明天的浪漫唯美。
凭借用时代语言、国际语言传递“红色文化”、讴歌英雄的创新尝试,该剧在此前的几轮试演中,就吸引了不少观众走进剧场看杂技。此番揭幕艺术节,该剧又经历进一步的打磨修改,进一步凸显人物塑造与情感渲染的同时,以更为国际化的舞台呈现,接受艺术节这一国际平台上专业机构、艺术家和观众的检验。
高难度杂技语汇流淌出的真挚感情,胜似千言万语
杂技剧《战上海》以上海解放战役为历史背景,通过八个环环相扣的戏剧场景,汇集魔术、舞蹈、杂技、滑稽等多种语汇,展现了进步青年为了和平理想,保卫上海人民、最大程度保护上海风貌,不断奋斗向前的故事,用青春和热血奏响了一曲英雄主义赞歌。上海杂技团团长、上海市马戏学校校长俞亦纲介绍:“60年前的1959年,就有一部名为《战上海》的电影,用影像展现这样一段动人壮烈的历史。时值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以杂技这样一种艺术样式,为今天的观众再度讲述为保卫上海这座城市与600万市民,近8000位英烈献出宝贵生命的真实历史。”
据该剧总编导李春燕介绍,较此前演出,此番修改打磨更注重以小人物展现大格局,进一步聚焦于连长江华与地下党员白兰这对革命恋人,将他们在战火纷飞年代从相知相恋,到在各自战线英勇战斗,再到最后为解放上海献出生命的爱情线,穿插于保卫电厂为主线的激烈战争场面之中。所以在现场观众看到,一样是《时空之旅》中展现过的男女双人绸吊技巧,当赋予江华与白兰对于彼此的思念和对和平美好明天的向往后,厚重的情感注入使之更令人动容。
杂技语汇不仅能够表现爱情的浪漫唯美,同样在战争场面展现着解放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比如“雨夜飞渡”一幕,解放军战士身手敏捷地在苏州河边的防撞桩上跳跃、潜行,险象环生地避开敌人的火力封锁顺利渡河的场景,经由杂技人以梅花桩为道具所展现的高难度技巧,艺术再现了解放军勇渡苏州河保卫发电厂的场景。
凭高超技巧傲立世界舞台后,探索属于中国杂技特有的“新马戏”
“展现剧情、讲述完整故事的‘新马戏’已成为海内外马戏杂技的创作趋势,比如此前加拿大太阳马戏的《阿凡达前传》就是如此。”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介绍,连续多届艺术节以中国原创开幕,此番将目光聚焦“新马戏”或者说是讲故事的杂技剧,也展现了国际舞台艺术的最新创作趋势。
她的观点也是编剧董争臻为《战上海》打造剧本的初衷。他说:“中国杂技不愁观赏性,凭借高超的技巧已然傲立世界艺术之林。但是随着观众审美水平的提高,对于一味炫技的、娱乐性的杂技表演已经不热衷了,因此迫切呼唤业界新业态的出现。”此番他创作剧本时,在杂技“惊难奇绝美”的基础上,更注重讲述一段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也是上海杂技团所谋求的突破。去年凭借《攀登—集体造型》《突破—抖杠》两个节目再度问鼎杂技马戏界“奥林匹克”最高奖——“金小丑”奖之后,“海派杂技”从技术水平上来说,在世界舞台都有了一定的标识性。因而俞亦纲希望通过《战上海》这部杂技剧的创作,令“海派杂技”的艺术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在他看来,此前上海的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盛演14年的《时空之旅》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故事性的元素,但和主创心目中讲述完整故事、塑造鲜明人物的杂技剧尚有一段距离。在连续多年创作《小龙飞天》《十二生肖》等作品的积累后,《战上海》是破题之作,毫无疑问也是“海派杂技”艺术探索新阶段的起点。
作者:黄启哲
编辑:姜方
图片:《战上海》剧照
摄影:叶辰亮
责任编辑:王磊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