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陈希安走了:他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足有一尺多高

2019-10-26信息快讯网

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陈希安走了:他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足有一尺多高-信息快讯网

中国戏曲界痛失一位大家。上海评弹艺术传习所(上海评弹团)发出讣告,评弹名家陈希安于10月24日凌晨于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2岁。作为上海评弹团初代“十八艺人”中硕果仅存的一位,老先生的离开,让无数评弹迷挥泪不止,“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走了”。

“老师为人真诚、大度,一生最怕麻烦别人。在他身上从没有旧社会艺人那套论资排辈、门户之见,而是不遗余力培养帮助新人。”上海评弹团团长、陈希安的学生高博文说。早年,传统曲艺一度式微,陈老但凡有什么重要的演出都会带上青年演员一同上台。他曾向高博文说起过这么做的原因:一来,是为了给坚持传统艺术的青年人树立信心,让他们看到更大的舞台;二来,是为了让年轻人感到压力,不懈追求精湛的艺术成就。

勤奋好学广结善缘,博采众长终成一代大家

陈希安有“书坛常青树”之称。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成绩离不开陈希安本人的天赋与刻苦,更与他的人生机遇紧密挂钩——少时就拜师《珍珠塔》“塔王”沈俭安学习评弹的他,因勤奋好学,得到不少名师大家的提点,博采众长终成一代大家。

在艺海生涯中给予陈希安点拨的大家不少。有“评弹梅兰芳”、“描王”之称的夏荷生,有一次去看望老友沈俭安,恰看到在河边练声的陈希安,走上前去轻轻拍拍后辈肩膀,说出自己练习时比上台唱高一度的经验。陈希安从此一直遵循此技巧,成为他日后嗓音常年保持A调的原因之一。

1945年起,陈希安与师兄周云瑞拼档。周云瑞不仅是搭档,更是良师,他一个小节一个小节教陈希安琵琶、把位与唱腔。哥俩儿的组合在书坛崭露头角,便引来另一位伯乐张鸿声的关注。他写信询问陈、周,是否愿意去上海演出。20来岁正是爱拼敢闯的年纪,陈希安与师兄赶往上海,张鸿声力捧两人,“弹词皇帝”严雪亭与自己一头一尾登场,将中间“黄金档”留给陈希安与周云瑞。两人不负众望,打响了“小沈薛”之名。

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陈希安走了:他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足有一尺多高-信息快讯网

▲1950年左右,陈希安(右)与师兄周云瑞

上世纪七十年代陈希安翻做上手,他暗下决心超越自我,琢磨起唱腔唱调的融合创新。陈希安结合自己与搭档的嗓音特点,在不脱离唱腔原来旋律框架的基础上,将沈调与薛调进行混合,更见深沉,尝试颇受戏迷欢迎。有时陈希安一边踩着自行车,一边琢磨唱腔:“格句闲话格个字假使放到门前来,可能效果稍些好点。”第二天一试,果然成了!

当代最后一位评弹名家陈希安走了:他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足有一尺多高-信息快讯网

▲ 1990年陈希安与薛惠君在乡音书苑演出

一生将评弹艺术的发展传承作为己任

作为上海人民评弹团创始“十八艺人”之一,陈希安始终把评弹艺术的发展传承作为己任,让经典得以流传,在传承中创新,让传统艺术符合时代精神需求——

上海评弹团成立后,陈希安等一批艺术家整理复排《玉蜻蜓》《珍珠塔》《白蛇》等传统长篇,《玉蜻蜓·庵堂认母》《秦香莲·迷功名》《珍珠塔·妆台报喜》《白蛇·大生堂》等经典选回与中篇评弹。

同样是在上海评弹团成立后,“十八艺人”便走出书场,深入更广阔的生活,以时代与百姓为题,创作出一部部新作品。他们集体创作的中篇《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在500座的沧州书场整整演三个月,创下了每场演出都客满的纪录。

陈希安也曾担忧评弹的传承。老先生曾在接受采访时,点出过不少现实问题:如今青年人晚睡晚起的生活节奏,让清早练声变得不再寻常;为追求更好的经济收益,一些评弹艺术家选择在园林、饭店唱开篇,不利于经典长篇的传承;评弹是师傅口传心授的艺术,现在不少学生学的作品,老师自己却不唱;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评弹学校开始科目众多的多元化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学生分心。

尽管现实问题不少,陈希安始终没有放弃。他曾在上海戏剧学校专门开设评弹课,向学生介绍“姑苏雅韵”的专业知识与动人之美,他还主持过广播电台每周一次的分享节目。为了将经典留存下来,陈希安还与另一位擅演《珍珠塔》的艺术家合作,亲手抄录了他们的演出台本。这部由老先生一撇一捺抄下的《珍珠塔》手稿,分100回,约80万字,抄写在参差不齐的绿格稿纸上,足有一尺多高。

千禧年之际,年过七旬的陈希安,特地将刚过30岁的高博文请到家中,就像当年师傅将《珍珠塔》交到自己手上一样,老先生将这部充满艺术温度的手抄本亲手赠与后辈——评弹艺术的火种,生生不息。


图片综合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作者:张祯希
编辑:张祯希
责任编辑:王彦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