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术顺利完成后,病人和家属往往对主刀医生感激不尽,对手术医生的高超技术赞美有加。却不知,手术台上真正操控病人生死的,其实是麻醉医师。
李士通就是一位麻醉医生。他说,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去麻醉科,当时不是很乐意,后来发现麻醉科跟他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就开始有了兴趣,最后“深陷其中”,成为第一位获得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的麻醉医师。
手术室里的“抢救医生”
李士通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学医的种子。他父亲是名内科医生。“小时候就觉得父亲很厉害,能帮助很多人,大家对他都很尊重。”
1982年从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本科毕业,李士通以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留在附院,却被分到麻醉科。他对此很不乐意。当时麻醉科还是一个医技科室,李士通在校五年只上过8节麻醉课。
到麻醉科进行专业培训的时候,李士通才发现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手术室里,外科医生专注于手术。病人麻醉后,呼吸没有了,如何处理?血压下降了,该用什么药?如何保证生命体征平稳,安全度过手术关?都是麻醉医生的责任。麻醉科医生需要非常广的知识面,李士通也开始对麻醉工作产生了浓厚兴趣。
工作3年后,李士通考到了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的麻醉专业,毕业后留在武汉协和医院工作。一路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和麻醉科副主任,全面负责医院麻醉科的临床麻醉工作。1995年,李士通被引进上海,成为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医生。刚开始,市一麻醉科总共30多人,年手术量6000例左右,而现在麻醉科有100多人,年麻醉量已经达到8万例以上。
“那时麻醉风险比现在大得多。”李士通说,在武汉曾经有一年的时间,在手术室里遇到心跳骤停的患者就有十例,好在后来全部都抢救回来了。抢救对麻醉医生来说是得心应手的,李士通自信地说,整个医院里,抢救能力最好的就是麻醉科医生。
对生命体征的“预判”
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不仅仅是看着显示器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也要看手术台上医生具体的手术内容,还要看病人的皮肤、眼睛、排尿等情况变化,可以总结为“三看”。
一看:显示器上显示的是病人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等各种信息。
二看:手术台上,医生手术的具体内容可能会引起病人的心跳、血压变化,麻醉医师如果能够预估可能发生的这些变化,就不会因为显示器上突然出现异常而手足无措或滥用药物。对医生下一步手术可能产生的影响也要有所预估,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三看:随时观察病人的皮肤温度、湿度是否合适,皮肤颜色是否正常,瞳孔大小,眼结膜是否充血,排出的尿液量和颜色是否正常等,可以更好地掌握病人的身体状况。
一次手术,麻醉医师需要关注病人的各种指标多达二三十项。麻醉医师身兼检验、护理等数职于一身,这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管理着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可以说,病人的生命完全操控在麻醉医师的手中。
肝移植手术麻醉是最具有挑战性和风险的麻醉之一,也是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的手术,因为多数病人本身的身体机能已经很差了。市一医院做肝移植手术起步比较早,全国当时的经验也不多。李士通也只是参观了一下其他医院肝移植手术的过程,相关的经验都非常少。曾有一位老年男性肝硬化病人,全身情况很差,严重腹水,病人根本无法平躺,只能以半坐的体位进行麻醉,而且严重腹水使体重很难精确评估,麻醉药物的用量也很难预估。只能先少量用药,然后一边观察一边慢慢加药。手术前光放腹水就花了半个多小时,总共放出28000多毫升,相当于56斤水。紧接着做肝脏切除、肝脏移植手术,经过10个小时才最终完成手术。
“病人全身情况很差,时不时血压就降得很低,心跳很快,循环波动持续时间长,波动幅度大。”李士通回忆说,所幸后来度过了所有难关。
近年来,医院也开始引进人工智能。李士通认为,人工智能或许可以代替麻醉医师一部分的工作,却很难代替需要“预判”的工作。比如,术中病人血压升高了,机器人接收信息,再反馈加用降压药。但是,手术医生接下来的这一刀下去,血压是否会升高,机器人就没法预判。而有经验的麻醉医师却能够预判,然后提前用药,因为药物达到体内发挥药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提前用药就可以使病人的血压始终保持在平稳状态,降低手术风险。
从术中麻醉到围术期管理
2000年从美国学习归来后不久,李士通就担任了市一医院麻醉科主任。当时,麻醉科在医院里是属于风险比较大的科室,医疗事故比较多。即使现在,手术前医生跟病人谈话,术前告知书第一项还是麻醉意外,因为发生率高、风险大。
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努力,麻醉的安全性比过去提高了很多。麻醉死亡率降低了,但是围手术期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现阶段,想要再降低麻醉死亡率意义已经不大,李士通他们又将目光转向了围术期管理。
2012年,李士通担任上海麻醉学会主任委员,主办了第一届东方麻醉与围术期医学大会,提出了围术期管理的重要性。这一年会延续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在国内外取得良好反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也于2016年将围术期医学作为麻醉学年会的主题。
李士通说,麻醉医师在术前、术后都应该关心病人,包括术前对病人的评估、病人生理机能的调整等,让病人以最佳状态来接受手术。术中、术后的则应该帮助病人止痛,防止恶心、呕吐的出现,降低副作用和并发症。“这些大概就是麻醉学科将来发展的大方向,从控制麻醉死亡率转移到控制围手术期死亡率。”
2016年全国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的麻醉医师最忙。每人每年要做700多台手术,据全国之首。李士通早已习惯了忙。让他担忧的是,麻醉医师在术中用药时,缺少规范化的药物核对流程。病房、门诊用药前,都经过了医生开药、药师发药、护士或者病人用药三级关卡。而麻醉医师在手术室是自己开药、自己取药、自己用药,全都由一个人把关,遇到突发事件抢救的时候,就容易忙中出错。李士通担任上海市麻醉质控中心主任后,与上海市临床药事管理质控中心携手,在全国率先完成手术室药房的建立,实现麻醉药品正规化管理,在全国有良好的影响和示范效应。
名医简介
李士通: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学科带头人,兼任上海市麻醉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曾任上海医学会麻醉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常委等职。
主编专著3部,副主编4部,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研1项),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麻醉学科第一位二等奖获奖人)、三等奖和上海医学奖三等奖等荣誉。
作者:胡杨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唐闻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