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出去”的多、“卖出去”“融进去”的少?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怎么破

2019-10-30信息快讯网

“送出去”的多、“卖出去”“融进去”的少?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从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金庸武侠名篇《射雕英雄传》,到麦家谍战小说《解密》《风声》,再到风靡东南亚的热门网络文学作品,中国当代文学正纷纷进入全球多个国家出版社的视野,海外读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浓厚。“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目前呈千帆竞渡之势,成绩斐然,已成为中国海外形象的重要代表。不过,当前中国优秀文学作品也面临‘内外不同温’现象和译者群体专业化不足等问题,存在‘送出去’的多,‘卖出去’的少, 离‘融进去’目标还很远。”日前,“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高峰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海内外60余位专家学者共议文化“走出去”。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华文化如何真正走向沿线国家、走向世界?继《“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一带一路”与海外华文教育》后,“一带一路”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丛书最新成果《“一带一路”与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一带一路”与中国当代文学走出去》新书同步首发,由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院长孙宜学教授任主编,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丛书基于同济大学在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海外华文教育领域已取得的成果和广泛学术资源,系统分析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政策、语言生态、中华文化传播的经验教训,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应对策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必然要求。孙宜学打了个比方:“一带一路”沿线所能见到的不是一条条冷冰冰的铁轨,而是一条条以温暖的文化作轨的“心灵高铁”,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自觉的经济、文化双向运输交流。中国作为运输总站的总调度,有责任保证条条运输线都通畅高效。

“送出去”的多、“卖出去”“融进去”的少?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之路,与大国崛起进程也是一致的。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外文学交流存在巨大“逆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之路有了集中的场域和视域,资源得到整合,形成了合力,呈集中快速发展趋势。其中,精通汉语、热爱中华文化、了解中国的海外汉学家、优秀的翻译家人才是重要力量。

书中用了一个比喻:国外汉学家、翻译家好比中国文学的“海外接生婆”,中国当代文学能在海外呱呱坠地,与他们提供的奶粉和生长环境息息相关。在学界看来,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学各自有独特的书写经验,文学审美的差异会阻碍阅读带来的美感,只有“中国通”译者、汉学家和翻译家们能够做到有机缩小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好不同语言的容纳能力差异导致的言语张力问题。

作家、诗人王家新的海外之路就是这一现象的准确写照,他的文学就是因为德国汉学家和美国著名作家的青睐和推介,才逐渐获得世界认知和欣赏。 王家新的德国“接生婆”是顾彬。自1998年起他发表了6篇翻译王家新诗作和介绍文章,并于2011年和2017年翻译出版了2部王家新的诗集。顾彬和罗伯特·哈斯均为文学界“大咖”,经由他们将王家新文学翻译介绍到德语世界和英语世界,所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王家新诗作的异域之旅之所以相对平坦并能唤起不同国度的学者和作家心灵上的共鸣,与此关系密切。

再以麦家为例,他的第一部外译作品《解密》已累计签出30多个语言版本,并获得多家海外主流媒体的高度评价。《解密》《风声》英文译者米欧敏曾说过,她在翻译作品中,试图准确地传达中文原意,同时尽量避免使用非标准和非典型用法的表达,确保人们在20年甚至50年后,仍然可以阅读和理解它。

“送出去”的多、“卖出去”“融进去”的少?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中国出版界也越来越意识到优秀汉学家、翻译家的关键地位,以“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的子项目“外国人写作中国计划”为例,自2017年启动后,首批签约外国作家深入体验中国生活和文化、中国国情,“洋眼看中国”,亲身感受中国、思考中国,并以海外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这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一条创新途径,美国汉学家葛浩文,法国汉学家白乐桑,前不久去世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瑞典汉学家马悦然等著名汉学家都签署了写作出版协议。

随着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密切,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国际化需求随之愈发强烈。论坛现场,同济大学副校长雷星晖谈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同济大学打造国内外学术交流平台,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专门人才培养、中外文化产业合作、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等方面做出了集中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说,当前世界正需要听到中国的声音,如何能让我们的声音在融合和互动过程中更多被听到和接受,全球话语能力建设非常迫切。

法国国民教育部汉语总督学白乐桑教授认为,“走出去”要与“引进来”结合起来,需要更多的换位思考——实现“引进来”的前提,是了解相关国家的“小气候”,包括语言、教育传统和理念、社会文化背景,特别是要充分了解汉语教育在国外的历史和背景。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陈圣来结合近年来出国访问经历谈到,“一带一路”不仅是跨时间和跨空间的交流,更是跨文化交流和实践,“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价值追求和情感表达,会带来观念的创新和思维的碰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使它成为创新思维的发散地和创新成果的共享带,同时注重文化承载的多样性。”

“送出去”的多、“卖出去”“融进去”的少?当代文学海外传播困境怎么破-信息快讯网

此前,孙宜学主编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系列丛书”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包括《中华文化之旅》《中华文化问答录》《中外文化国际传播经典案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途径与方法创新》,力求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为中华语言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智慧。今年8月,《中华文化之旅》签约突尼斯东方知识出版社,将推出该书阿拉伯语版,后续还将出版哈萨克语版、英语版。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卫中

图片由出版方以及pixabay分别提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海戏曲人在东京收看国庆阅兵直播,带着“梅兰芳访日100 周年纪念公演”走出去
语文学的精神是什么?
电影、书画、文学,这位三栖艺术家再“越界”,玩了一把书法与雕塑的激情“摇滚”
上海外国语大学:学科有了专属“信息门户”,结合主题教育一批实事工程正在推进
进博会,我们准备好了|上海外国语大学451名“小叶子”集结完毕,志愿者中有掌握5门语言的大学霸
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由科大讯飞研发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上线
今天,第二届中国科学院科学节开幕!“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日前发布
谁是那个真正的莎士比亚?他的椅子逐渐消失,他没有留下手稿,没有自传,但他是英国文学的辉煌本身。
定了!2019上海城市推介大会11月6日举行 届时将启动“上海外商投资促进服务平台”
废弃奶茶杯、收银小票做的环保周边颜值爆棚 喜茶“灵感再生实验室“探索环保的多种可能性
中医在海外就这么牛!“上海牌”海外中医中心每年服务17万人次,“洋粉丝”为何爱中医?
浪漫如童话!德奥瑞玫瑰婚典传播中华民族文化
扶青委约作品《双城记》:剧组大部分来自高校,用年轻的眼光看“梁赞诺夫”
看表情就能读懂科学世界的精彩!
小甜头老人千万不要随意“尝”!阿姨吃了顿饭领了一盒礼品就要将12万转出去,怎么拦也拦不住……
听马悦然谈中国文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宣: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
把海外中国学放进关系脉络
以量取胜的挂名文学评论家?
吴晓东:文化诗学可以建构一种 关于文学性的总体性视野
吴晓东:文学史书写的“生命性” 与北大现当代文学研究
经典的传播之路 ——读陈子善编《比亚兹莱在中国》
施一公:科学精神靠全社会传播,尤其是青年科学家
你还记得这群胖达、金丝猴、雪豹吗?《我们诞生在中国》获首届“金熊猫”国际传播奖最佳长纪录片奖!
首届高中毕业生100%被海外大学录取,这所成立仅五年的国际学校何以取得如此骄人成绩?
为参展进博会打前站!一批海外美丽健康品牌亮相“东方美谷品牌展”
进博·视频 | 来自瑞士和法国的多款八音盒争奇斗艳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