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诗人为何眷念祖国故土芬芳? 一年一度上海“金秋诗会”等你来
对祖国深沉的爱是各国人民共同共通的情感,也是全世界人民互相理解的情感纽带。关于“我和我的祖国”,中外诗人留下哪些经典诗篇?故土的芬芳为何令人眷念?
记者今天从上海翻译家协会获悉,第28届“金秋诗会”将于11月15日晚在沪上文艺地标——文艺会堂再次举办。28年来,这一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的上海文艺盛事不间断,今年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免费向市民开放。
注重导赏和知识普及的“金秋诗会”,昨天、今晚在文艺会堂连续开展2场诗歌导赏,由上海诗人、翻译家担任主讲嘉宾,并邀请神秘嘉宾用外文原文读诗,还原外文诗歌本来味道。今晚将聚焦《什么是十四行诗?》主题,从十四行诗在意大利和英法等欧洲国家的发生和发展说起,列举彼特拉克、莎士比亚、弥尔顿、勃朗宁夫人等代表作家和作品及其各种汉语翻译,介绍十四行诗的各种格律、音韵,用具体实例分析这一诗体在现代诗歌语境下的延伸和改造。
作为中国现存延续最久的经典诗会之一,上海翻译家协会主办的“金秋诗会”经过28年积淀,不断提升丰富外延和内涵。一年一度的“金秋诗会”中,翻译家、诗人、朗诵艺术家齐聚一堂,读诗交流,诗歌在这里邂逅翻译,融合朗诵、戏剧、音乐、书法,带来一场文学盛宴。
自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翻译家群体在诗歌译介领域硕果累累,“当年,钱春绮、吴钧陶、黄杲炘、张秋红和我,我们五个外国诗歌翻译者常在一起聊天,交流翻译外国诗歌的心得,谈论翻译外国诗歌的体会,品味外国诗歌的意趣。”资深翻译家冯春曾回忆,谈到兴致处,诗人张秋红提议,应该让全世界的优秀诗歌传播开来,开拓诗歌疆界,给更多爱好者建立发表展示的平台。于是,第一届“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于1992年10月8日在上海市作协大厅举行。1993年第二届起,“金秋外国诗歌朗诵晚会”简化为“金秋诗会”,改在上海文联文艺会堂举行。
诗会从2018年起设在周五晚上,地点在静安寺地铁站几步之遥的文艺会堂,方便市区上班的白领和青年学生在繁忙工作学习结束后来来重新发现诗歌的隽永和自在,畅谈诗歌之美,在诗歌中想象远方。诗会的观众85%以上都将来自通过网络报名预约的普通市民爱好者。诗会现场也同时安排了网络录播,以便当天不能来现场的观众欣赏。
据悉,今年诗会从3月底网络征集诗歌翻译作品,到6月中旬截稿,所有入选的43首外国诗歌收入《我和我的祖国——第28届金秋诗会诗集》,包括中国资深翻译家薛范、冯春、陈德民、葛崇岳、杨宇光、何敬业、杨伟民、胡宗泰、钱希林等作品,也包括袁莉、李定军、黄福海、王柏华、包慧怡等强势崛起的中青年翻译家,译者年龄跨度从95后到“85”后,诗歌作者源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十多个国家,诗歌原文包括英、法、德、西、俄、日、阿拉伯语、世界语等多种语言。
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家,却传递着一个心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今年“金秋诗会”力求跨界融合,除了向到场观众赠送印有全部43首诗歌外文原文、中文、解析,诗歌作者和译者介绍的诗集,在诗会演绎中,囊括了天籁美声配气势磅礴的音乐朗读,有美仑美奂的暗夜灯影,有与观众0距离等高舞台,有音乐家演唱艺术歌曲、演奏江南民乐,有与诗歌内容紧密联系的优雅文创产品,更有幸运观众免费获得翻译家书籍赠品并签名留念。
<<<<延伸阅读·金秋诗会诗歌节选
莫斯科,我亲爱的故乡,
在我青春年华的清晨,
我在你怀里消磨了多少欢乐的黄金时刻,
不知道痛苦,也没有遭到厄运。
你见到过我的祖国的仇敌,
鲜血曾把你染红,烈火曾把你吞没!
但我没有牺牲生命来为你复仇,
只是空怀满腔的怒火!……
节选自《皇林中的回忆》,
——(俄)普希金,译者:冯春
我爱被阳光燃烧着的祖国,
爱她一望无际的平川,
爱她连绵起伏的山峦,
爱她久旱甘霖的雨季。
我爱她遥远的地平线,
我爱她蓝宝石般的大海,
爱这广袤的褐色乡土
向我展露的美丽和恐怖。
节选自《我的祖国》,
——(澳大利亚)多萝西娅·麦凯勒 ,译者:戴清一
四季变幻的大树,沉重
树纹隐藏的岁月
一圈又一圈
击碎地质的记忆
树干的裂缝透不出回声
时光重重叠叠
生死一瞬间
一排排沙浪,绵绵不息
节选自《黄帝陵》,作者:海岸
我这就要动身前去,去到那茵苨菲湖岛,
亲手用泥土和树枝,在那里盖一间小屋:
我要种九垄芸豆角,再搭个贮蜜的蜂巢,
在蜂鸣嗡嗡的林地里独住。
节选自《叶芝抒情诗二首》(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译者:黄福海
为何,无意间念及你的名字,
我这颗壮游的心仍会颤抖?
仿佛故人的脚步、熟稔的乡音,
悠悠地,在心底至柔处回荡。
节选自《米利,我的故乡》(法)阿尔丰斯·德·拉马丁,译者:袁莉
作者:许旸
编辑:许旸
责任编辑:范昕
题图:pixabay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