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节丨张园变身“情景式美术馆”,开了一场行进中的画展
“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再来……”“二五六 二五七 二八二九三十一……”“卖香烟,卖香烟……”伴着上海老歌,伴着儿时童谣,伴着小商贩的吆喝叫卖,今天的海上名园——张园仿佛穿越的片场,随处可见袅袅穿行的旗袍女子,拉着黄包车的人力车夫。
这是今天拉开帷幕的第21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展项目《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现场。
接下来为期一个星期里,冯远、俞晓夫、方世聪、魏景山、夏葆元、徐芒耀、张培础、韩硕、陈逸鸣等一批沪上知名艺术家将在这里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化妆写生,用手中的画笔定格“海上第一名园”张园的鼎盛时期之貌,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历史与当下奇妙地交叠在一起。
展览首次采用动态的进行时的呈现方式,现场写生与情景戏剧、经典建筑相结合,传统与现代与未来相结合,为打造海派特色“上海文化”品牌的内容创新和品牌创新提供了新的借鉴。
张园东起石门一路,西至茂名北路,北起吴江路,南至威海路。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海派文化的底蕴,它是近代上海历史文化的见证,也是上海幽静历史的后花园,被学界视为“近代中国第一公共空间”。这里不仅有“安垲第”这样的观景高楼,还诞生了许多新式公共文化体验项目:1886年,第一次在张园试燃电灯;1888年,第一次在张园建立了利用园景照相的室外照相馆;1897年,第一次在张园放映电影,当时被称为“电光影戏”……以及各种体育竞赛、戏剧表演等许多“第一次”。
张园当时对于城市最大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人人参与的文化活动空间,正如历史学家熊月之教授在《张园与晚清上海社会》一文中所说:“张园是最能体现上海时尚、最能反映上海人气质、最能听到上海人声音的地方。它是传承了上海海派气息的非常重要的资源汇聚地和结合地。”其运营模式海纳百川,对市民开放,又有合理的服务体系,可以说是现代城市文明的代表。而其中对新科技、新文明和新艺术的欢迎态度充分体现了海派文化的精髓,直至今日仍滋养着上海。
1919年张园停办后,逐渐为石库门里弄所替代,其内宽大的联排石库门房屋、仿江南民居式里弄布局,是上海石库门里弄的典型代表。从私家园林到公共开放式园林和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直至里弄住宅区,张园的发展轨迹浓缩了静安乃至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也诠释了海派文化“中西合璧、海纳百川”的特质。
此次《行进中的画展——张园项目》,由冯远、俞晓夫、方世聪、魏景山、夏葆元、徐芒耀、张培础、韩硕、陈逸鸣等沪上名家领衔,上师大美院研究生、优秀青年画家及逸夫职校、上大市北高中、上戏附中学生等参与,构成了老中青三代集体现场创作的活力景观。在沉浸式的情景布置中,曾发生在张园的人文风貌将被选择性地重现,艺术家们也化妆成当年模样,或长衫或老式西装,使现场处在前世今生的状态,打造出追忆似水流年的真实,进行包括“黄包车”“茶馆/咖啡馆”“西洋照相馆”“中国民乐队”“西洋乐队”“骑自行车”等6个场景的写生创作,画家笔下的历史将与城市发展史相联,点亮“张园”这座海派文化名园的未来。
正如俞晓夫教授所说,沉浸式化妆写生本质上是一种行为艺术。写生的形式是传统的,而艺术的形式是当代的。他希望观众能从画家笔下的一张画中认识一座城,进而让世界关注张园,也让张园更好地走向世界。
“艺术”自原始社会开始就深深地嵌入社区的仪礼和生活之中,今日的上海市民也始终将张园视为值得一去的公共空间。
大师们的美术作品从“白盒子”美术馆走进人们生活的日常场所,艺术对于人的价值是怎样的?适合上海本土欣赏的作品又是如何的?张园曾经孕育了怎样的文化高峰?这些重要的问题都可以在此次展览中通过实践进行解答,同时,作为一个发生在上海市中心的活动,它的可能性和延伸性也令人可期。活动以“张园”为切入点,以著名艺术家“画写张园”为主线,聚焦上海文化品牌、静安文化品质和市民文化共享,通过为期8天的张园现场写生、举办主题作品展览与专家研讨,着力打造具有静安城区特质的海派文化样式,为不断创新艺术节展览项目内容提供样本;通过艺术家在张园现场浸入式创新、创作、创造,打造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通过安排静安、全市乃至长三角的市民学生,与艺术家零距离互动体验、现场教学,打造艺术欣赏、艺术普及的最佳“情景式美术馆”。
本次展览免费参观,但须通过艺术节官方网站进行预约,每天上下午场共限额30名,约满即止。计划从11月15日到12月31日,在静安艺术中心(新闸路1684号)将展出反映张园名人轶事、经典空间的代表性画作,张园主题瓷器艺术,以及本次“画写张园”的优秀美术作品。
作者:范昕
编辑:范昕
照片拍摄:沈刚 陈孝明 范昕
责任编辑:李婷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