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

2019-11-20信息快讯网

城市历史文化遗存是前人智慧的积淀,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这个话题在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

“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信息快讯网

华灯初上,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显现出了她迷人的另一面。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供图)

专家认为,文物的核心价值不是器物或建筑本身,而是文化价值。保护利用优秀历史建筑要充分发掘其承载的城市历史和文化记忆,让它们  “活”在当下。一方面,人口密集区的历史建筑要注重保护其本身和区域人文风貌;另一方面,在尊重历史、尊重原貌的前提下,一些建筑也可以融合新业态重塑功能,用“秀色”替换“锈迹”,续写城市历史文脉。
在人间烟火的浸润中,既保护建筑也保护文化风貌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文化底蕴深厚。据统计,目前全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43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文物保护领域专家李孔三介绍,与其他省市相比,上海年代久远的地面文物相对少一些,但近代建筑比较丰富。其中,尤以革命遗迹、工业遗产、名人故居、近代典型建筑四大类最具特色。以革命遗迹为例,来自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作为党的诞生地,上海保存完好的革命遗迹多达440处。
上海的许多历史建筑浸润于人间烟火之中,位于人口密度大的中心城区。比如,不久前新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几处建筑就是如此:最早一批中华古典复兴式建筑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代表当时建筑流行趋势的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以及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校园历史建筑群——沪江大学近代建筑,这三处重点文保单位就在现在的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内,多数建筑依旧在使用之中。

“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信息快讯网

如何在使用过程中保护好这些建筑,特别是在旧城改造中,兼顾好居民改善居住条件的诉求与建筑保护的要求,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摸索建立一整套严格的保护制度。
学者表示,近年来,文物保护的观念不断发展,以前的保护以“物”的存在为本体,现在不仅保护建筑本体,更注重以人和社区为核心,在切实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的同时,让优秀历史建筑作为城市和文化记忆的一部分。
一方面相关机构尝试将每栋老房子的故事、结构、修缮历程,甚至工艺的细节,均作为历史记载下来。另一方面,在保护文物本体的同时,对文物周边环境、文化生态实施整体保护。  比如,对于那些与建筑相连的街道,设置永不拓宽的红线,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保持历史原貌,甚至人行道上的树木等道路空间的组成部分也受到保护。不久前,上海出台《关于我市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文物事业改革发展整体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确立了城市有机更新以保留保护为主的理念,要求实施精准保护,推进文物建筑和优秀历史建筑“一幢一册”保护导则编制。
融合新业态塑造新功能,传承中续接城市文脉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陆建松表示,文物的核心价值在于其承载的文化,保护和利用并行的过程中尤其要做好文化传播。学者建议,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就要让更多人“走进”它们,还要讲好文物的故事,并且让文物讲故事。
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在邀请市民访问建筑的过程中,上海史、建筑学等方面的专家还为参观者讲述上海城市发展史、居民生活史,以及近年来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和功能再造。

“活”在城市更新之中,是对历史建筑最好的保护-信息快讯网

而说到再造,在尊重历史原貌的前提下,优秀建筑或融合新业态或重塑其功能,不仅传承历史,更续写着城市文脉。徐汇滨江五个巨大的工业油罐,在历经六年设计与改造后,今年成为上海油罐艺术中心。这不仅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油罐空间改造案例,更是罕见的以油罐作为艺术项目的展示空间的功能重塑。类似的还有八万吨筒仓艺术中心,其前身是黄浦江东岸民生码头一幢由30个大筒组成的曾经的“亚洲最大粮仓”。改建后的筒仓成为城市空间艺术秀场,形成展品与建筑交叉的独特效果。
借助互联网让“建筑可阅读”更加便利,同样是沪上相关机构正在推进的项目。目前,六个中心城区的1298处不可移动文物、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都已设置了二维码,市民游客通过扫码阅读,便可了解建筑的历史和背后的故事,并整合了导览、视听播放,以及最新的VR功能,文旅结合使建筑“能读”“能听”“能看”“能游”。
“经过历史大浪淘沙留存的文物是有生命的,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去保护、传承和利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郑时龄说,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保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存和遗迹,是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见证。作为文物的艺术品、器物和建筑等本身亦是独一无二的珍品,具有不可替代性。对文物的保护,意味着保存、维护历史的延续性。


作者:本报记者  李婷
编辑:钱亦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做好文物保护?上海近日放了一个“大招”……
快了!淮安、宿迁两市将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
今天,复旦大学成立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恢复清代开化纸、建立古籍保护脱酸工艺研究站,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还想干啥
粉墙黛瓦“寻美之旅”致敬建筑大师贝聿铭,看医学院里的别样美学课
有人纵火乱港,我们读书报国!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梁美芬的一节宪法课
照亮历史的文明对话,也在一次次照鉴未来(微观察·习近平主席访问希腊)
城市更新有了新案例,徐家汇商圈改造出一个新地标
倾听历史的诉说
历史突破!首个中国抗癌新药敲开美国FDA大门,疗效有望超过国外同类药物
它是外滩万国建筑群的“一颗牙”,改建后将作办公楼
“石油之城”转型“旅游之都”新疆克拉玛依在沪举办城市推介暨产业发展专家研讨会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上海首次超香港
支起法律“保护伞”,维护“老品牌”的“历史与乡愁”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收官”,垃圾分类成时尚
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即将失效,美日韩防长磋商做最后的挽救仍无果而终
国家文物局、应急管理部:文物建筑不得直接安装灯具搞“亮化工程”
孙杨案尿检助手竟是建筑工?!孙杨发声:感谢他的诚实和勇敢!
连续四届位居金牌榜第一,“智慧上海”智运会交出高分答卷
文汇早读 | 新任香港警务处处长邓炳强:坚守岗位打击暴力,尽快恢复社会秩序
中国出版协会与拼多多签署协议,共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
用手摇马达发电换取口粮,500余幅珍贵历史照片重温延安时期新闻出版事业
城市有机更新如何赋予商圈新动能?看国内外大咖怎么说
立法严打污染行为,成立专门河流保护部队,印度政府治理恒河出狠招儿
紧扣“实”字,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希望的大地》央视热播,展现历史转折中奋斗的身影
视频丨带你逛书店之老建筑里的人文书店——思南书局
上海打造全球健康城市典范,《健康上海行动》首批项目《现代健康教育学》发布
突破“你说我记”的窠臼,这套口述历史丛书记录带你重返历史现场
CBA | 易建联登顶CBA历史得分榜,他的伟大不止天赋
百年张园如何演绎城市更新?或开启“商业+居住”新模式
亚洲两大城市,互磋“绣花”功夫
《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到期在即,耿爽:双边安排应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
普京称美国企图遏制中俄是大错特错,中方高度赞赏:美方在开历史倒车
韩国最后时刻“急踩刹车”,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依然有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