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

2019-11-17信息快讯网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信息快讯网

▲路遥(摄影:郑文华)


1978年,是路遥的大喜之年——那年1月25日,他与林达结婚。也在这一年,李星正式调入陕西省作协。从此,两人共事14年。

“路遥不断以超乎常人的勇气,一步一步地建构自己非凡的人格形象。尽管生命短暂、急促,但他成功了。”忆及往事,李星慨叹。

1978年,路遥完成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遭多家杂志社退稿后,最终发表于《当代》1980年第三期。这篇小说后来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路遥由此成为全国知名作家。

李星“深信路遥已经在创作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也坚信他以后必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自己的新的路”,在第一时间发表了《艰苦的探索之路》(1981年6月23日《文艺报》)。这是当时最早介绍路遥及其著作的文章。

1982年,路遥的小说《人生》在《收获》第三期发表,李星撰文《深沉宏大的艺术世界》,深层次、多角度阐释路遥小说的魅力。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信息快讯网

▲路遥著《人生》,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1988年12月,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甫问世,李星就接连撰写了上万字的评论文章《无法回避的选择》《在现实主义的道路上——路遥论》,论述路遥的人生道路和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的必然性。

李星说,有很长一段时间,读者认为高加林是“于连式”人物,但在路遥眼里,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奋进者。李星透露,《人生》问世后,与高加林有着类似命运的莫言读后深受触动,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信,与路遥探讨高加林的命运。

“作为同事,我见证了《人生》写作、发表前后,路遥在中短篇小说领域的努力和不被承认的失败感,更见证了《平凡的世界》在当时中国文坛及文学界,特别是批评界所遭遇的普遍的失望和冷淡……”平息了一会儿情绪,李星继续说:“路遥是执拗的,可以说,当时他几乎是与整个文学界在抗衡,他要贯彻文学的现实主义。”

路遥很尊敬也很信服李星对自己作品的评论。1991年3月10日,《平凡的世界》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0月18日,路遥专门为李星撰写了《懂得生活的评论家》,文中说:“他的文艺批评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使被批评者和读者信服,正在于此:这个人无论对重大问题还是对一般的艺术观点,都力求认真钻研以至透彻理解,而不是那种号称博览群书其实常常一知半解,最终只能用模糊语言写评论的评论家。”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信息快讯网

▲1987年6月23日,路遥在送李星《路遥小说选》(青海人民出版社)扉页题签


1992年7月中旬,路遥找到李星,说中国文学社要出版《人生》英文版,请李星写序。

8月6日,李星在作协院子里锻炼身体,不经意间瞧见路遥手提简单的行李行色匆匆,忙问他去哪里。“回去,回陕北去。”路遥放缓脚步答了一句,又急匆匆地走了。

一星期后,李星却听闻路遥在延安病了的消息。当时也没多想,便托王观胜带去书信,劝路遥多休息,最好回西安治疗。

9月上旬,得知路遥病情加重转院至西京医院,李星匆忙赶去,满以为能看到一个在病房散步的路遥,可眼前的路遥让他惊呆了:脸颊消瘦黝黑,昔日粗壮的胳膊很细……

路遥很乐观,热情招呼李星和一起来的同事坐在他身边,讲述起在延安发病的情况、省委领导的关心、医院对治疗的重视,声音不高,但自信有力,他相信自己会好起来。

李星忍不住问,这么重的病为何还要回陕北。

路遥答:“回陕北,我是准备死在那里。一旦确定癌症,我就躺在陕北的山沟里,用白布把自己一盖,坦然地去死。”

李星忙把话题扯开:“《人生》(英文版)序写好后,你就不用看了吧。”

路遥坚持要看:“让他们捎来,我看看。”

9月底,李星完成《人生》序言《在乡村和城市之间》,正犹豫是否给路遥看。在医院看护路遥的诗人远村传话说,路遥精神大有好转,特别希望和朋友们聊聊。

李星赶到医院。为了分散病人的痛苦,李星坐在床边聊起时事与各种社会新闻,路遥的眼睛睁开了——他一直很关心国内外大事,而且常以聪明睿智的分析使人对时事有全新的认识……

过了一会,护士来病房换上血浆。

路遥对远村说:“得吃一点东西了。”“吃啥?”“还吃稀饭。”

路遥就像饥饿的孩子,吃得不香,但很投入和专注。

一旁的李星实在忍不住,伸手想喂。

路遥头一抬,坚定地说:“不用,我行哩。”

“罢了,我再看。”路遥让李星把稿子放下。

“李星,你也要保重!”告辞时,李星快到门口时,听到路遥大声的叮嘱。他没想到,这是路遥对朋友最后的叮嘱。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信息快讯网

▲李星先生


“路遥已逝,但精神仍在。柳青是路遥的文学教父,路遥继承了柳青的现实主义文学道路,展示了社会的、人的历史的现实主义,他与后来另两位陕西文学的代表作家陈忠实、贾平凹的创作有着很大区别。”李星说,一直没能等到路遥对序言的意见。李星和远村交换意见后,11月16日,对序言进行了修改,还未寄出,传来路遥辞世的噩耗。

在《在乡村和城市之间——〈人生〉英文版序》结尾,李星附记:“为《人生》英文版写序的事是今年7月由路遥先生本人转告我的,当时他虽感腹部不适,但外人看来仍属健康。到10月下旬此序草成时,路遥已因肝硬化合并腹水辗转病榻近三月。到此文于前日改定,正准备寄出时,却听到了他于17日病逝的噩耗。他才43岁啊,可恶的病魔!于是此文就有了悼念英才早逝的意义。”

李星补充说,《人生》是中国外文出版社要对外出版,并非英文版或法文版。


“人生”的重托 ——李星忆路遥生前嘱托兼述文坛往事-信息快讯网

▲2019年4月2日,李星(左)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为了纪念路遥,1993年6月,李星与晓雷编著《星的殒落》出版;1997年12月,李星与王西平、李国平编著《路遥评传》出版……“可恶的病魔!路遥还不到43岁啊!这篇序言成了我和路遥之间友谊的最后记录。”李星洪亮的声音不再铿锵有力。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文作者拍摄并提供)


作者:魏  锋
编辑制作:薛伟平
责任编辑:张   裕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莱坞传奇影星索菲亚罗兰第十五次为地中海邮轮命名——地中海鸿图号点亮德国汉堡易北河
人工智能风刮进绘本,科学启蒙助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国际人士热议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为中希合作注入新动力——希腊各界热议习近平主席署名文章
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 | 张新颖
专访:中巴是“遥远却又熟悉的伙伴”——访巴西汉学家特谢拉
父亲车祸、母亲肾癌、孩子心肌炎……人生太难,就去医院看看:生活哪有胜利,活着意味一切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丨开放的故事讲不完——海南开放再“提速”
什么是“人与剑”至“剑与禅”的人生体悟?《宫本武藏全传》中的日本武侠世界
曾一句话触动施一公回国,又研发抗癌新药获批在美上市,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的人生到底有多牛?!
上海国际童书展落幕,为何许多小读者和出版人恋恋不舍?
浅议费明君的译著
澳大利亚鲍鱼、挪威冰鲜三文鱼、爱尔兰生蚝……进博会——消费升级的需求
经典电影《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再度热映——那一隅之地,却是他的海阔天空
由胡食文化到稻米文明——从热门影视剧中的美食谈起
总书记关切开放事 | 带来“民生新获得”——透视身边的开放
“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评论员观察) ——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创新
美颜滤镜,比“照骗”更可怕的是人生失焦
人生动人风景,莫过于生命两端的对话!上海最新14家医学伦理实践基地公布
在小剧场里,孩子们从音乐剧中发现最好的自己,尝尽戏剧人生
【不日记】“人生最容易相逢那不速的斜阳” | 陈子善
今天是路遥的生日,典藏版《路遥全集》出版
李敬泽:路遥的伟大,是每一个中国人读出来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