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句话触动施一公回国,又研发抗癌新药获批在美上市,百济神州创始人王晓东的人生到底有多牛?!
今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中国企业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泽布替尼”,以“突破性疗法”身份,“优先审评”获准上市,预计未来几周内在美国进行销售,目前定价不明。这一批准比FDA的预定回复日期早了近4个月。
提到百济神州,就不得不提他的创始人王晓东。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曾说,是王晓东的一句话促成了他的回国决定,王晓东身上三个代表性标签,一是“细胞凋亡领域几乎无可匹敌的人物”、二是“改革开放后获美国科学院院士的中国第一人”、三则“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
王 晓 东
北生所所长
中科院外籍院士
百济神州的创办者
41岁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轮值主席
“我做事想事,有点不拘一格。”
1980年参加高考时,因为“不拘一格”,不喜欢死记硬背,王晓东的有些科目分数并不高。
时英语还不算高考的主要科目,王晓东却在整个考区得分最高。虽然只能折算30%,貌似有点吃亏,可是王晓东说“我喜欢英语,我不在乎”。
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本科生后,王晓东学得很认真,也追求过高分——大学一、二年级时,所有的专业课都在90分以上。
可后来发生了一件让王晓东很“受刺激”的事情——他发现考高分原来是有“捷径”的。
在临近期末考试老师答疑的时候,有同学去套题,并从老师回答的蛛丝马迹中揣测考试会考什么,不考什么。结果,平时学习非常勤奋的同学,可能分数还没有走捷径的同学分数高。
“这个标准不对,不能反映真正的水平。这样的考试没有意义。”王晓东说。
他觉得分数没有那么重要了。到了大三,王晓东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读英文原版教科书上。这次他有了个新的目标——CUSBEA。
当时在中美两国留学渠道还不通畅的情况下,美籍分子生物学家、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吴瑞发起了这个项目,旨在选拔优秀中国学生赴美国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CUSBEA始自1981年,于1989年结束,共有422名中国学生赴美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
CUSBEA用的是哈佛大学一年级研究生考试试卷,考试内容是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所以试卷用的是英文。王晓东很轻松地考过了,秘籍就是“原版的英文教科书”。
那是77级的师兄师姐在参加第一年的CUSBEA考试时复印的。现在看来颇有些传奇的味道:据说全北京当时只有6本教科书。北师大77级学子在晚上,找到有复印机的地方,复印了一个晚上。
这本书成了“宝典”在生物系流传。大三的时候,“宝典”传到了王晓东手里。那个假期,他背着一书包的“宝典”回了河南老家,看了一个假期,并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
1985年,王晓东赴美留学,1991年,在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王晓东来到了同校的分子遗传系,跟从198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约瑟夫·戈尔茨坦和迈克尔·布朗从事博士后研究。
两位诺贝尔奖得主选择王晓东的过程颇有戏剧性:他们给王晓东的博士导师打了一个电话,就问了一个问题:他是个好人吗?
然后,王晓东就得到了这个博士后的资格。
在这里,王晓东真正学到了做科学的精髓:无所畏惧。
到1995年,王晓东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从事细胞凋亡方面的研究。
在这里,王晓东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他创造性揭示了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凋亡通路,首次发现了线粒体作为凋亡控制中心的分子机理,把细胞凋亡由线粒体的上游调节和下游执行通路连接起来。这彻底颠覆了一直以来对于线粒体提供能量和代谢场所的传统认识,对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意义非凡。
2004年4月,41岁的王晓东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两年后又获“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
彼时王晓东最为人熟知的还有另一个形象——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NIBS,简称“北生所”)创始人兼所长。
2003年,王晓东应邀回国创办北生所。他谈及此举的客观效应:一是要证明中国也可以建立全世界顶尖的科研机构,二是当真正做到前沿以后,一些靠宣传和忽悠的科学家主导中国科学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小。
北生所坐落于北京昌平生命科学园,是由科技部会同中编办等七部门和北京市政府联手组建的一块科技改革试验田,更是人口相传的现代化科研天堂。这里主要的科学家要求全球公开透明招聘;足够吸引力的科研经费;打破科研“铁饭碗”,采用全员聘用制,五年内不问成绩,充分给予科研自由等等。
除了“无为而治”,王晓东更将平等的对话机制进行到底。有媒体讲到过这么一个故事,一次王晓东和一位朋友到食堂吃饭,落座后朋友诧异“为什么都没人向你行个注目礼”?王晓东说:“在这没有人把我这个所长当回事儿。”
可正是这样的氛围,创造了又一个“顶级”。
“这里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绝好的成功尝试。世界上没有任何其它研究所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国际科研领域占据如此重要的席位。”这是2008年12月,由1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美国科学院院士、2名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和1名法国科学院院士组成的国际科学指导委员会,对北生所的评估结论。
以前做的事情应该尽快忘掉,永远往前看
在北生所期间,创业的想法一直萦绕在王晓东的心头。尤其当亲朋好友经常问及“你有没有更好的癌症治疗方法?”时,这种念头更甚。
2010年,缘于一次聚会上与欧雷强的相遇,王晓东的创业故事便开始了。
欧雷强专注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又深谙企业运营之道,在美国医药界颇有名气,而彼时他刚刚离开被PPD收购的保诺科技。
两人一拍即合,创业黄金搭档也由此出现。2011年初,百济神州诞生。这家立志做全球最好抗癌新药的公司,。2011年初,百济神州诞生。这家立志做全球最好抗癌新药的公司,。
而强手如云之中如何做到全球最好?百济神州给出的答案是:高打高举。
战略上,不独攻一种药物,而是双管齐下从靶向和免疫两种疗法切入,10多个新药同步布局研发。战术上,重金从默沙东、辉瑞、强生等跨国企业中聘请管理、研发骨干;投资亿元购置全球最好的仪器设备,建立一流实验室。
“我们组建了50多人的药检团队——即便是最知名的跨国制药企业,也没有这么大比例的人做药检,”这更是王晓东颇为骄傲的一点。
只是新药研发本就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一如许多初创公司,。一如许多初创公司,。
好在这时德国老牌制药企业默克递来了橄榄枝。
不过在王晓东眼里,真正脱胎换骨的转变是在2017年。这年7月,新基公司以13.93亿美元获得百济PD-1在亚洲(除日本)之外的全球授权,并以1.5亿美元溢价收购百济5.9%的股权。
几乎一夜之间,百济神州股价由40多美元垂直拉升至70多美元。此后,这家中国企业股价一度涨至10倍,市值超百亿美元。
到今天,这家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企业,已被认为是中国创新医药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经典样板。
“以前做的事情应该尽快忘掉,永远往前看,”王晓东仍在续写着顶级科研的商业化故事。
当然在繁忙工作的间隙,他也会想起被自己忽略的家人,或有感而发,或在父亲节这天,伏案而写,“一人静静地坐在初夏里也已早起的阳光中,脑子里不自觉地想的,全是那个让我荣升为父亲的人”。
更有趣的是,据说近年来王晓东或为打破科研沉闷气氛,一改内敛朴素,时有跳舞“大作”问世,如《生科的意义》,再如你不会想到的《小苹果之狗血基情版》。同行惊呼“做学问和跳舞,都只服晓东一人”。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任荃
来源:综合自中国科学院网站、科学网、知识分子、光明网、E药经理人、BioArt、药明康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