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成园,“爷孙同堂”
“上海树王”的古树名木编号是“0001”,地位不言而喻。它出生时,西安仍唤作长安,李白刚乘舟辞了白帝城,草堂里还未现浣花夫人的身影。“树王”不仅寓意银杏树之王,更代表着上海古树界之尊,有“六朝文物”之称。
86岁的园林专家蔡秋芝,与“树王”打了60多年交道。据她介绍,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上海已认定这株古银杏是“树王”,各级政府想方设法保护它。1983年颁布施行的《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是国内首次制定的相关地方法规,规定古树名木应统一登记、编号、造册,建立档案,并竖立明显标志。不久之后,相关部门为“树王”挂牌立碑。
千年古树的生命力令人震撼——高24.5米,胸径6.5米,冠幅硕大无比,树根分布好几亩地。夏季的浓郁树冠庇荫了一大片地面,深秋的满树金黄叶片又是另一道壮丽景观。“树王”是公银杏,所以不结白果。
守护它的人们一直在努力着。在1200多年的树龄里,它历经古寺禅林、荒郊野外、农田围绕,如今就地保护。
蔡秋芝讲述,2002年,嘉定区决定在这里辟建公园,动迁28户农户,拆除168间住宅,腾出6160平方米,又划出7200平方米农田,为古银杏打造更适宜生长的家。两年后,当地拆除150平方米养鸭场,再扩大农田,保留水面,公园面积增至2.06公顷,免费向公众开放。古树管理部门在保护它的同时,还在周围栽种了一批新银杏树,寓意多子多福,爷孙同堂。
最大树洞能容纳五六岁孩童
树木有“十树九空”的特性,“空”是指树洞,古树的养护难点在于树洞的防腐。
“树王”身上有23个洞,最大的洞能容纳五六岁小孩。2006年起,李军开始照顾“树王”,首先对树洞进行“大保养”——剔净洞里的腐肉,为表面刷上桐油防腐防水。他把三桶桐油提炼成一桶浓缩油,给所有树洞仔仔细细刷了13遍,之后每年夏季固定刷一遍。
树洞上附着两层网,一层细网,筛除寄生植物的种子,以免侵占“树王”生存空间;一层粗网,起到支撑作用。铁网上再搭个不锈钢板遮雨棚,挡住绝大部分雨水。
近些年,气温变化带来新的虫害困扰,卷叶蛾、木蠹蛾对叶子有一定的杀伤力。李军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钻研天气变化带来的新课题。
随着养护技术的日新月异,“树王”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掌握。水位监测探头每天上报地下水位变化,人工巡查再加上树木雷达探测仪的“双保险”,能摸清根系的分布状况,公园方还为“树王”完善了防护栏,安装了避雷针,用“园中园”的管理方式给古树制定了造访时间,还古树一片安宁。在李军看来,“树王”和这片土地磨合了1200多年,早就形成了深层默契。除了必要的抢救、复壮和维修,不需频繁接触,任其自然生长,有信心把“树王”平平安安地交给下一代人。
典籍文献里藏着古树年龄秘密
古树是历史变迁和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是有生命力的文物。
古树和名木常作为词组出现,概念有所不同。100年以上树龄的树木被纳入古树范畴,树龄为80年至99年的树木被称为古树后续资源。名木资源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观赏与科学价值或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根据《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实行的分级保护制度,名木以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为一级保护;树龄在100年至300年的古树为二级保护;古树后续资源为三级保护。
园林专家介绍,上海古树名木库会根据其生老病死进行动态调整。经严格鉴定,去年底,上海新确认44株树木为二级保护古树,80株树木为古树后续资源。目前,上海共有1600多株古树名木,以银杏、罗汉松、香樟、广玉兰居多。
树龄鉴定也是一门学问。李军介绍,目前业界首推文献追踪法,通过查阅地方志、族谱、历史名人游记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获得相关的书面证据。“树王”的年龄鉴定借用此法,在六个朝代文献均有这株古树的记录。其他鉴定方案还包括CT扫描测定、胸围判断、针测仪测定、年轮鉴定、访谈估测、碳14测定,园林专家按先后顺序优先原则,选择一种合适的方法进行树龄鉴定。
作者:本报记者 史博臻
摄影:本报记者 邢千里 袁婧
编辑:张懿
责任编辑:张懿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