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突破高龄手术禁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成功为多名百岁老人手术

2019-11-18信息快讯网

不断突破高龄手术禁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成功为多名百岁老人手术-信息快讯网

▲于晓巍主任看望手术后的百岁老人

人生活百岁已不易,还要经历手术,伤筋动骨,真是难以想象。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最近发生的事却告诉大家:老观念可以改改了。今年,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不断打破高龄手术禁区,连续为多名百岁老人成功进行复杂骨科手术,令百岁老人在人生马拉松上再获“补给”,安详金色晚年。

“螺钉打在骨松骨头上,就像打在沙土上”

曹阿婆今年101岁,原来身体一直很健康,有天走路时不慎滑倒,骨折了。

家人带着阿婆去了不少医院就诊,但因为年龄大、风险高,医院均不建议手术,可眼看婆婆疼痛难忍,子女将老人转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希望寻找治疗的可能。

由于疼痛实在剧烈,老人家入院时很痛苦,无法翻身,精神状态也变得很差,家属很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对完全治愈也不敢抱太大希望。

“接诊这样的百岁老人,手术难度大,我们也确实感到如履薄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骨科主任于晓巍说,病人年纪大,骨质疏松非常严重,再加上是粉碎性骨折,因此骨折的复位和固定难度很高。

他形象地说,“螺钉钉在普通人骨头上就像打在水泥墙上一样牢固,但钉在骨质疏松的骨头上就像打在沙土上一样;加上老人合并有心功能减退等慢性疾病,麻醉及手术治疗的风险相当大。”

选择手术,还是保守治疗?这个选择摆在医生面前,也摆在家属面前。

对百岁老人来讲,确实经不起折腾。为此,很多家庭会为老人选择保守治疗。

可是,保守治疗需要持续牵引,卧床至少两个月,期间可能出现褥疮(俗称“烂屁股”)、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一系列并发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尤其是髋部骨折,有研究表明,老人髋部骨折的五年存活率只有20%。

髋骨骨折因而被称为老年人的“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部分老人在发生髋骨骨折后,健康状况急转直下,有的会在极短时间内死亡。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年骨折日益常见,能否给老年人一种新的可能?市六东院骨科团队经研究讨论认为,保守治疗并非曹阿婆的最佳选择。

谢谢医生!让妈妈再次拥有行走的能力

鉴于病情的复杂性,市六东院骨科团队第一时间邀请麻醉科、心血管内科等多科室联合会诊,进行手术评估。这期间,医生跟病人家属进行过多次沟通,取得了家属的充分信任。最终,患者家属决定尝试手术治疗。手术团队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决定为老人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

为减小麻醉对老人全身状况的影响和缩短手术时间,麻醉科采用了神经阻滞麻醉,麻醉过程平稳,手术历时一个多小时,顺利完成。

术后X线片显示,老人的骨折复位良好。手术团队和家属提着的心这才放下来些。

“阿婆,怎么样,下地走走疼吗?”术后第一天,骨科病房里,护士长杨娟已扶着迫不及待的曹阿婆尝试着“走几步”。

术后第二天,曹阿婆已可以在床上进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还可以翻身、坐起,并在拐杖辅助下下地活动了。告别疼痛的折磨,老人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看到老人这么快恢复行动能力,家属对医护人员特别感激,一个劲地说,“谢谢医生,让我妈妈再次拥有行走的权利。”

在临港实现“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这不是于晓巍主任团队接治的第一个百岁老人了。就在今年4月,在多学科协作下,市六东院骨科为100岁的陆奶奶成功进行股骨粗隆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后,老人在床上可以自己翻身,用助行器可辅助行走。当时,陆奶奶的儿子看见母亲恢复地如此好,也是感慨万千,连连道谢。

于晓巍注意到,这些年病房里的高龄老人逐渐增多——有百岁老人,八九十岁的老人更是不少。他总结,家属理解、绿色通道、麻醉配合、微创理念、护理康复,是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成功的五大要素。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百岁老人已增至2657人,最高寿者112岁,女性占75%。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病理基础主要是骨质疏松,一旦发生骨折,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为此,市六东院骨科建议,老年人一定要积极规范地进行骨质疏松的防治,同时注意预防跌倒。一旦发生髋部骨折,应积极预防骨折引起的褥疮、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如果条件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早期行肢体活动,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从2012年开业至今,市六东院已走过7年光阴。院方表示,作为承载临港新片区人民生命健康重托的东院人,将持续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能力,让这里的奋斗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作者:唐闻佳 王心璐
编辑:沈湫莎
责任编辑:顾军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上海百岁寿星榜揭晓!112岁女寿星摘得“第一寿星”,百岁老人“后备军”继续增多
名医与共和国共成长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柴益民教授:显微外科显真情,断肢再植有传人
全球最细胰岛素注射针来了!近百岁低调日企期待在进博会“一鸣惊人”
临港新片区医疗联合体党建联盟启动,推动市六东院与东四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密联系
从灵芝中筛出糖尿病潜在新药,人工智能分析泌尿结石,岳阳医院两项一等奖惠民生
所有人都会老去!要不是这些热心民警,这些老人的结局或许会很让人揪心
“有一颗中国心的巴西老人”期待金砖峰会
父亲车祸、母亲肾癌、孩子心肌炎……人生太难,就去医院看看:生活哪有胜利,活着意味一切
1966年的上海户口转去哪里了?76岁老人叶落归根遇难题……
市中心开出社区长者食屋,老人点赞:性价比高
从蹒跚学步到昂首阔步,上海六院医生自主研发智慧测力装置让骨科康复不再毛估估
进博会上,徐矿总医院“寻宝”的这辆救护车,将为抢救患者按下“快捷键”
3000公里外的手术如在眼前,沪滇高清AR远程手术让两地医生“面对面”交流
快讯!港媒:被暴徒扔砖击中头部的七旬老人离世
4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近30%,龙华医院“中医健康直通车”直达社区
特朗普突然进医院?!白宫发言人“辟谣跑断腿”:没人比他更健康!
AI+场景应用设计、区块链解决方案……320名选手角逐“上海服务”专场竞赛
太难了!杭州一小学开家长会,老师要求家长把孩子的期中考试卷做一遍
老人选择去哪里过冬?除了温暖,交通和医疗条件同样重要
社区餐桌让老人们“乐胃”又暖心
急诊留观现“千岁病区”:上海首个寒潮来袭,医院迎来就诊“小高潮” ​
应接不暇!申请到这家医院受训的洋医生要“取号”排队,上海胸科医院凭啥这么牛?
车祸意外发现罕见瘤,150天煎熬九死一生,手术中出血4000毫升,医生直呼“太难了!”
“智慧医院”新添智慧楼,国内首个5G+智能机器人管理系统落户仁济医院
感人!37分钟紧急救治,医生飞机上用嘴帮老人吸尿800毫升
感人!37分钟紧急救治,医生飞机上用嘴帮老人吸尿800毫升
整整37分钟!万米高空医生用嘴吸出老人膀胱中800毫升尿液
本周末,上海各大医院要招聘啦
12岁女孩肿块比脸大!面对父母不辞而别,复旦儿科用“杂交手术”为她带来新生
“2019年Fukushima浦东神经外科颅底手术论坛”在上海举行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患者异地就医愈加突出……现代精神专科医院建设必须兼顾“建高地”“补洼地”
爆哭!马上手术了,主刀医生突然匆忙离开,患者家属紧张不已,真相竟是……
援滇一年,他在金沙江畔帮群众解决了不少骨科难症
浦东人民有福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浦东院区)就诊信息都在这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