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发布:不做百老汇的“海外票仓”,要唱出上海最强音
“音乐剧市场正在上海汇聚形成井喷之势。”这是业内公认的观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音乐剧演出约3000场,票房收入3.43亿元,其中有58部剧目在上海演出,占全国演出总场次34%,明显高于国内其他城市的音乐剧演出数量和场次。与此同时,原创华语音乐剧的数量及品质逐年上升。
为了迎接新时代新发展,推动中国音乐剧产业更上层楼,“演艺大世界——2020年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昨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发布。延续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音乐剧发展论坛、音乐剧歌曲大赛等节展活动外,国内首家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宣告成立,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将对标国际补足原创音乐剧发展短板。“不再满足于做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的‘海外票仓’,集文化环境、演出人才、市场规模等诸多优势的上海,进一步优化整合后不断出人才、出作品,必将唱出属于自己的‘最强音’。”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剧系主任安栋的发言,道出上海音乐剧工作者们的共同心声。
提振原创能力,联合优势打造“上海出品”
“近年文化建设中,上海总产出和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很多情况是‘上海出钱’。而在蓬勃新兴的音乐剧领域,上海作为‘最懂’音乐剧的城市,不仅演出市场最大、演出频次和质量最高,也是音乐剧人才培养最集中、最成规模的地区,很有优势打造‘上海出品’。”安栋说。
今年,文化广场出品的两部中文音乐剧巡演已经走过全国26座城市,明年还将有四部作品继续全国巡演。“我们一直以做国际大戏、市场化运营的收入支持原创音乐剧的发展。”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在发布会上表示,经过八年积累,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共献演了36台95场演出,2019年的两部展演作品荣登当年上半年票房前十。展演季的主旨也逐渐从扶持培育转向“为观众精选好戏”,明年二月至三月将继续推出6台13场原创华语作品。
从最初搜寻原创剧目参与展演都困难,到如今原创音乐剧纷至沓来,展演季见证了本土音乐剧的前行。为继续解决原创能力不足的行业痛点,第二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也将从12月起,面向整个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剧本征集,寻求生产立体的、全方位的产品线和产品层次,尝试粘合产业链上下游,为国内音乐剧长远发展蓄力。
虽然作品影响力和票房暂时无法与引进国外大制作媲美,原创是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陶辛表示,孵化计划回归艺术本身、集聚人才,从土壤培育、人才培养着手,帮助年轻的创作团队凝练创意,与观众、社会和产业积极互动,将为行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夯实基础。12月7日,在首届孵化计划中脱颖而出的三部作品《对不起,我忘了》《南唐后主》《生死签》也将公开亮相,呈现一整年来的蜕变与成长。
搭建交流平台,让“戏码头”反哺人才培养
根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专业剧院共举办音乐剧演出292场,吸引观众28.7万人次,剧场票房收入6152.63万元,在11个剧种中排名首位。音乐剧已然成为上海文化演出中重要的细分市场。其中,演艺大世界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占比全市近71%;而上半年音乐剧剧场票房排名前十的剧目中,有六部落地文化广场。
不少专家表示,基于目前的音乐剧市场热度,上海不能仅仅成为美国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的“海外票仓”,更要让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戏码头”夯实上海本土市场。由于专业起步较晚,有长期一线创作和演出经验的音乐剧师资力量对国内院校来说十分稀缺,交流平台的搭建,将有望弥合专业教育领域和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解开人才匮乏对音乐剧行业发展的桎梏。
经过一年的孵化计划试水之后,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围绕音乐剧的理论研究、音乐剧的原创孵化、音乐剧的人才培养、音乐剧的制作营销四个板块,探索建立平台化多方协作的音乐剧“产学研”模式,挖掘并培养中国音乐剧新生力量。
通过这一平台,未来引进音乐剧到上海不仅奉献演出,主创们也能走进院校分享职业经验,充分发挥“戏码头”的溢出效应。“百老汇演职人员和欧美教职员工有成熟的工会体系,会频繁发布两边的演出和教育信息;一线演员档期有空时,就会走进院校教学;英国市政厅音乐学院紧挨着伦敦最大的剧场,学生也会在剧场没有演出时走进剧场演出上课……”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舞蹈学院执行院长乔迁认为,学习国外成熟模式,横跨产业和教育领域搭建人才信息互通的平台,也将促进音乐剧人才库的建立,提高人才供给与市场契合程度。
此外,上海戏剧学院音乐剧中心主任王洛勇指出,整合更多资源也有望降低高校参与原创音乐剧制作的成本,给原创力量发挥才华和活力的更大舞台,未来将给观众带来更多的高质量演出。
作者:吴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编辑:吴钰
责任编辑:邢晓芳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