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

2019-12-08信息快讯网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寒风,围巾,哈气,拥挤的车辆还有对面西饼屋传来的阵阵糕点香,装饰在长江剧场门口,在已经是12月初的上海中显得尤为的亮眼。日前,昆剧《桃花人面》在首届中国小剧场西区展演暨第五届“戏曲·呼吸”上海小剧场戏曲节进行的第八天如约而至,门口的观众有的相互寒暄着,表情看起来都充满了期待,有的焦急地看着手机,似乎是在等待同行的伙伴,有的认真的看着手中的宣传册,对作品进行功课;有的则是美美的摆好造型,跟剧照进行合影留念….笔者有幸能够观赏此剧,怀着一颗好奇的心,进入了长江剧场3楼的黑匣子……

至深至浅,至近至远

真的会错过吗?

我去路是你的来路:我,书生崔护,那次清明出行因口渴叩门求水,与叶蓁儿桃花树下初次邂逅,但因公职在身,不得不仓促离开。日后,她一颦一笑久久不能忘却,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只是梦里南柯,既是良缘何必犹豫再三,便去城南找寻,却遍寻不遇,桃花依旧却不见一人,便在门上题诗一首:“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果若你回时惊见,也应知俺今时留恋。

我来路是你的归路:小女二八,名唤蓁儿,至今未得良缘,长对东风空自怜。一日,突遇书生崔护叩门讨水,心生爱慕,只恨一面之缘,千言万语难张口。日后,思绪难平,泪渍花容破,只愿得日后终相遇….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竖琴颗粒感的拨奏中交织着大提琴浑厚丰满的旋律,萧的悠长加之古筝急促的滑奏为剧目奏画了意味深长的旋律尾声,几片桃花伴随着幽静深远的旋律缓缓落下,在崔护题下千古名言后,在归路中会不会遇到匆匆来迟的她呢?不同于原版圆满的故事结局,这次开放式的故事结尾,将观众带进了无限的想象中…

在我看来,不会的,他们终会相遇。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再创内容

这是一场由年轻人创作的新的昆剧,这一届小剧场戏剧节中昆剧的内容选用了大众比较熟知的明代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为题材进行了一定改编,这是一个美好曲折的爱情故事,书写着人们对于爱情的向往与憧憬,体现着当代年轻人对于古代爱情故事的诠释与思考,解读着当代青年对于传统剧目的尊重与创新。《桃花人面》在昆剧的表演形式中尽显“呼吸”之意蕴,突破桎梏,《桃花人面》与昆剧独有的典雅古朴,形式完善精致相契合,讲故事婉婉道来,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特征。

难在匆匆一面,只缘梦里南柯。对于《桃花人面》的故事来说,更多的是表达的是一种爱情的邂逅,思绪意难平,美在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想象中,但是在剧中做了增加情节的处理,他们把这种想象当作人物情感的向往,是整个剧有了情感的牵引线,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得主动了起来,情节的扩充使得整个故事性更加的严谨和饱满,满足了观众对于美好结局的向往,也丰富了剧目的发展,也许这就是当代青年对于古代爱情故事的诠释,对于创新昆剧的思考和改良。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一颦一笑,尽显台下功底。在这首剧目的声乐表演非常的丰富,无论是两位青年演员的唱功,还是剧中对于声乐唱腔的编排与把控,在特征上兼备了抒情性、叙述性以及戏剧性。女生的唱腔细腻委婉,尽显昆剧之细腻典雅的风格,高低音区转换自如,笔者觉得可贵之处在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心绪,扮演者张莉都可以加以自己的情绪变化给自己的唱腔增添不同的调味剂,比如第一幕的女声独唱,演员张莉更多的运用了拖腔的技巧,圆润上扬,表达了一位闺中女子焦急等待对镜自怜但是却相信中有爱情降临的期许;崔护的扮演者胡维露,在整场演出如此高体力消耗的情况下,可以做到每一幕都气息十足面不改色,唱腔的处理上可以做到逐句咬字清晰,可以看得出具有很扎实很深厚的功底,着实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抒情性的唱腔分散在剧目的不同位置,有时温柔如玉却不失柔中带刚,面对眼前的妙龄女子小心翼翼却又怕言出不逊错失良缘;有时哀怨并带有长长的拖腔,悔恨曾几何时的离开,又透着满心的欣喜与思念。

相比之下笔者认为,亮点在于剧目的扮演选择了由女扮男,女性柔长的声线细腻特点更加的贴合了崔护在剧目中丰富的情绪变化,能够更准确细腻的拿捏角色的形象。柔中带刚,即展现了新时代的女性特点又很好的诠释刻画了剧中的角色。

中西结合,心灵与想象的二度空间。昆剧属于曲牌体音乐,《桃花人面》也是由多个曲牌连缀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在几个曲牌之间加入了过门音乐的穿插,除了民族乐器古筝、笛子、萧之外还加入了西洋乐器竖琴和大提琴以及小型排钟共同演奏,过门音乐以空灵的小型排钟开始,伴随着舞台的灯光的减弱彷佛将观众带入了无限遐想,竖琴颗粒般的拨奏伴随着大提琴低沉饱满的音色,将浮躁的心逐渐沉静下来,仿佛在诉说着蓁儿与崔护心生爱慕却遗憾邂逅的心理语境,之后加入了萧与古筝的演奏,不同于竖琴与大提琴的凄凉与落寞,两种音色的音响的交叉演奏更多的一种明亮与幽静,仿佛是蓁儿与崔护的对话一般,古筝急促的滑弦似崔护焦急的寻找蓁儿,而悠远的箫声好似蓁儿一袭长裙手飘飘握一枝桃花,在树下安静的等待着她的情郎,渲染了一种幽静的中国古风。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如果说在过门音乐的开始观众被大提琴的音色拉入了“西式”的沉思,那么我敢确定萧的出现必然让观众回归到了中国传统古色古香的精神境地。在中国传统戏曲音乐伴奏中加入西洋乐器,笔者看来是这是一场心灵与外在的双重交流,因为我国部分民族乐器的音色在演奏中会运用一些的润腔手法使乐器的音色更加的贴近于人声,表达人物内心的细腻情感,而西洋乐的更加倾向于优美浪漫的旋律线条,让听众进入无限的臆想中,侧重于内心深处的情感独白…如此设计巧妙用心的配乐构思,真美。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当昆剧走入21世纪

黑匣子:哆啦A梦的传送门。刚刚走进黑匣子的我, T台的舞台设计加之快与舞台同为一体的两侧的观众席,本以为进错了场次,但是定心一看挂在半空中的桃花枝,四周围绕着古色古香的屏风,无一不渲染着中国的传统古韵之美,正是昆剧《桃花人面》的布景现场,舞台两侧的已经就做了满满观众,本以为会有一些年长的长辈前来听戏,却不曾想观众席中会有不少穿着时尚打扮精致的年轻人,相比之下他们的眼神中并没有当代年轻人的浮华,更多的是多了几分从容与沉稳,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着审美与考量。在剧目开始之时,印证了之前落座时对于位置上的优势的思考也感受到了舞台设计人员的用心,在舞台的二度呈现上,本剧特意创新打造了可以移动的270度的表扬空间,演出时,通过背景屏风、多媒体、灯光以及观众席的左右错动等设备等多点联动,让我们仿佛亲临其中,不像是一个看戏的观众,更像是一个身历其境蓁儿与崔护爱情的邂逅却不会被发现的旁观者,融入在戏中,随他们一起欢喜一起忧,营造出无限的视野空间,让现场更加的具有沉浸感。另外通过观众席位置的左右的错动,我们可以从不同视角注到每一个我们需要去关注的重点和新奇之处,置身于那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中。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小细节,大真相。在表演的表现形式上,他们在发饰与服装上的变化等一些细节上做了很好的处理,贴合了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情感方向与心中诉求,并且与舞台灯光背景很柔美的契合,给观众以美的但是并不重复的视觉体验。蓁儿的一袭青衣缓缓出场,头扎两股小辫饰于胸前,清楚的吻合了蓁儿这个闺中女子,心中惦念着期待着心上人到来,却又不知何时会出现,以一种青涩可爱的形象展示给观众,之后在桃花树下邂逅了书生崔护,心生爱慕之情,在第四幕中便更换了杏色的衣服,头发由两股也变成了一股,从视觉上展现了蓁儿此时已有心事,难在一面之缘一见件留情,千言万语难张口,匆匆一别却不知心上人何时再来,心中忧思重重却又满载欢喜复杂的心理活动。

如果说《桃花人面》选择了以昆剧为表演形式,那么戏剧节的小剧场则是当代青年为我国传统民间音乐艺术注入新的血液,让我国传统戏曲文化跟随时代的潮流,一直延续下去。

戏曲·呼吸 | 观昆剧《桃花人面》:至深至浅,至近至远-信息快讯网

在笔者看来,在整场演出中无论是从舞美、灯光、场内设计、还有昆剧艺术表演,都体现了当代年轻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态度以及理解,小剧场的开设是为了更多的吸引当代青年的参与与观看,放下对传统戏曲的固有的执念与抵触,在当下的现代生活中,现代青年似乎已经习惯了接受快节奏的生活状态,然而我认为小剧场很好的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用年轻人的态度,在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良,让它慢慢的与我们的生活向契合向靠近,吸引广大年轻人的目光从而去关注它喜欢它,让我国的传统文化时代的发展中更好的流传下去。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现代版的昆剧相比原汁原味的昆剧,多了一层现代的浮华与装饰,少了一份沉稳与从容,那么有时会思考为什么我们一代代不能改变我们自身的接受能力去欣赏和靠往它,而是需要它接受时代的洗礼来迎合我们喜爱,这似乎是我们当代年轻人都应该反思和思考的一个问题。当然这只是笔者的拙见,作为一个当代的年轻人,理应承担起这种“重担”,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去接受它享受它保护它传承它。

作者:王君宇

图片:主办方供图

编辑:王筱丽

责任编辑:柳青

*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