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黄金时代”国际影响力
■高健
最近一段时间,大西洋两岸颇有默契地展开了一场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舆论围剿,大有一副要把中国经济“说死”的架势。然而,中英关系迎来黄金时代的局面,无疑是给了唱衰中国的西方政客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英国外交风格的总体特征与基本取向是实用主义,没有永恒的朋友或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毋庸讳言,卡梅伦政府向中国靠拢,不仅要顶住美国的巨大压力,更要面对议会与党内为数不少的指责与攻击。然而,卡梅伦的政治风险越大,越说明中国不容置疑的日益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我们应该承认,英国以一个岛国之力在19世纪成为称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国”,的确不是偶然的,这种从实用主义与经验主义中锻造出的智慧,倒是应和了中国人的一句至理名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据笔者观察,卡梅伦政府与中国合作的愿望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强烈,奥斯本特意前往新疆考察,就暗含着双方未来合作极大的想象空间。中英进入黄金时代,西方充斥着冷战思维的顽固派认定为“背叛式”的英国外交,其内涵的深刻寓意与深远的国际影响还需要更多说明吗?中国衰退论到此为止吧。
中英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最先受到波及的毫无疑问是中欧关系,这一变化的“巨大”影响相信很快就会到来。毋庸讳言,虽然中国积极致力于发展与欧洲所有国家的双边关系,中欧关系的主导因素是中国与欧盟三驾马车的双边关系。作为西方发达国家,英、法、德等国虽然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但是内部社会结构与外部国际地位具有“高度同质性”。欧盟三驾马车当前最为深重的社会问题是内需严重乏力、民众生育意识不强、人口高度老龄化、移民冲击带来的社会问题有增无减、社会意识形态混乱等。带头大哥自身尚且勉强度日,欧盟的前途可想而知。由于各种利益诉求根本无法取得统一,欧盟陷入了创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合法性危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欧洲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中英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对于欧洲自身发展与中欧关系的影响是多面的。最为直接的一面,中英全面合作为中欧全面合作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受冷战思维的制约,虽然中欧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诸如高科技领域合作、敏感领域投资等方面一直没有明显突破。饶有趣味的是,中英双边关系在以上诸多领域恰恰取得了“有针对性的”进展,双方签署了包括欣克利角核电项目在内的多达400亿英镑的合作协议,中国华为公司出巨资投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所商业研究项目。中英双边关系的新高度对于海峡对岸的欧陆国家具有不可估量的示范效应。因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一再向媒体暗示,中欧之间将会有高层密集访问绝不是随便说说的。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讲话最后特别指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相信大家都懂的。
中英关系的重大突破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必定会对欧洲格局带来更为深远的变化。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隔阂绝不仅仅是一道海峡,更为重要的是文化上的差异与切身利益的考量。英国一直被视为欧盟的“坏小子”,因为英国始终不认同德法主导的欧盟在欧洲事务中的政治领导力,只是将欧陆视为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是否脱欧的大讨论中,支持留在欧盟的一方最为有力的论据就是欧盟是英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失去欧盟成员国地位意味着英国在对欧贸易中将失去享受众多优惠政策的机会。试想一下,如果英国全方面拥抱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英国国内舆论在对欧态度上会有什么变化呢?如果英国在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空间得到极大拓展,其在欧盟内部讨价还价的实力至少大为增强,势必会对中欧关系的变化产生隐秘而又微妙的影响。
中美欧的三角关系,随着中英黄金时代的到来,会出现一系列结构性变化。如果拉美是美国外交的后院,那么欧洲就是美国外交的自留地。对于美国外交战略而言,欧洲在冷战时期的地位自不待言,即便是在当今时代,美国在国际事务中最为重要的战略同盟依然来自欧洲。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英国一直被视为美国在欧洲的“特洛伊木马”。美英在军事和情报领域建有长期稳固的共享机制,斯诺登披露的美国窃听计划不针对英国,应该是彼此无话不谈;去年底,为了维护美英金融地位,两国银行业联合举行跨大西洋银行“破产演习”;奥巴马重要幕僚吉姆·梅西纳同样服务于英国保守党……这些还不够说明英美关系的特殊性吗?
因此,众多西方媒体炒作英国大力发展中英关系是对美国的“背弃”,这种说法并非没有道理。问题在于,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英国要摆脱自身的社会困局,恐怕别无选择,因为中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中英关系会否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