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托临港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张懿)上海昨天宣布,将举全市之力在浦东新区临港地区推动智能制造,希望到2025年,临港能以“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姿态,向全球输出该领域关键技术和服务,并集聚全球资源孵化智能制造创新成果。
为此,上海将成立市级层面的智能制造中心领导小组,由财政出资50亿元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投资临港的智能制造企业最高可获1亿元扶持。
昨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包含6方面措施、共24条的临港智能制造“行动方案”,以及10条相关“配套政策”。这两份文件内容翔实,几乎全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干货”。简单说,就是针对智能制造产业链和创新链的缺失部分,通过功能性平台建设、加强金融支持、强化人才保障、推动产业发展等措施,使得临港能在国内率先成为智能制造产业聚集和应用的示范基地。
智能制造正成为重塑全球经济发展格局、重构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的核心因素。今年,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出用30年、分“三步走”,使中国制造业跻身世界第一梯队。在此背景下,上海依托临港打造智能制造中心,是顺应全球大势、对接国家战略之举。
制造业一直是上海的优势产业,理应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提供重要支撑。在今年5月发布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22条”政策,就提出要在临港、张江、紫竹、杨浦、漕河泾、嘉定等六个重点区域打造“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的目标。事实上,昨天公布的“行动方案”首次确立临港作为科创中心承载区的具体定位。知情者表示,临港地区总面积315平方公里,充沛的土地资源是其发展智能制造的最大优势。
目前,临港地区已有中航商发、三一集团、上海电气、上汽、外高桥海工等国内知名制造企业入驻,他们将率先开展智能化升级,打造示范性的智能工厂。同时,上海还将在临港推动集成电路、民航、光电子、再制造、“工业4.0”等专业智能制造集聚示范园区,并培育发展智能制造服务业。
除了发布智能制造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昨天还有一批重量级机构与临港签约,一批重大项目由此敲定,其中包括由浦东科投发起设立、总规模达150亿元的上海临港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由浦发银行承诺、针对临港智能制造企业的200亿元专属授信额度,由阿里巴巴集团建设的工业大数据中心等。
据记者了解,下一步还将有一批重点研究和产业机构入驻临港,包括由临港与德国技术中心联合会共建的“上海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由本地骨干高校、科研机构和国际资源组建的“上海智能制造研究院”等。
“临港24条”,别只盯着“一个亿”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智能化将为制造业带来革命,而对政府部门来说,推动智能制造的模式也同样面临革命。昨天,上海依托临港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的消息发布后,许多人都在关注“单个企业最高1亿元”的支持力度,但是,这或许会错过最核心的政策措施。
临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鸣波坦言,上午消息发布后,中午就有很多人给他打电话:“1亿,力度这么大?!”所谓“1亿”,是指临港昨天宣布的:投资临港的智能制造企业,可按投资额的10%到30%获得政府扶持,最高1亿元。
面对众多企业与媒体,陈鸣波希望大家别只盯着这一个亿。他说,目前,粗放型的招商,比钱、比地、比优惠政策的时代已过去,一个亿的扶持要拿到也不容易。临港发展智能制造,一要对接自贸区的体制创新,二要靠科技创新。实际上,临港并不一味鼓励大项目落地,比如,在国内机器人领军企业新松落户临港之前,政府明确表示:“我们不需要一个纯粹的制造基地。”
发展智能制造,关键靠什么?昨天发布的“临港24条”中,排在首要位置的,是建设科研支撑、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数据信息、孵化转化等五大智能制造服务平台。这表明,政府更关注创新生态,而非具体结果。陈鸣波说,未来几年,临港的财力将全面向建设这些平台集中。
实际上,智能制造很难用培育传统行业的方式发展,这是对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一次考验。陈鸣波说,上海发展智能制造,政府只是推、扶,不会去“抱”。市科委副主任马兴发说,智能制造实际上是引领制造业升级的过程、系统、模式的总称,它甚至都不能说是一个产业。
正因如此,上海这次完全不提临港智能制造中心的预期规模、产值等,构成临港近期发展目标的要素是创建“三个一批”,也就是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一批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一批生产过程智能制造样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