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等项目昨起进沪上7所高校巡展
■本报记者 李婷
继去年首次联手后,市文广局和市教委今年再度合力把非物质文化精品资源送进高校。昨天,2015年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拉开帷幕。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中国传统服饰、古琴艺术、海派面塑、海派剪纸、古本易经十二势导引法、传统戏剧等非遗项目将以展示、讲座、演出、互动等方式,在同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电力学院等沪上7所高校进行巡展,让非遗抓住年轻人的心。
非遗传承人老龄化问题严重
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介绍,中国是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国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名单已达1986人。然而,今年8月出炉的统计数据显示:1986位传承人中,235人已经离世,剩下的传承人50%以上超过70周岁。传承人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与之相关的非遗项目的失传。上世纪80年代,中国有2211种传统舞蹈,目前仅存留1389种,30余年间,800多种传统舞蹈消亡。传统戏剧也在丢失:历史上,中国戏剧品种曾达394种,截至2004年,这一数字变为260种,约35%的戏剧品种消失。曾在上海繁荣传唱的锡剧和扬剧,目前也基本仅在无锡和扬州本地存留。
“牵挂非遗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翁敏华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很多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保存在民间艺术家的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文字记载,一旦失传,很难再复制。因而,非遗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人的群体中,青少年是格外重要的一支力量。青年一代对其有感情了,走进内心深处,传统文化就有望得到保护和传承。基于此,去年,市文广局和市教委首度联手,推出了2014年上海非遗进高校活动,让非遗传承迈开青春的脚步。今年,市文广局和市教委把更多的非遗精品资源推送至校园,并扶持各高校社团开展与非遗相关的主题活动。
追求美好事物是人的本能
疑问随之而来:对于这些古老的艺术,90后学子会感兴趣吗?“肯定有,追求美好事物是人的本能。当然,方式方法也很重要。”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给出了回答。她透露,在今年活动前期,主办方就向各高校进行了征集,共有24所高校报名参加,考虑到高校辐射面和高校所在片区情况,经过统筹,主办方遴选了7所高校来开展本次的非遗进高校活动。而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多的参与感,今年的活动着重选择一些好看、好玩、好参与的非遗项目推送至学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篇,昨天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的首场主题活动,互动、体验唱主角。以外场活动为例,多个非遗项目同台展示,令人眼界大开。海派旗袍、墨锭描金、莘庄钩针编法、绒绣、面塑、剪纸、棕榈叶编织……在现场,学生们不仅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些项目,还能面对面地与非遗传承人对话,并得到他们手把手的“真传”。
培养兴趣是第一步。杨庆红表示,未来两年,非遗进高校活动将覆盖上海所有的60多所高校,有条件的高校还将开设非遗学历班和大师班,推动非遗项目进入高校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