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志愿服务最佳资助项目召开评审会
文汇网讯(记者叶松亭通讯员齐莹)浦东金杨社区“福临门小屋”、华东医院“华东之爱----病患应急援助热线”、甘泉路街道“百姓小广场”、阿拉环保志愿服务队“铅酸电池我回收”等20个项目,在昨天由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和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等机构举行的项目评审答询会上,被评选为“2015年最佳资助项目”。
今年7月,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志愿者协会和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发出了《关于申报2015年资助志愿服务公益项目的通知》,截至9月底,共收到申报项目191个,其中服务类143个、活动类33个、基础类15个。经过层层选拔,最后确定130个项目作为本年度资助的志愿服务项目。
在项目评审答询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潘敏出席会议并对志愿服务项目资助工作提出要求,希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募集更多的资源支持贴近民生的、服务百姓的志愿服务项目。
据悉,和以往相比,今年申报的项目呈现申报数量增多、覆盖领域扩大的特点。今年比去年申报的165个项目多了26个,增幅15.8%。同时,申报项目单位的面也不断扩大,说明全社会对资助志愿服务公益项目工作越来越重视。
同时,今年资助的项目大多是通过志愿服务解决助老、助残、助医、关爱农民工及留守儿童、应急救援、交通文明、环境保护等八大类涉及广大市民急难愁的问题,在130个资助项目中,其中八大类项目103个,占79.2%。在区县申报的项目中大多是开展社区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项目,特别是以关心和帮助独居老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项目居多,如:闵行区浦江镇《博雅睦邻家园公益项目》、静安区南西社区《夕阳依然红——特殊家庭老人关爱服务》等,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矛盾。同时,委办局系统的有些志愿服务项目也落实到社区,如杨树浦水厂的《“水立方”志愿服务》项目,就是为企业所在的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受到社区居民欢迎。再如,市医院系统申报的项目大多以助医为主,帮助患者缓解就医难和医患矛盾,志愿服务的内容方式和志愿者的来源与传统的志愿服务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此外,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项目评审更关注志愿服务项目的制度化建设,包括对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培训等基础建设要求,志愿者工作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建设。如:卫生系统的市级志愿服务基地申报的30个项目,基本上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对项目的描述清楚合理,平时有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定期有工作评估,对志愿者有表彰激励,对申请的经费使用规范合理,因此,这些项目具有可复制的公开、清晰、规范、科学高效的运行检验标准,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而在项目成效方面,据介绍,环保、文明旅游等项目与去年相比有了增加,如《阿拉爱上海,铅酸电池我回收》项目,通过与社区和企业建立志愿者队伍,把污染环境的铅酸电池有序地进行回收处理,促进了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其次,服务对象进一步延伸。一些项目突破了传统的服务对象,把服务对象扩展到艾滋病患者、脑瘫儿患者、药物成瘾者等。三是基础类项目的功能进一步显现。在本次资助项目中,有12个基础类项目,主要是围绕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研究志愿服务的培训、服务方式方法的改进等,如市礼仪协会编写《志愿服务手册》,徐汇区中心医院“蒋舒文团队”长期致力于志愿者专业培训的研究,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探索研究《新兴力量——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项目在儿科医院的服务模型》等等。四是项目志愿者来源进一步扩大。有的从党员志愿者扩大到联手民主党派志愿者,有的从医务人员志愿者发展到患者志愿者,有的从大学生志愿者发展到中小学生志愿者,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志愿服务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