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要是你就不这样做
父母:“要选课外辅导班了,你想好选什么科目了吗?”
孩子:“想好了。我要报足球和手工课。”
父母:“上次你不就是报的那两个吗?”
孩子:“我觉得继续以前做过的会更好一些。”
父母:“我要是你的话,就不会重复选同样的课。只有学习新知识,才会更有意思啊!”
父母经常给子女提出一些忠告,“如果我是你就会这样做”。他们站在父母的立场,想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给孩子指出一条相对安全便捷的道路。当然,他们也会小心翼翼,不想让这样的谈话伤害到孩子,还希望能对孩子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但事实上,这话本身就表达了一种谴责的态度,而谴责的对象就是孩子的想法和他们的行为。其实,这句话只强调了父母自己的想法,而没有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意见,所以只会让孩子产生心理负担和抗拒感。
无论如何,父母应该先肯定孩子。比如说,从某方面来说, 孩子的选择也有其可取之处。然后,父母再换个说法,比如, “如果是妈妈,可能会那样做”,“爸爸觉得这样做好像也不错”,等等,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父母的想法。
有些孩子在父母给出建议后,会拼命想证明那是错的,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孩子故意做不好。其实,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证明父母不够严谨的话其实是错的,从而达到自己的报复目的。
有时,孩子也会做出一些极端行为来切断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可能很多人都曾有过这种逆反心理和行动,一两次没关系,但如果反复出现,就可能会出现无可挽回的局面。
当你的孩子有这种逆反征兆时,父母千万不要再怪罪孩子的行为了,而是有必要先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话和行为伤害到了孩子,从而让他出现了过激行为。而你说过的话中,很可能就是“要是我就不这样做”这句话伤害到了孩子。
3、我倒要看看你能做多好
妈妈:“妈妈不是跟你说了,不要看那本书,要读这本书,然后写读书心得吗?”
孩子:“那本书没意思。”
妈妈:“就算没意思你也要看,写这种书的感想感悟才更容易得奖。”
孩子:“可是,那本书真的很无趣,我根本没话可写啊。我自己会看着办的,妈妈你就别管了!”
妈妈:“行,随便你!我倒要看看,你到底能做成什么样,走着瞧!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看到这样让人难以置信的一幕:一个妈妈手里拿着的应该是孩子的试卷,她完全不顾外人在场,对孩子大声吼道:
“你考得可真好!真搞不懂你脑袋里到底装的是什么,竟然能考出这样的分数!你将来还想做医生?你以为医生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吗?”
其实,即便是母子两人单独谈话,父母都不应该说出这种话,更何况还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这位妈妈竟然毫无顾忌地大吼大叫,平常母子之间的对话模式可想而知。
而这个妈妈说这些不堪入耳的话时,孩子只是默默地站在一旁抠手指。看来,对于这种唠叨,孩子也已经有了抵抗力。
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发火,或者无视孩子的存在,其实最终是为了强调自己的立场和权利。这种父母有一个特征,那就是有明显的要与孩子竞争的心理企图。当孩子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时,就会单方面地开始指责孩子。
在这种父母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不会把父母当成是支持和帮助自己的引导者,而是要通过吵架或竞争去打败的对手。他们当然无法信赖自己的父母,有的只是厌恶和怨恨。
他们很肯定,自己的父母既没有意愿帮自己解开心结,也没有能力化解自己的困境。当这种想法变成习惯后,孩子就会在内心对父母生出厌恶之情。如此一来,本该是和睦相处、互相爱护的人,却变成了相互厌倦和无法依赖的对象了。
4、你连这个都不懂
孩子:“爸爸,飓风是什么?”
爸爸:“怎么突然问到这个问题啊?”
孩子:“刚才爸爸看新闻时我也在旁边听到了,说美国有飓风登陆,死了很多人。”
爸爸:“你连飓风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说让你平时多看看书啊!”
孩子没学过的东西当然不知道,即便是学过的东西,孩子也会很容易忘记。如果父母平时因为一点小事就责备孩子“怎么连这个也不懂”“你到底知道什么”等,孩子会真的认为自己无能。而从父母那里体会到的被瞧不起的滋味,会让孩子陷入被孤立的茫然之中。
事实上,父母说这句话主要是因为他懒得给孩子讲解知识,或是嫌孩子麻烦。但是,孩子肯定不明白父母的这种心理,他们只会感到父母懒得教自己,生活中失去了一位很好的老师,而这会让他们非常失望。如果这种情况太频繁,就会给孩子留下很坏的印象——啊!爸爸妈妈不只是不愿意教我知识,而且还觉得我很烦。
而孩子之所以问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主要是想确认一下自己获取的知识是不是正确,同时也想确认一下父母对自己的爱。所以,孩子才会反复问一些很简单的常识性问题,直到确认父母真的爱自己为止,否则他们不会罢休。
有时,父母也会被孩子的问题难住,出于尴尬而恼羞成怒,对孩子吼道:“你连这个都不懂?”在孩子的世界里,比起父母答不上自己的问题,父母厌烦自己提问题的语气更让他受伤。
所以,当孩子问问题时,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总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打发孩子。如果父母也有不懂的地方,就要直接告诉孩子自己也不懂,然后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5、你问这个干什么
孩子:“妈妈,谁寄来的快递啊?”
妈妈:“妈妈在网上买的。”
孩子:“买的什么?”
妈妈:“就是一些妈妈需要的东西。”
孩子:“到底是什么啊?我打开看看行吗?”
妈妈:“你知道这个干什么?别管这个,干你自己的事儿去!”
什么事都想插一脚的孩子,的确有些折磨人。父母在烦闷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大发雷霆,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再生气也不能用“你问这个干吗?”“有工夫问这个,不如去学习”之类的话来刺伤孩子,父母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被其他人无视的感觉真的很糟糕,这一点无论是对大人来说还是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样的。而且,孩子的内心很脆弱,他们还不能像大人一样很好地调试自己。当他们被外人,尤其是被父母无视时,孩子会认为父母不爱自己,内心受到很大打击。所以,父母讲话时一定要格外注意。
当孩子开始大事小事都要插手时,你一定要先了解一下孩子为何那么做,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孩子只是想知道一个答案?还是想借机和爸爸妈妈聊天?这一点你必须先弄清楚。
如果是前者,你就要给他明确的答案,解决他的困惑。如果是后者,那父母就需要跟孩子进行一次深入交流,满足他的沟通欲望了。
这两者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需要父母亲切地给予说明。当然,教孩子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某个网站,每天都缠着你要上那个网站,那就不如干脆抽出时间,教孩子用电脑进行网站搜索的方法。
或者,父母还可以跟孩子制订这样的规则,有想知道的事情,在来问爸爸妈妈之前,先问一下哥哥姐姐,如果还是得不到答案就去翻书,若实在是自己的能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再来询问爸爸妈妈。但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若孩子再来问你问题,你一定要用十二分的热情给予解答。
6、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妈妈:“你都多大了,连自己的行李都不会收拾吗?”
孩子:“我总是会遗漏啊,你让我怎么办?”
妈妈:“到底要让妈妈照顾你到什么时候啊!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孩子:“我以后会注意的。”
妈妈:“你就只会说。只说不做,让妈妈怎么相信你!”
心理学家将人们在做错事后感受到的消极情感主要分为羞愧和内疚两种。羞愧是对自己的全盘否定,而内疚则是对自己某种行为的消极评价。
羞愧感让一个人对自己进行了全盘否定和谴责,他们过度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当一个人觉得羞愧时,内心就会严重萎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渺小,整个人变得无精打采。
相反,内疚的对象不是对本人,内疚是针对自己所做的某种行为的自我谴责,还有因此而产生的紧张、自责、后悔等。
虽说这两种情绪都是消极情绪,但从对孩子的破坏性上来说,羞愧给人带来的痛苦要远远超过内疚。
所以,父母应尽量避免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产生过度羞愧感,因为这在很多方面都会给孩子造成不良影响。有时候,父母是有口无心,说是让孩子“有点羞耻心吧”,可并不是真的那么想的,他们的初衷是让孩子审视自己行为的不足,可孩子感受到的却只是那种说不出的羞愧感和茫然无措。
像上面提到的那样,一边后悔一边努力想要挽回过失,这种动机不是来自羞愧感,而是内疚。内疚让孩子主动去弥补过失,羞愧感则让孩子躲起来回避错误。
所以,父母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我的行为是错的,我要为此羞愧”,而是应该让孩子思考“我的行为中哪部分做错了”,要让孩子有内疚感,而不是形成羞耻心。父母要做的不是全面否定孩子的人格,而是指出孩子具体错在哪儿了,怎么错的,如何改正和补救,这才是正确的教子方法。
7、幸亏你爸没看见
妈妈:“你怎么又穿着鞋爬上座位啊。你爸最讨厌在车里这样了。”
孩子:“反正一会儿还要再穿,脱了又穿的太麻烦了。”
妈妈:“总之你不能穿鞋踩上来,幸亏你爸没看见, 不然又要挨训了。”
对孩子来讲,爸爸是很重要的人,他的评价当然要参考,但自身的渴望和成就动机更重要。如果父母轻易说出这种话,则会误导孩子,让孩子产生羞愧心理,认为外界的评论和眼光比自己的理想和成就动机更重要。而结果则只会让孩子迷失,不知道如何制订正确的计划并为之努力。
当然,他人的评价也很重要。如果外界的评价和孩子内心的动机(即成就动机)能够平衡的话,那当然最好。但在我们的社会中,这两者是失衡的,比起孩子的成就动机,人们更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这种社会现状下,父母有必要保护孩子,更多地去强调和推动孩子的成就动机。
人们在自己取得进步时会变得兴奋,达到自我设定的目标时会产生成就感,而感受到这种喜悦和成就感后就能发挥出无限的潜力。但是,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老师的好评而去做事,就会背负很大的压力,如果达不到目标就会产生严重的受挫感。更极端的情况是,他会认为自己需要不惜任何代价去换取别人的好评。
人是社会性动物,需要彼此和睦相处才能更加幸福。但是,和他人维持和睦关系并不仅仅表现在获取他人的好评,而是只有在尊重他人的意见时才会实现。重视他人的评价和尊重他人的意见,这是两码事。明智的父母要正视这一点。
8、小小年纪,你懂什么
孩子:“妈妈,志民总是来烦我。”
妈妈:“那是你弟弟啊,你多让着他点。他喜欢你才会这样的。”
孩子:“妈妈总是偏袒志民,我很忧愁。”
妈妈:“哈哈……你知道什么是忧愁吗?”
孩子:“怎么不知道?伤心、难过,就是这种感觉啊。”
妈妈:“小小年纪,你懂什么叫忧愁?哪儿学来的啊?”
如果换个立场,你就能理解孩子的内心了。小时候趁妈妈不在家,拿着妈妈的化妆品往脸上乱抹,然后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这种经历大家都有吧?趁姐姐出门时,偷偷穿上姐姐新买的漂亮裙子,然后赶在姐姐回来前赶紧放回原处,这种经历大家也都不陌生吧?或者,买张不适合自己的年龄看的电影票,偷偷去感受一下刺激,这种事情也不在少数。然后被大人发现了,基本上都会听到这样的话:
“小小年纪,就这么……”
听到这种话,我们当时不也在心里暗暗反驳吗。年纪小有什么罪?为什么总说自己年纪小,不把自己当回事呢?我们为此感到委屈,怅然若失。那时就在想,大人为什么总是不懂自己的心思呢?
回想一下那些年幼时的心情,自己听到那些话时所产生的情绪,然后再回顾一下你孩子的表情,你就不会说着“年纪小小的,你懂什么”之类的话,然后一笑而过了。想想自己的过去,你就能理解自己说出这些话后,孩子的内心有多压抑了。
当然,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像大人那么复杂,但孩子的感情也非常丰富。即便是刚出生的襁褓中的婴儿也会表达自己最基本的情绪(幸福、愤怒、伤心、惊讶、恐惧、厌恶);满周岁后,幼儿就会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情绪了;到两三岁后,孩子就能察觉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了;一进幼儿园,孩子就开始理解混合情绪了,即在一件事中同时感受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当你知道儿童的情绪发展后,你就能够明白,孩子们从小就是情绪互动的好手。所以,请不要一味地用年龄小为理由去无视孩子,而是应该尝试着在情绪交流方面,和孩子进行更为积极的互动。
9、我家孩子就是长得有点丑
孩子:“妈妈,我从超市买了豆腐和牛奶,给你。”
妈妈:“乖女儿,你真棒。”
孩子:“我先去房里做作业了,有事你再叫我。”
妈妈:“我家艺珍如果脸蛋再漂亮些就更完美了。心地善良,学习又好,就是长得有点丑。”
有个朋友总是发牢骚,说自己的女儿长得丑。的确,爸爸妈妈外貌十分出色,走到哪儿都不逊色于人,但是女儿确实没有得到父母的遗传,长得差强人意。也许是孩子的妈妈过于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计划着等她长大后给她整容了,所以对孩子说的话也毫无遮掩:
“现在长得丑也不是什么缺点了。现在整容技术这么发达, 等妈妈攒够了钱,你长大了就给你整容,别担心。”
妈妈的本意是为了安慰孩子不要因为外貌而受到影响,结果这句话却让孩子成了别人的笑柄:“看来这孩子真是奇丑无比,丑到将来必须靠做手术才能见人了。”
“长得丑”这话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敏感话题,父母还这样开玩笑似的轻易说出口,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尤其是如果经常听到父母口中提到“孩子长得难看”这种话,就会让孩子自动将自己锁在“丑人”的牢笼里。
孩子一旦把自己归到某一类,就会自我切断各种尝试和发展的机会。更何况,现在的孩子对芭比娃娃般漂亮瘦小的偶像派组合都有一种过分的狂热,父母这种无心的玩笑会带给孩子莫大的伤害。
还有人拿狗蛋、丑八怪、花猪等称呼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更换其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把金大寿改为金大手,把申正爱改为申短腿,等等。在大人们眼中,这些话是因为孩子可爱才说的,但却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阴影。
这种文字游戏是为了定义两人的特殊关系而取的爱称,用用倒也无妨。但是,如果孩子不喜欢这个称呼,或者称呼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贬低意味的话,就不要剃头挑子一头热了,还是选择孩子喜欢的爱称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