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

2015-11-30信息快讯网

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信息快讯网

 

《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信息快讯网

 

张希清教授

 

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信息快讯网

 

清朝时期科举考试

 

讲清楚科举制的历史原貌-信息快讯网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发榜

■文汇读书周报记者 薛伟平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要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国、传承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离不开对科举制度的研究。

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科举制度历史,剖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多方面的多重影响,并详细介绍科举制度在各朝代是如何运作的。

张希清先生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北大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也是《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三位主编之一。近日,正在出访美国途中的张希清教授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编者

还科举本来面目 以历史鉴诫未来

读书:中国科举制度被废止于1905年,今年正逢一百十周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集聚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六年,终成多达五卷四百五十余万字专论科举制度的巨著。请简要介绍一下编写这一专著的缘起及写作、出版过程?

张希清:我们酝酿编纂《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之时,就开始了这一策划。我首先向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领导提出这一计划,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然后,我邀请毛佩琦、李世愉共同担任主编,邀请郭培贵、金滢坤、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胡平参加编写,另外又聘请王戎笙、傅璇琮、陈高华、吴宗国、宋德金五位先生为顾问,共同组成《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编纂委员会。他们都是对各断代科举制度史有过多年潜心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如我和毛佩琦、李世愉是主席团主席,郭培贵、金滢坤是常务理事,五位顾问则是主席团名誉主席,便于合作。

2012年,这一项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随后,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家图书出版‘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并分别给予了编纂和出版的经费资助。

于是,我们立即召开项目开题及研讨会,商讨编纂计划并进行具体分工:由毛佩琦执笔撰写总序,金滢坤撰写隋唐五代卷,我撰写宋代卷,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撰写辽金元卷,郭培贵撰写明代卷,李世愉、胡平撰写清代卷,从而正式开始《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编纂工作。经过三年的撰写、编辑工作,编纂委员会同心协力,笔耕不辍。与此同时,上海人民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也付出了大量心血,终于出版了这部由十位作者历时六年完成的五卷四百五十余万字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读书:如今的读者对科举制度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所说的“科举制度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因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以及《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章节中的情景。总的感觉,那是一种陈腐落后甚至戕害人心的制度。若果真如此,现在出版《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有何现实意义?

张希清:在改革开放之前,“科举”确实成了陈腐落后的代名词,尤其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选进中学语文课本,更增加了科举的负面影响。

其实,科举作为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一项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选拔了大批治国安民的杰出人才,改变了古代官员的结构,提高了古代官员的素质;科举考试推动了社会的上下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科举取士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于近代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具有借鉴作用。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日渐暴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例如在考试内容方面,唐宋的格诗律赋、帖经墨义,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都对治国安邦没有多大用处。以此取士,非但不能选拔经世致用之才,反而会败坏人才。清朝末年,虽然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为时已晚,科举制度最终没能免于被废除的命运。

我们撰写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全面记述和论说科举制度从创立、发展、兴盛到衰落直至最后被废除的历史的大型通史。首先,力图“还历史本来面目”,讲清楚科举制度的历史原貌;同时,也要关注现实,“以历史鉴诫未来”,对科举制度有一个价值判断和致用追求,尽可能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举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金榜题名殊幸事 寒窗十年辛酸泪

读书:“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章回小说到传统戏曲,科举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苦读几部儒家经典以及华丽的诗赋,然后赶考中举中状元。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请简要介绍科举制度。

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

确实,实际情况并不是只读几部儒家经典,作几篇华丽的诗赋,然后赶考就可以中状元的。参加科举考试需要一定的资格,一般需要品行端正,没有犯罪记录;身体健康,不能有痴哑、侏儒、腰脊折、肢残等废疾;具有一定的学历,宋朝曾规定国子监生需要在学听读五百天、州县学生需要在学听读三百天后方可参加科举。明清时期,非国子监和州县学的生徒不能参加科举。

科举及第一般需要通过三级考试,第一级是州府主持的“解试”(明清时称为“乡试”),第二级是礼部主持的“省试”(明清时称为“会试”),第三级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考试的内容不但有经义、诗赋,还有论策;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每开科场,考官要“锁院”与外界隔离,考场上严禁挟书、传义、代笔,试卷评定时要对考卷封弥(糊名)、誊录,经过三级评定,才能决定是否录取,以防止各种徇私舞弊。

解试(乡试)、省试(会试)都有一定的名额。解试(乡试)录取的比例大概是几百分之一,省试(会试)录取的比例大概是十几分之一。经过严格考试,应举人解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均需合格才能科举及第。科举及第者不是“百里挑一”,而是“数千里挑一”。科举及第的第一人称为“状元”,第二人称为“榜眼”,第三人称为“探花”。如果独占鳌头中状元,则更是“数万里挑一”了。另外,科举及第一般需要一二十年的寒窗苦读,经过若干次三年一开科场的三级考试,可见科举之路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

从章回小说到传统戏曲大多描写“金榜题名”,很少描写“名落孙山”。其实,金榜题名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不仅要看到“一举成名天下知”,还要看到“十年寒窗苦读书”,看到“名落孙山”的失落和悲凉。

读书:作为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必然有着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科举制度渊源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朝实施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其创始于隋朝的具体情况如何,由于史料缺乏,难得其详,只能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的科举考试中推知一二。

唐朝自武德四年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得以确立。有选拔文官的贡举,选拔武官的武举,皇帝临时下诏开科以选拔特殊人才的制举,以及由少年儿童参加的童子举。贡举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等科;考试为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诗赋、论策;推荐在录取过程中仍起一定作用。取士人数尚少,每榜取进士仅二三十人,明经约一百人。科举及第之后只是取得入仕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铨选考试,才能出任官职。

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创立殿试制度,科举成为三级考试。太宗、真宗时期,创立封弥(糊名)、誊录制度,在防止考试作弊中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时期,彻底废除了“公荐”、“公卷”,实行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经术考试废除帖经、墨义,以经义、诗赋、论策试进士。宋代科举及第一般不必经过礼部铨选考试,即可马上释褐授官,出任官职;科举取士人数大为增加,两宋取士约有十二万多人,平均每年科举取士三百七十多人,其科举取士之多,空前绝后。

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科举取士与官学教育结合更加紧密。科举考试内容更加高度统一,主要考试“四书”、“五经”和时务策,“四书”则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而经义考试的文体逐渐演变为“八股文”。防范和惩治科举作弊的制度空前完备和严厉。科举取士的地域性进一步加强,不但在乡试中对各地区规定有一定的解额,而且在会试中也对各地区规定有一定的录取名额。科举及第对在朝廷任官的资格起到更大的作用,科举及第者在高级官员的人数中更占有绝对优势。清代后期,科举制度未能与时俱进,连戊戌变法时对科举制度的改良也被慈禧太后所废罢,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更加严重,以至于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

平等的“中国精神” 辐射力远达西方

读书:唐宋期间,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相当的辐射力。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请简要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对周边国家曾产生深远影响。早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初,就有不少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自唐宋至明清,都有日本、高丽、新罗、朝鲜、交阯(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的留学生在中国成为宾贡进士,他们及第之后有的回国,有的就在中国做官。

与此同时,日本、新罗、高丽、交阯等仿效中国,在本国也实行了科举制度。

如在唐代早期,日本模仿唐朝的科举制度,在中枢机构设有式部,其职责之一就是“策试贡人”。与唐朝不同的是,日本进士科渐渐式微,秀才科日盛。而且,由于考生多来自大学寮,而大学寮又多由贵族把持,科举渐渐失去平等的意义。到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就不再实行科举了。

朝鲜半岛的新罗,于元圣四年(788年)设“读书出身科”,或称“读书三品科”,就是模仿唐朝科举的明经科而形成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后的高丽于光宗九年(958年)决定正式实行科举。高丽王朝后期,仿效中国元朝,规定明经进士科考试《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并且要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后来又规定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场制。在李朝时期,则全面实行科举制度。

越南首开科举是在相当于北宋时期的李朝。其后在相当于明朝时期的陈朝、胡朝、黎朝、莫朝,相当于清朝时期的黎朝、西山朝、阮朝,一直实行科举制度。其最后一科在阮朝启定四年(1919年),那是在中国清代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十多年了。在考试程序上,越南的科举也与中国大体相同,不同朝代有不同科目,考试内容有中国的四书五经,也有越南的典籍。其文体,有诏、诰、表,也有诗、赋。周边国家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仿效、引进,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广泛和深入传播。

科举制度对西方也有重要影响。早在明朝末年,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葡萄牙人曾德昭则在《大中国志》一书中详细记录了科举的全过程,认为科举是最公正的选官方式。晚清来华的美国人丁韪良认为科举是提供了“公平机会”的真正民主,他说:“可以断言,如果我们采用中国测试候选者能力的办法来选拔最优秀的人任政府公职,那必将对我们的文官政府产生积极作用,其益处将大于那些技术方面的发明。”

由于科举制度的西传,西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科举制度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官方式,而这种平等与民主正是西方中世纪所没有的。因此,一旦了解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思想界便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的理论武器,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通过他们,中国的科举制度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先生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为世界现代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这对人类文明是一大贡献。

科举学已成显学 专家的三条建议

读书: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关注并研究科举的学者也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日本轮流召开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有十一届,科举学已然成为一门显学。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对于有志于科举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您有何建议?

张希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活动愈来愈活跃,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第一,出版了大量的科举研究论著,据不完全统计,专著就有五百余部,论文有五千余篇;还创办了《科举学论丛》等定期的科举研究学术刊物。第二,至今已经在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召开了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全国各地创办了一批中国科举博物馆,如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等;举办了许多科举文化展览,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就在北京、台湾、澳门及温哥华等十余个地区进行了巡回展出。第四,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科举文化的研究者,其中专门从事科举的研究者约有数百人,撰写过一般科举文章者则有数千人。第五,开展了国际间科举文化交流。第六,成立了全国性的科举文化研究的社会团体——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对科举制与科举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科举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果说对有志于科举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提一点建议的话,我认为:

第一,要尽可能地穷尽史料。傅斯年先生说:“史学即史料学。”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找什么?就是找有关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文献史料,也包括文物、考古的史料等等。当然,找到有关史料之后,还要认真辨析史料的真伪,解读史料的含义,了解史料的背景,分析有关史料与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联系等等,下一番艰苦细致的功夫。这一番辨析、解读史料功夫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寻找史料的功夫。接下来,则是如何运用这些已经辨析、解读之后的史料,解决历史上的问题。

第二,要尽可能地穷尽今人有关的研究论著。学术研究也是一个传承创新、世代接力的过程。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前人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才能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将学术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推向前进。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激发下,或将某一问题不断推向前进,或另辟蹊径,别有洞天。

第三,要努力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和“有什么用”的问题。首先,要努力弄清楚科举制度“是什么”,即还科举制度的本来面目。只有弄清楚科举有哪些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之后又有哪些发展变化?才能奠定科举制度研究的扎实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形成这些科举制度,其沿革、发展、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要努力回答科举制度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有什么用处,可以提供哪些启迪和借鉴。我们研究古代的历史,不仅仅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让历史鉴诫未来”,即我们的历史研究不但要具有学术价值,更要具有现实意义。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