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文脉中洞见上海城市精神——对话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
熊月之建议,在石库门的保护和外国在沪名人研究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上图:熊月之近照。
■本报记者 李婷
上海史研究专家熊月之的书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参考文献,作为新修版《上海通史》的主编,他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做案头工作。熊月之说,自1843年开辟为通商口岸起,上海由一个普通的沿海县城发展为一个国际著名的大都市。172年来,上海挺立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潮头,城市精神在历史沧桑与文明激荡中砥砺升华。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熊月之认为,这很重要。每个城市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通过梳理历史文脉,可以洞见一座城市的精神,继而挖掘城市未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记者:“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在你看来,我们在历史文脉的挖掘上哪些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还没有做到位?
熊月之:在外滩文化和“红色资源”的挖掘上,上海做得很到位,这十分必要。不过,在石库门的保护和外国在沪名人研究等方面,我们还是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石库门是海派文化的结晶。它不仅是建筑,更承载了上海独有的市民文化、城市个性和交往方式。19世纪中期,受太平天国等影响,江南许多人逃到上海,进入租界。从这些激增的人口中,洋行觉察到商机,最终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留了下来,买了房子成为居民。之后,石库门随着上海一同成长,中西合璧的特征一脉相承。再后来,随着上海人口激增,房价高昂,石库门进入了“七十二家房客”时代,多元共存、五方杂处的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以如此特殊的方式互相包容、互相洗礼,上海即使不是孤例,也属罕见。资料显示,1949年前,上海约有20万栋石库门里弄建筑,近60%的上海人居住其中。而根据今年的最新统计,上海现存较为完整的石库门里弄建筑单元有5万幢,约200万市民住在石库门里弄。上海石库门的数量正在萎缩,同时,石库门建筑保护也被学界认为“迫在眉睫”。
记者:你刚才提到对“外国在沪名人”这个群体的研究,你是否认为,在上海的历史记忆中,应该关注还有这样一笔特别的遗产:外国在沪名人?
熊月之:我是这个观点。近代上海居住过数量可观的外国人,最多时超过15万。这些人群的构成比较复杂,有凶恶的侵略者、罪恶的鸦片犯、贪婪的冒险家,但也有一些人是诚实的商人,敬业的设计师、工程师、教育家、学者、报人、律师、医生等等,在近代上海历史文脉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比如,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生活了31年。其间,他办科普杂志,管理科技学校,晚年到美国教授中国文化,努力帮助中国留学生。1911年,他捐银6万两,创建上海盲童学校。这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所正规盲童学校。他命儿子傅步兰在美国学习盲童教育,然后将他派到了上海。在介绍西学方面,傅兰雅长期与徐寿父子合作,译书数十种,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少人能比。关于他的研究,虽然已有不少成果,但还很不够。再比如,寓沪美国富商查尔斯·雷纳,1923年将其所有资产捐献出来,在上海建造一所医院。他与设计师邬达克约法三章:第一,这所医院设备一定是第一流的;第二,医院的环境一定要适合上海各种不同民族的文化,让不同民族的人到这里都感到舒适;第三,决不允许披露捐献人的姓名,否则,他将撤回捐献。邬达克遵守了协议。这所医院,就是宏恩医院,也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华东医院。然而,捐助人查尔斯·雷纳到底是谁?我们到现在还不是很清楚他的生平。
记者:今后5年,我们应该怎样挖掘好我们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你有什么具体建议吗?
熊月之:未来5年,应该加大对于上海历史文脉研究的力度。上海石库门目前有26种风貌,有4种保护形式:一是符合文物标准的名人故居、历史遗址等;二是优秀历史建筑;三是被列入本市12个历史风貌区中的部分石库门;四是今年上海新列出的本市50多处石库门“风貌街坊”。我认为被列入这4条标准中的石库门是不能拆的。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一定要寻求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平衡点。对里弄要强调保护,也要对部分不适宜居住的里弄进行更新。理想的目标是:里弄内社会民生得以改善、区域经济得以发展、历史文化得以彰显、环境品位得以提升。
在近代上海的历史中,外侨是很重要的部分,以前对此重视不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加大学术研究;另一方面是将历史文脉由隐性变成显性,在外侨曾经居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挂牌子,先让人们知晓,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设立外侨纪念公园。
记者:在城市建设日趋雷同的今天,彰显、强化一座城市的特点,挖掘、整理、研究城市的文化底蕴尤为迫切。你认为,从文化角度看,什么对上海特别重要?
熊月之:上海城市精神特质中有很多闪光点,比如海纳百川、多元、务实、追求卓越、创新、法治等等,其中,文化的开放与宽容最为闪光夺目。这与上海的历史有密切联系:上海是在较短时间里急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1843年开埠时,上海人口仅20来万,1900年达到100万,已是中国最大城市,到1949年已经有540多万。近代上海很像一个袖珍地球,移民通常占总人口80%以上。本地人口很少,外来人口很多,使得本地文化对由移民带来的外来文化同化力不够,这为各地文化在上海立足、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土壤。于是,全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全中国不同地域文化,都来到这里一展风采,互相交流、融合,并推动形成了鲜明的海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