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转型需融合“互联网+”
曾赛星
核心观点
如何深入理解互联网倡导的“开放、平等、协同、分享”价值理念,破解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中国工程”进行无缝跨界集成,对于“中国工程”实现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的转变,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引擎,不仅是对“中国工程”产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洗礼,也是对产业生产要素整合的严峻考验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互联网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干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使产业结构发生质的转变,而且显著推进产业生产模式和竞争模式的变革。目前,全球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中国工程”正乘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扬帆起航。作为新的战略支点,“互联网+”的叠加效应、扩展效应、提升效应和催化效应又为“中国工程”带来了广阔前景和无限潜力。如何深入理解互联网倡导的“开放、平等、协同、分享”价值理念,破解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中国工程”进行无缝跨界集成,对于“中国工程”实现从“汗水式增长”到“创新式增长”的转变,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引擎,不仅是对“中国工程”产业创新能力的全面洗礼,也是对产业生产要素整合的严峻考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这个被互联网重新定义的扁平化的世界中,“中国工程”亟需融合“互联网+”。
探索信息化、集成化、一体化的项目治理模式
科学的项目治理是“中国工程”转型升级的坚实基础。项目治理包括了项目这一契约组织形成时建立秩序的过程,以及在项目建设管理全过程来维持这一秩序的过程。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信息传播技术的提升,而且是产品形态、生活方式、认知习惯乃至社会生态的全方面转变,这种深刻的变革呼唤对工程项目治理的重新考量。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了组织的扁平化,改进了以效率为中心的管理工具,从而有效地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工程项目中风险与利益分配的某些失衡或不匹配,通常使得项目相关的部分民众产生相对剥夺感,这种情感非常容易经由互联网放大而导致集体行动的出现,造成超越工程本身的严重社会问题。只有通过信息化手段、集成化机制、一体化体制,做好顶层设计,规范工程项目各环节的价值安排,形成良好的治理秩序,有效地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并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才能在信息透明、“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夯实“中国工程”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推行数据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智慧现场
智慧现场是“中国工程”转型升级的有效保障。工程,特别是重大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建造现场管理涉及进度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等众多维度。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现场的不断整合,已经远远超越BIM等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使现场信息的实时感知和信息互联互通成为可能,而且通过信息系统积累的大量数据和知识,人机物之间可以更为主动地实现交互,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更便于掌控,不同的工程界面之间也更容易协同。工程现场的数据规模海量、流转快速、类型多样,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算法也为分析工程现场参与者、群体及组织的认知行为,实现工程现场行为的规范和动态监管以及完美解决人机物的综合协调与调度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以数据化、标准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智慧现场的推广应用,将有效避免个体、组织的行为异化,防止项目承发包中的腐败行为、施工过程中的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为“中国工程”永久贴上安全、稳定和可靠的标签。
构建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中国工程”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中国工程”产业由金融、设计(咨询)、建筑、装备制造、基建材料等核心产业以及信息技术、保险、劳务等支撑产业构成。推动互联网与“中国工程”融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放接口,共享数据,提升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有益于打造贯穿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融资、设计、设备采购、工程施工、运营与管理等全生命期的整体方案解决能力,实现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发展“中国工程”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发展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形成网络化、智能化、协同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将大大拓展“中国工程”的价值空间,用中国装备和国际产能合作结缘世界,有力推动升级版中国“走出去”,促进世界上最长经济走廊的早日实现。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工程”开启了一扇新时代的大门,浩浩荡荡的互联网大潮则给“中国工程”带来了全方位的巨大冲击,建设模式和商业模式都面临深度的变革。在“人类—计算机—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三体”时代,“中国工程”需明确自身的担当与定位,转换理念,拥抱“互联网+”,适应网络化生存,真正成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主引擎。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