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智库畅论“上海2050”

2015-12-19信息快讯网

16家国内外智库代表以全球视野为申城发展献良策

文汇报讯 (记者 史博臻)2050年的上海会是什么样?在上海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过程中,已充分展望了2040年上海的面貌。相比之下,畅想2050年,势必会少一些具象,多一些宏观甚至大胆的趋势性预判。在昨天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智库峰会上,哈佛上海中心、麦肯锡、北京大学等16家国内外智库代表聚焦“2050年的上海:发展愿景与挑战”主题,共话发展大环境,研判未来大趋势。

“预计2015年上海经济增长7%左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首先介绍了当下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他表示,数据继续体现了上海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的特征,展示出良好的韧性和抗波动能力。肖林认为,从全球视野和国家战略出发,2050年的上海应成为一个具有强大影响力、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彰显中华文明特质的全球城市。

野村综研中国董事长叶华在发言中大胆描摹上海的发展蓝图:2030年,上海的目标是利用硬实力带动软实力,迈向全球城市;2040年,上海则是利用软实力带动硬实力,从创新、文化和国际责任三方面奠定全球城市地位;2050年,上海实现“软硬实力”合二为一,在精神和思想层面发挥全球城市作用,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思想策源传播城市。

麦肯锡全球合伙人陈有钢提出,未来上海若想继续稳坐“国际优等生”的交椅,必然要在创新型产业上有所突破,并提出打造世界性“创新枢纽码头”的设想,即建立众多与市场、科研结合度较高的实验工厂,帮助大家探索新的制造方法,将创新流量从五湖四海吸引到上海。

从全球其他创新城市和地区来看,其背后必然有非常强大的科技和教育力量的支撑,科技直接与创新发生化学反应,而教育对创新提供了基础性支持。哈佛上海中心执行董事王颐表示,上海提出在2050年力争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宏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仍需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尤其在大学跨学科研究层面。以哈佛大学为例,今年建立了哈佛全球研究院,首个地点设在上海,以中国环境研究为突破口,打造了由工程、经济、公共卫生等多个院系组成的研究团队,从事有关空气质量的跨学科研究。

叶华认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必须被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所认可、选择和喜爱。根据最新的“2015年世界主要城市综合实力分类排名”研究报告,在国际企业家眼中,上海是非常繁荣、具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吸引力排在第7,位列第1的是伦敦,纽约和东京分别排名第4和第8,观光客眼中的上海吸引力排名也位居前10。然而,上海对于研究者、艺术家和生活者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分别排名第26、第14和第31位。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屠光绍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