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建设须避免重复建言
上海财经大学智库今年有两项关于自贸区的政策建议被政府决策采用,进入实施阶段;复旦大学智库交流平台之一“上海论坛”明年的议题一经公布,已有全球19个国家50多个智库机构提出申请……两年来,上海高校智库通过“旋转门制度”有效服务了政府决策,仅今年就已公开发布637篇研究报告和专著,106篇决策咨询报告被采用或获得批示,承担了164个决策咨询类课题,与126个国内外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
记者在昨天上海市高校智库成果发布会上获悉,作为上海市教委和各高校共同筹建的为国家和上海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提供决策建言和智力支撑的智库群,上海高校智库自2013年底成立以来,已经形成了“内环”、“中环”和“外环”联动发展的三重结构。其中,“内环”由首批认定的18家上海高校智库构成,“中环”由179家申请智库构成,“外环”则是分布在上海的上千家高校研究机构。
应该为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寻找学理支撑
成立之初,上海高校智库一度备受质疑,主要在于有学者认为,脱胎于高校研究机构的学者,尤其是人文社科学者,很难以问题导向为主。为此,这一智库建立起“旋转门制度”,将高校的学者“转”到政府机关和职能部门去挂职,使研究更接地气,同时将政府部门的官员“转”到高校研究平台,为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寻找学理支撑。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有20多名高校学者进入上海市的政府决策部门挂职。
据悉,所谓“旋转门制度”,还包括将“旋转门”开放给海外学者或机构,让国内学者参与国际组织的决策机构工作,或让海外学者参与国内的重大课题研究。既使得国内学者更具国际视野,也使中国学者的研究在国际舞台上获得话语权。
复旦大学在海外设立了中国研究中心,与10多个国家超过15个智库形成互动与联系。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合作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冯绍雷教授作为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七人国际顾问委员会”的委员,于今年10月受邀前往俄罗斯出席瓦尔代国际论坛第12届年会,他所撰写的文章《新世纪中国对外战略演进的背景和趋向》,作为特约稿件被与会专家传阅。
有针对性地战略布局,才能体现高校智库的优势
记者了解到,高校智库建设仍然面临着优势整合和更具战略目标进行布局的需要。
据介绍,由于政府高度重视智库发展建设,智库建设一下子成为潮流,甚至出现智库之间信息重复发布的状况。“有时候你会看到同样的建议或者决策咨询,这个智库递交了,那个智库也递交了——这其实是整个高校智库建设缺少整体谋划的表现。也正因为各个智库之间力量分散,研究课题重复,导致目前国内高校智库拿不出更多有分量的成果。”某高校相关智库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实上,重复建言不仅使得决策咨询效率过低,甚至会“淹没”有效声音。
另一所高校的学者称,高校聚集了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近半数的两院院士、60%的“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规模庞大的研究生、本科生队伍,建设智库有充分的学术支撑,目前要做的,是将高校的这些研究力量进行更有效的整合。
“现在很多高校智库脱胎于某个研究中心或者就是某个团队,很大程度上,这类智库的存在也就是依赖于某一个学科带头人,这使得高校智库很难得以长久地发展。”这位学者进一步告诉记者,“现在的智库研究事实上并非限定于某一个学科,也非某些个人单打独斗能够承担,而是应该整合不同学科和高校之间的研究力量。同时,不同的高校,也应该有不同的智库定位,而不应该一窝蜂地什么热就研究什么。”
以国际关系研究为例,过去很长时间,学界一半以上的研究力量集中在欧美研究上,缺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研究。“当‘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能够非常有效地进行决策咨询的智库其实并不多,包括金砖国家的政策研究,也是在金砖国家建立很长时间以后,才有了大量的研究。事实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布局,才能够更加体现高校智库的优势。”
据悉,“中国大学智库论坛”将于本月五日至六日举行,本次论坛年会的主题为“2020: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谋划中国发展”,届时,300多位学者将为推进“四个全面”的落实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战略设计,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提供智力支持,而中国高校智库建设中面临的评价体系问题,以及如何规范成果发表、如何明确不同定位等问题都会得到关注。
文汇报首席记者 姜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