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经济中心未来什么样
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过程中,金融、贸易和航运三个中心建设都有了清晰的阐述。前昨两天,在市委全会上亮相的《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讨论稿)》,首次从本质特征、主要支撑和更加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这三个问题入手,对“国际经济中心”做出了专门的论述。一个“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国际经济中心轮廓清晰地出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新体系:系统阐述经济中心
从国际比较看,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都具有较大的经济体量,高能级、高层次的产业结构,较强的全球影响力、辐射力和资源配置能力。《建议》提出,国际经济中心的本质特征,就是“综合经济实力雄厚、产业能级高、集聚辐射能力强”。
这是首次对经济中心做出系统阐述。据了解,未来五年,上海将加快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其中,智力密集、特色突出的现代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重要载体,根基扎实、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先进制造业是经济中心的坚实依托。
在市委委员马春雷看来,合理的经济结构是上海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关键,“要保持制造业的合理规模、提高服务经济的占比,这应当是‘水涨船高’,我们要在思想认识、资源配置、政策措施等方面,支持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新亮点: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
《建议》提出,要更加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十三五”期间,上海的制造业比重力争保持在25%左右,关键是要推动制造业整体升级,不断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拥有更多的核心技术,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助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市委委员孙继伟感触颇深:“各个开发区都有把工业用地改为研发用地、工业用房改为办公用房的冲动。但是,我们是不是可以造一些高品质的标准厂房,来吸引更多中小制造型企业在这里发展。现在,真正能够沉下心来,把一个技术、产品、工艺做到极致的企业太少了,我们希望扶持一些关注独特技术、具备创新精神的中小制造业企业。”
市委委员周国雄表示,要保持稳定、健康的经济发展态势,就必须进一步做强实体经济。上海要通过五年的努力,使先进制造业成为保增长、稳增长,构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同时坚持推动产业升级,以消费升级来促进产业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全新产业组合,使得供给与需求相匹配。
新思路:突出供给侧结构改革
“供给侧改革”成了会议期间一大热门讨论话题。作为寻求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全新思路,“供给侧改革”强调通过提高社会供给来促进经济增长。
市委委员李耀新说,未来五年,上海必须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减少经济增长对重化工业、投资拉动、房地产业和加工型劳动密集产业的依赖,“我们要改变以高投入、高增长求回报的思维定式,转变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坚定不移推进结构调整,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
“突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可以加快上海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助于上海国际经济中心的建设。”市委委员吉晓辉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要体现消费对拉动内需、引领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做好政策保障,“特别要完善科技金融生态体系,加强投贷联动,探索建立科技投资银行,助推上海加快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文汇报记者 唐玮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