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河:沉淀了上海的繁华与往事
▲苏州河
苏州河在唐朝时代有1万米宽,在宋朝还有4500米宽。20世纪初的苏州河水生态良好,但自1928年起,被河边的工厂和居民生活污水严重污染。
可以说,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这个城市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
吴淞江——通往苏州的河
苏州河原名吴淞江,全长125公里,是上海境内继黄浦江之后的第二大河,在下游与黄浦江交汇。
如果说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那么,吴淞江就可以说是上海的“外婆河”了。因为从有文献记载以来,吴淞江就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上海最古老的水道——黄浦江原本只是其下游的一条支流,形成时间晚于吴淞江。
而苏州河之名,始于20世纪中叶上海开埠后,部分爱冒险的外国移民由上海乘船而上,溯吴淞江直达苏州,洋人对此河道改称“SoozhowCreek”(通向苏州的河)。到1848年,上海道台麟桂在与英国驻沪领事签定扩大英租界协议时,第一次正式把吴淞江写作了“苏州河”。
由此开始,“苏州河”之名逐渐流行。
曾几何时,苏州河的水是很清澈的。自1920年开始,苏州河市区恒丰路桥以东至吴淞江口首先出现黑臭。
1928年,上海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国民党南京政府正式设立上海特别市(直辖市),在此之前并没有正式的市的行政概念。上海人口就是在这个时期增长起来的。第二件事,原先为华界闸北供水的闸北水厂因为水源污染,被迫迁至黄浦江边,成为苏州河“黑臭史”的标志性事件。
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本人实际控制苏州河北公共租界,外白渡桥设卡,日英士兵分别站岗。
1937年“8.13”淞沪抗战后,日军占领上海,市民过外白渡桥,过着刺刀下的生活。
1928年的污染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两边的工厂、还有居民的生活污水都排进了苏州河,尤其是苏州河边上的居民,把这儿当成了天然的垃圾箱。
在租界时期,面对世界各地的冒险家和淘金者,以及国内各地纷至沓来的移民潮,苏州河在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它原本清澈的河水开始经受城市化的污染。
1948年,苏州河水质轻度污染范围已达中山西路桥;1956年,污染带影响北新泾;1964年,污染带上溯到华漕;1977年,扩大到黄渡;1978年,污染直抵青浦的赵屯白鹤,至此,苏州河上海境内河段全部污染。
在1998年的时候,在苏州河上的垃圾,几个人站上去都沉不下去。当时的老百姓用六个字来形容苏州河的黑臭,叫“黑如墨,臭如粪”。
到底黑臭到什么程度?比如讲到了大热天,住在苏州河两旁边的老百姓门窗都不能打开。
整治苏州河
但对于几代上海人而言,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传说、故事、记忆,哪怕所有的垃圾都堆积在这里,使苏州河成为了一条最脏的河,脏到“黑如墨,臭如粪”,可是还是有许多上海人在这里,他们靠这条河流生活,一边期盼着苏州河变清澈,一边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
拍摄于1978年的苏州河
在当时的上海,苏州河还承担着重要的航运功能。
消除苏州河黑臭最根本的,就是不能再把污水排入苏州河,通过铺设污水管道,把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2000年,苏州河基本除黑臭,河里出现了浮萍、小鱼等水生动植物。
2001年6月,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将上千条斑马鱼放入苏州河干流青浦赵屯断面取来的定点水样,进行96小时河水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远高于50%以上的斑马鱼存活。而未治理前的河水,24小时后就有鱼死亡,96小时后斑马鱼全部死亡。
污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先进行隔栅,拦截大颗粒物;然后进入到沉淀池;再进入到生物反应池……
94岁山东老太刘春玉居住在苏州河畔的北仁子里,她20岁来到上海,几乎见证了苏州河由清变浊、由浊变清的全过程。谈及苏州河,她兴奋地说自己“很喜欢苏州河,苏州河太好了”。里弄里另一位居民谭顺林则记得小时候在苏州河里游泳的情形。
一个半世纪以后,苏州河终于回到了它开埠之初的清澈模样。
几代人的“梦清园”
如今走在苏州河边上,经常能够听到“哦哟,迭个苏州河老早底是又龌龊又难闻,现在终于好了。”
如今在苏州河南岸宜昌路以西、江宁路桥东侧,建有一座梦清园——做梦要使水变清。上海市政府在曾经污染最严重的宜昌路段动迁了居民754户、搬迁了上海啤酒厂等18家企业、投资5亿多人民币而建成了这座梦清园。
由匈牙利建筑设计家邬达克设计的原先的上海啤酒厂被保留下来,改建成苏州河的展示馆,它不仅代表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底蕴,也是这座城市的记忆。
梦清园,正如它的名字一样,为世人展示了苏州河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几代上海人为苏州河变清这个梦想所付出的的努力。
来到这里参观的人们都有一个“三思”——思念苏州河过去水质的清澈,也思虑苏州河又黑又臭的污染所付出的代价,同样、还思忖着将来能够建设成为怎样一个漂亮的美丽的苏州河。
部分摘录于:①东方早报《苏州河与上海的历史变迁》;②关福《老照片曝光,纪录苏州河的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