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遗产要珍惜
据《当代生活报》报道,近日,南宁市区内的三岸明代窑址发掘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该窑址是目前南宁市区内发掘的第一处明代窑址。发掘工作结束后,考古部门将对该处窑址申请就地保护,或者申请为不可移动文物。有专家称,如果坐视不理,该处窑址可能会被夷为平地,这对南宁的历史文化发展将会是重大的损失。
文物承载着悠久灿烂的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要知敬畏、懂珍惜。
出于对历史对先人最淳朴的尊崇,珍惜他们留下的文物,睹物思人、希圣希贤,这便要求我们对文物要有敬仰之心。文物是我们与祖先和历史联络的纽带,如果丧失和损坏,就可能使今天与昨天的联系桥梁断裂。懂得要珍惜祖先留下的历史文物,不让其在我们手中损毁和消失;重视历史文明的传承,不要被我们有意或者无意地割断。
然而现实中,却频频发生文物被侵害或损毁事件,令人痛心。毁损文物者,有的是普通个人,如承德避暑山庄的碑文被泼墨污损,故宫里的翊坤宫玻璃被砸,桂林靖江王陵多年来被数万乱葬私坟侵蚀淹没等。有的毁坏文物者则是部门、单位甚至地方政府,“重开发、轻保护”,大拆大建、损毁文物,如湖南岳阳楼景区的汴河街、山东聊城等地的“拆旧仿古”;山西泽州县的半坡古村被当地政府以开采煤矿和复垦为由,搬迁居民拆除古宅。
知敬畏,方懂珍惜。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对存世不多的文物视若珍宝、心存敬畏,方能倍加珍惜。在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之前,宁波市在城市改造中已开始保护其曾居住过的具有历史传承的祖宅,使其避免因城市改造而毁损。广西自2011年以来,先后着力推进90个特色名镇名村建设,有效地保护了一批古镇古村文物。对老祖宗留下的遗产知敬畏、懂珍惜,广泛普及文物知识,依法呵护文物及具有历史意义的其他物件,非常有必要。
对老祖宗的遗产懂珍惜,就要深怀敬畏之心、担当历史之责。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文物保护形势非常严峻,保护工作任重道远。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有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担当。而保护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文物部门首当其责,各地党委、政府守土有责,全社会人人有责。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知敬畏、懂珍惜,让其世代传承、焕发光彩,我们才能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