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完成任务,很多大型国企的领导和银行邮局的内部职工都进行了摊派(当然,坊间流传着另一个版本,说上海十大区银行支行的行长在开会时被暗示认购证可以带来收益,所以敢于动员银行内部职工购买)。
人们将信将疑地买下了这些硬纸片,殊不知一觉醒来,认购证摇号结束,可以认购股票了!于是认购证的价格扶摇直上,在黑市中最高被炒到8000元,而当股票上市之后,其收益更是达到1万到3万,那是10000%的增值!
其间以城隍庙“福佑路”来的“毛毛”为代表,也就是现在赫赫有名的“法人股大王”刘益谦。刘在福佑路从做人造革拎包的小商品开始到2万元豫园原始股暴涨至100倍起家,在92年开始不仅自己买了认购证,更在黑市中收购了大量中签的认购证,资产呈几何级数暴涨。
NO 2 买房退个人所得税
1998年6月1日,上海为了促进房地产发展,推出了为期5年的“买房退税”的政策。在买房后某段时间内,每年可获得上年度每月工资薪金、奖金等所得而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的返还,也就是说,你买了一套商品房,无论价值多少,你当年的个人所得税都会如数奉还。
这招的确刺激了部分人群的购买,尤其是当时的部分白领。要知道,当时白领的收入不是一般蓝领可比的,特别是在外企工作的,每年上缴的个人所得税就要上万元,而当时上海大部分商品房都在每平米3000到5000元,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也就二、三十万,5年的个税退下来也要近10万,如此一算,白领们自然都蜂拥购房。
不过这一招,并非上海房地产市场起步的真正动力。真正的动力,来自浙江一座小城市。
NO 3 买房送上海户口
上海市对外来常住人口的蓝印户口政策从1994年2月起试行,1998年进行了修订。当时也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满足下面这些条件就可以申请蓝印户口了(现在看来,分分钟哭瞎的路数啊)
面积要求:本市(除浦东新区外)一套商品住宅面积(指建筑面积,下同)达到70平方米,或者浦东新区一套商品住宅面积达到65平方米的。
价格要求:
1、市中心区(包括黄浦区、静安区、南市区、卢湾区、徐汇区、长宁区、虹口区、闸北区、普陀区、杨浦区)一套商品住宅总价达到35万元(人民币,下同),或者浦东新区小陆家嘴地区一套商品住宅总价达到32万元。
2、闵行区、宝山区、嘉定区一套商品住宅总价达到18万元,或者浦东新区小陆嘴地区以外、内环线以内一套商品住宅总价达到16万元的。
3、金山区、松江区、南汇县、奉贤县、青浦县、崇明县和浦东新区内环线以外一套商品住宅总价达到10万元的。
不过,由于申办蓝印户口的外来人员太多,2002年4月,上海取消了买房送蓝印户口的政策。
NO 4 电视节目冠军,奖内环一套房
这档节目叫《智力大冲浪》,1996年,《智力大冲浪》与刚刚进入上海市场的香港瑞安集团(就是后来造了新天地的那个)合作,搞了一个“7878奖平方”的栏目。
各种智力题、脑力竞赛之后,一个叫汤澜的小伙子获得了冠军,拿到了瑞虹新城一套78平方米的公寓!
以现在的价值来看,《智力大冲浪》绝逼大手笔啊,冠军就奖内环内一套房子!特别是当我看到前些日子开盘的新一期瑞虹新城,光拿号,还不是购房,就已经是这副景象了。。。
据说在年度总决赛前夕,一心出国的汤澜拿到了签证,立刻远渡重洋定居加拿大。节目组为此还专门打电话劝他,后来汤决定还是回国参赛,并最终拿到了瑞虹新城的钥匙。而搬进新房没多久,他又因为《智》的渊源结交了一个漂亮温婉的女友,她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牛人终归是牛人,后来,汤澜还曾经当过携程网的营销副总裁。
NO 5 五千大洋装个私人电话
老里八早,上海人屋里没有电话,有什么事都要通过弄堂口的传呼电话叫
90年代初,有些时髦的家庭开始装私人电话了。
不过那时候,装个电话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初装费最贵的要5000!后来降到4500。
98年的时候初装费降到2000,2000年的时候,还推出了“初装费分期付款”,首付200元,余额到第二年付清。
不知道当时捧出一大叠钞票排长队装的电话,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呢?貌似现在很多家庭电话都不装了,直接手机。
NO 6 一张家电票相当于半个家电
80年代,家里有个电视机、冰箱,绝对是大户啊。
当时关键是有钱还买不到!因为凭票供应!
票子是按比例配额发到各个工厂里,职工论资排辈甚至抓阄,当然干部和劳模优先。
这也催生了贩票的黄牛。一张电视机票、一张冰箱票,甚至要近千元,相当于冰箱的一半价钱了!
很多上海人家省吃俭用,为了孩子结婚,咬咬牙买黄牛票,现在回头再看看,多少人家里都是:手机当电脑,电脑当电视,电视当摆设!
NO 7 一日出三刊
1999年1月1日,上海出了全国,估计也是全球第一份滚动出版的报纸:《新闻报》晨午晚一日三刊。
据说,是因为全世界新闻太多,早上看晨报,中午看午报,晚上看晚报。这得是多热爱祖国的新闻事业啊!
无奈,再雄壮的心,也敌不过趋势二字。
2013年12月31日,《新闻晚报》宣布休刊,这应该是全中国首家宣布休刊的日报;半年不到,《新闻午报》(后来改名为《天天新报》)也和大家说再见了。如今,只剩下《新闻晨报》还在苦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