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不落幕,新作委约将启动

2016-05-18信息快讯网

 

“上海之春”第七届华东专业舞蹈展演评委会最佳作品之一《母亲的麦田》。沈建中摄

第33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今晚落幕。今年音乐节期间51台各类演出中新人新作占了19台,“新鲜度”为历届之最。每年都有十几部乃至几十部新作在“上海之春”首演,《海上新梦》系列音乐会更是为推新作而专门设置,但是,能让大众念念不忘、长演不衰的作品却屈指可数。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之春”组委会副主任许舒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当代作品还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才会沉淀出佳作,但坚持推新是音乐节的重要使命。“上海之春”将进一步加大委约力度来引领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并计划和世界各大音乐节联手,为中国新作争取更多演出机会。

“可听性”比“技巧性”更受推崇

经过多年来的品牌培育,“上海之春”这个新作的推广平台得到了作曲家的认可。今年 《海上新梦》 音乐会上演奏的7部作品中,除了指定委约的4部作品,剩下的3部是从30多部应征作品中选拔而来的。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尽管征集到的作品数量在逐年上升,但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仍属少数,能够一鸣惊人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

新作不被接受,一部分原因在于创作者和创作本身。除了作曲,许舒亚还在音乐学院任教,他发现,现在不少年轻学生对本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不感兴趣。当下一些青年创作者跟随西方“反旋律”的潮流,过分强调音乐的“无调性”“逻辑性”,支离破碎的旋律、过于个人化的表达让大部分听众自动屏蔽了当代作品。

“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能够脱离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而单独存在,恰恰相反,大艺术家往往就是本国文化和传统的传承者和推广者。”许舒亚表示,“上海之春”作为中国重要的当代新作的展示平台,面对音乐教育的现状,音乐节的组织者们更要承担起引领和推动的责任,带着一定的标准去遴选有发展前途、能被大众所接受的作品,并有意识地组织创作,向一些成熟的作曲家主动委约。在新作的“技巧性”与“可听性”之间,音乐节的组织者更应推崇后者。“力推新人新作,需要的不光是胆识,更重要的是眼光。”

与世界著名音乐节建立“朋友圈”

从古至今所有经典都是从新作而来,新作的流传和留存,需要时间的沉淀。斯特拉文斯基的 《春之祭》 在巴黎首演时,因“难听”而引发骚乱,作曲家不得不从剧院后台仓皇离场,再演却成功,终成为经典。音乐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唯一能被大众认可的方式就是多演、多听,但现状是,很多新作在“上海之春”首演后就被束之高阁。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上海之春”除了一如既往地扶持新人新作之外,更要将重点放在首演之后的推广上。“音乐节的组委会已经开始做一些改变和新的尝试。”许舒亚告诉记者,以往,“上海之春”的新作征集和委约工作要到12月才真正开始。留给作曲家的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征集来的作品偶尔也会出现仓促应景之作;今年,“上海之春”闭幕之后,组委会将马上启动明年音乐新作的征集和委约工作,给予作曲家充分的时间思考、创作和修改。除了首演之外,每年的“上海之春”都会对这几年的新作做一次全方位的梳理与总结,优秀的新作将有机会再次登上“上海之春”的舞台。

许舒亚坦言,在网络时代和流行文化的冲击下,严肃音乐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这是全世界音乐圈都面临的困惑。单凭“上海之春”一家之力,恐怕还远远不够。国外音乐节的不少尝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萨尔茨堡音乐节与世界上几个知名音乐节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一部新作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首演之后,马上又能到世界各地的音乐节上演出。“上海之春”也要在国际上不断扩大合作,建立推广新作的“朋友圈”,为中国当代新作提供不断上演的机会和平台,能够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让真正有才华的作曲家迅速被全世界知晓和认可。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