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更是文化圈子

2016-05-18信息快讯网

“实体书店不仅卖书,一些影响力大的书店积极介入出版、文艺评论、挖掘推荐作家等环节,将自己的定位从出版产业链终端往前移。”日前举行的2016成都国际书店论坛上,英国最大连锁书店水石书店总经理詹姆斯·旦特表示,书店这个看上去最传统的书籍售卖场所,已经变为推动城市文学、艺术、戏剧等领域的活跃力量。

不止一家知名书店掌门人谈到,实体书店在高颜值之外,更要重视与作家、读者的交流,力争把自己打造成当地精神文化生活的据点,让更多爱书人可以走进来、留下来。

为有潜力的新人作家留出书架

我们早习惯于实体书店在显著位置摆放最火最新的畅销书,但有些书店更愿意把舞台送给新人新作。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莎士比亚书店,远远超出了单纯售书的意义,更多具有英语文学青年庇护所的象征意味。书店里,层层叠叠的书从狭窄的走廊堆到天花板,散发出杂乱而不失美感的韵味。

早在上世纪50年代,莎士比亚书店创办人乔治就把书店变成了大家都想来坐一坐的地方,向世界各地作家、艺术家打开大门,这群热情虔诚的文艺人被叫做“风滚草”。书店有个不成文的传统,为有潜力的新人作家提供免费的住宿,作为交换条件,作家保证每天读完一本书,然后彼此交流读书心得。许多人跃跃欲试提交申请表格,如今莎士比亚书店还存有至少3万份“风滚草”留下的自我介绍。人们来这里寻找安身之处也寻觅自我,与同行交流写作经验,迈出文学创作出版的第一步。

眼下,澳大利亚瑞丁思书店马上要开出第六、第七家分店,但对于书店总经理马克·罗伯来说,他最兴奋的是以书店名义设立的3个文学奖项又多了落地的土壤。除了“女性写作大奖”“儿童文学新人奖”,瑞丁思书店新设“小说类新人奖”,这种做法对于实体书店来说别具一格。奖项面向作家创作的第一、第二本书,每年选出6本澳大利亚作家小说进入最终名单,由书店和特邀评委一起票选最佳。去年获奖小说《世界的彼岸》公布后,作家拿到了折合人民币近2万元的奖金,书店还为其定制销售方案,小说目前售出2000多本,销量算不上特别惊人,但新人作家最渴求的传播渠道已然打通。书店为3个奖项的获奖新作设立专门区域,成为一道新颖别致的风景线。“书店有种使命感,要把更多更好的澳大利亚作家作品展示出来,扶持本土新人新作的出版。”罗伯说,书店还拿出利润的10%成立专项基金,资助8位年轻但有潜力的艺术家,“不少作家、艺术家因此成了书店的朋友,还有人来书店当兼职员工,为更多人推荐好书”。

增强读者黏性,激活文艺版图

在法国书店协会主席莫查林看来,书店存在的意义在于让人与书、人与人达成深度交流。“对于人的生活、心灵和人类文明的承续与发展而言,书店的存在如此重要。”他说,法国拥有约3000家实体书店,可以说是全世界密度特别高的,但在当地图书行业,法国尤其看重书刊种类的多样性,排名前十的畅销书在整个书店销售额里只占1.7%。“我们还卖很多老书,这些老书可能是5年前或几十年前的,此外还有来自世界各地中小出版社的个性很强的图书。读者眼光不能只看当下,不能只看眼前的畅销书,他们需要书店带给他们更广阔的视野。”

如今,越来越多实体书店也因承担了更多文化功能而被关注:它可以是让人体验美与新知的场所;也可以是极具设计感、令读者轻松享受闲暇时光的社交空间。这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实体书店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会员,读者黏性大大增强,书店也因此激活了当地的文艺版图,成为促进培育文化空间不可或缺的力量。

英国百年老店福伊尔书店曾策划伦敦爵士音乐节,多年来举办文学午餐会活动,撒切尔夫人、约翰·列侬等名人都是座上宾。老书虫集团10年前开始做老书虫文学节,这成为一批文学青年的年度文化嘉年华,吸引了许多文艺圈内知名作家、艺术家、音乐家、电影人,深度链接了读者的文艺生活。还有书店尝试制作聚焦图书、音乐、电影的文艺评论的特辑,以及专访作家、介绍文学动态的小册子,每个月的出版量高达2万本。老书虫书店总经理彼得·高夫说,实体书店的更高目标,是想创造一个文艺能量高度稠密的平台,人们觉得在家之外,还有另一个文化家园。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