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不仅是首唢呐曲
在最近热映的电影《百鸟朝凤》中,两代唢呐吹奏者对这门民间艺术的坚守令人动容。作为最为经典的唢呐名曲,《百鸟朝凤》究竟是一首怎样的曲子,何以代代相传?
唢呐并非诞生于我国,而是从古代波斯国传入的。来到中国后,这一乐器在民间得到了发扬光大。
在众多唢呐曲中,《百鸟朝凤》最具代表性,它将唢呐的表现力演绎到了一种极致。
《百鸟朝凤》最早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等地,是一首被称为“鼓吹乐”或“鼓乐”的民间吹打乐合奏曲。原在民间流传的《百鸟朝凤》乐曲结构松散,没有高潮,即兴发挥时,公鸡啼晓、母鸡生蛋,甚至连小孩的哭叫声等都随意加入。当《百鸟朝凤》被选为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节目时,唢呐演奏家任同祥针对原曲的缺陷,压缩了鸟叫声,删去鸡叫声,并设计了一个运用特殊循环换气法长音技巧的华彩乐句,扩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热烈欢腾的气氛中结束。
后来,此曲在第四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荣获民间音乐比赛银质奖。上世纪70年代,在任同样演奏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个呈现百鸟齐鸣意境的引子,以加强音乐性,还扩充了华彩乐句,使用快速双吐演奏技巧,使乐曲更为完整。
顾名思义,《百鸟朝凤》的乐曲声中有莺歌燕舞,有鸟语花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自然景象。你能听到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感受到活泼、粗犷的生活气息。
对吹奏者来说,这首曲子要运用唢呐吹奏技巧中特有的吐音、滑音、花舌、指花、颤音,以及吞、吐、垫、打、抹、压等,还有舌冲音、气冲音、反弹音、反双吐、连弹音、气唇同颤音、指气同颤音等高难度技巧。
《百鸟朝凤》不仅仅是一首唢呐曲,还被改编成了古筝曲、手风琴曲、钢琴曲等。
上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作曲家王建中根据《百鸟朝凤》创作了同名钢琴独奏曲。在保留了原唢呐曲特点的基础上,王建中结合西方音乐审美方式和创作手法,对原曲的旋律和段落结构作了适合钢琴弹奏技法方面的调整,在吸取唢呐吹奏特色的同时,又运用中国传统乐曲的发展手法,对其进行了精简和统一,并加入了富于民族色彩的和声。
在钢琴曲《百鸟朝凤》中,倚音、颤音、琶音、泛音和刮奏生动地模仿了鸟鸣与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效果,描绘了质朴豪爽的乡村生活的场面和自然界百鸟争鸣、生机盎然的情景,展现了一幅韵味独特的风俗音画。如今,这首曲子也成为了许多钢琴家最喜欢弹奏的中国曲子之一。